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但如何科学正确食用牛奶的争论一直未停,甚至在网络、报纸上还流传有“牛奶致癌”一类错误观念。在此,我们从营养和科学的角度,对牛奶的营养价值功效以及不同人群的推荐摄入量做出科学解释,并就生活中一些错误的食用方法做正确解答,希望能帮助您科学食用牛奶,走出误区,健康生活。1、牛奶的食用功效?
牛奶,一种非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有“白色血液”之美誉。牛奶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钙、以及多种维生素,如VA、VB2。
(1)蛋白质含量为3%,消化率高达90%以上,其必需氨基酸比例也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
(2)钙含量高,达到110mg/100ml,且比豆类含的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是膳食中钙的最佳来源。
(3)脂肪含量约为3-4%,并以微脂肪球的形式存在,有利于消化吸收。
(4)碳水化合物含量约4%左右,主要为乳糖,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并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以及助长肠道乳酸杆菌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2、适宜人群及科学推荐摄入量
(1)一般人群 均可食用牛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人每日食用量250-300ml/d。
(2)儿童 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对蛋白质和钙的需求较多,推荐每日摄入量300-600ml/d。
(3)孕妇及乳母 除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外,还必须保证胎儿及婴儿的营养供给,需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其推荐摄入量比成人更高,摄入量400-500ml/d。
(3)老年人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不断丢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因此老年人对蛋白质和钙的需求都不低于成年人,推荐摄入量250-400ml/d。
(4)肥胖或患心脑血管疾病者 建议选用低脂或脱脂牛奶,且量不宜超过推荐摄入量的最高标准。例如伴妊娠糖尿病的孕妇、高脂血症患者、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及老年人。
(5)乳糖不耐受者 这类特殊人群在中国大约占1/3,进食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的现象叫乳糖不耐受,可将纯牛奶改为酸奶或舒化奶代替。
3、食用牛奶的常见误区
(1)牛奶致癌
近来,有些文章根据国外的少数人群或动物试验结果的调查资料宣传喝牛奶会致癌的观点,实际上,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外的实验和调查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居民牛奶摄入过多的问题而设计的,牛奶摄入过多,能量过高,导致超重和肥胖,从而诱发癌症的几率增加,但这与我国居民饮食的实际情况有本质差异。欧美国家牛奶消费量平均超过每人每年300kg,而我国居民实际摄入量只有21.7kg,远没有达到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约92.5kg)。因此,这是“量”的问题,而不是“质”的问题,科学限制用量可保证营养健康。
(2)早餐时牛奶鸡蛋不能一起吃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营养讲究均衡——“只有不好的膳食结构,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均衡的营养才能满足人体的全部需求,即做到平衡膳食。牛奶和鸡蛋都是高优质蛋白食物,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结构和组织修复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没有提供能量的粮食类食物,蛋白质会被作为能量底物燃烧掉,造成蛋白质浪费。因此,在进食牛奶和鸡蛋时辅以粮食,既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又保证蛋白质的合理充分利用。
4、给大家推荐2种牛奶营养保健食谱
(1)奶汁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调味食用。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弱,腹泻等症。
(2)木瓜银耳炖牛奶:将木瓜、银耳、莲子、枸杞放在炖盅里,放上冰糖,入蒸锅大火蒸20分钟,转入砂锅小火倒入牛奶煮15分钟即可。有养阴润肺,滋润皮肤,防止皱纹过早出现,保持皮肤幼嫩,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关知识
科学认识有机奶
科学认识有机奶粉
喝牛奶健康小常识 关于牛奶的科学小知识
全面认识牛奶喝出真健康
牛奶健康知识
科学饮奶,从认识乳糖开始 雀巢支持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
怎样喝牛奶科学又健康
乳制品知识科普:牛奶、羊奶选择哪个好?
走出对牛奶的几点认识误区
会挑奶,喝好奶——牛奶饮用科学指南
网址: 科学认识牛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