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 “饭前喝水” 的建议持怀疑态度,担心 “会稀释胃液”。但一项新研究为我们解开了这一疑惑:
饭前喝水不仅安全无害,还能助力减肥、调节血糖,甚至改善多种健康问题,堪称最便捷的养生法。
一、
饭前喝杯水,降糖又减肥
2
024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证实:多喝水对健康益处多多,能辅助减肥、降低肾结石风险,甚至可能改善头痛和糖尿病,而 “饭前喝水” 的效果尤为突出!
1、饭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人群若在饭前喝 1500 毫升水,坚持 12 周~1 年,体重减轻幅度会明显大于不刻意喝水的对照组。
原理很简单:
喝水能快速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摄入量;
同时,充足的水分会悄悄改变食欲偏好,让人更倾向于选择蛋白质,而非容易发胖的精制碳水化合物。
2、饭前喝水调节血糖
该研究还发现,增加饮水量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虽然喝水不能直接治愈糖尿病,但作为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帮我们更好地管理血糖,延缓病情发展,尤其适合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发病。
二、
吃饭时喝水会稀释胃液吗?
“吃饭时不能喝水,会稀释胃液”—— 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张娜解释:我们日常吃的蔬菜、汤类本身就含有大量水分,
正常饮水(包括吃饭时少量喝)并不会稀释胃液,
更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放心喝就好!
三、
适当多喝水,能改善多种健康问题
除了饭前喝水的好处,日常保证充足饮水,还能帮身体解决不少小麻烦:
1.减少尿路结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张亚强指出,尿路结石多与饮水不足相关。
多喝水能稀释尿液,预防结石形成,还能帮助小结石随尿液排出。
2.减少尿路感染
研究发现,每天喝够 1500 毫升水的人,尿路感染发作次数比饮水量不足者明显减少。充足的尿液能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3.促进血液循环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卢士军建议,
晨起喝杯温开水,能及时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助力预防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
4.缓解痛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柳鹏表示,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
可
促
进尿酸排泄,
预防尿酸结石和肾脏损伤。
一般每天至少喝 2000 毫升,伴肾结石者建议 3000 毫升(肾功能或心肺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调整)。
5.改善便秘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医生高宪平提醒,便秘者更要多喝水,且最好选温开水 —— 用饮料、咖啡代替会适得其反,温水才能软化粪便,助力肠道蠕动。
四、
健康喝水记住这 5 点
喝水虽简单,想喝对却有讲究:
1.别等口渴再喝
口渴时身体已轻度脱水(水分丢失 1%~2%),若丢失达 2%~4%,会出现尿少、尿色深黄,甚至影响工作和认知能力。建议定时主动喝。
2.饮用温水最佳
35℃~40℃的温水最贴合人体温度,对胃肠道刺激小;怕冷者可稍热,但别超过 50℃,以免损伤食道。
3.小口慢喝,少量多次
每天饮水量分散在全天,每次喝 200 毫升左右(约一杯),饭前、餐中、两餐间都能喝,避免一次猛灌。
4.别用饮料代替白水
含糖饮料易引发肥胖、蛀牙,甚至增加慢性病风险;奶茶、碳酸饮料等更不能替代日常饮水。
5.天热别贪冰水
冰饮会刺激胃肠道和血管收缩,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水温别太低。
不起眼的一杯水,藏着守护健康的大作用。从今天起,饭前喝一杯,把简单的喝水变成养生习惯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