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待产健康教育时间教育步骤教育内容入院时 :环境、人员、制度、服务项目产前区,开水洗手间共用,贵重物品随身保管。供应热水, 注意防火防盗防跌倒。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每天早上 8~ 9 点半查房时间所有家属在休息区等候。入院后不允许私自外出. 。每天三餐提前饭堂阿姨订餐。注意个人卫生,不许留指甲。 、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早破、疼痛,出现以上征兆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3. 讲解胎监的目的及配合方法监测胎心率及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和宫缩情况。 4.. 讲解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及方法 9~21点自数胎动,数够十次即可,如胎动减少或过频报告医务人员。胎动可显示胎儿是否缺氧。分娩前 1..讲解肛查、阴查的目的及配合要点。临产发动后,通过阴查确定胎位及宫口扩张程度。产妇仰卧, 两腿屈曲分开,放松。 ,保证充足睡眠( 8~10 小时/日) 。临产后,若宫缩不强且未破膜,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在室内走动,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 3. 讲解正常分娩的过程宫口开大 1CM 送产房。准备如下物品纸巾、妈妈用卫生巾、毛巾、水杯、吸氧管、少许食物,脱掉内衣裤。从未开到开大 3CM 约 8~16H 。 2CM 可进行无痛分娩。 、易消化、清淡食物、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根据产妇自己的爱好,可选择蛋糕、面汤、稀饭、肉粥、藕粉、点心、牛奶、果汁、苹果、西瓜、桔子、香蕉、巧克力等多样饮食。每日进食 4-5 次,少吃多餐。肌体需要的水分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开水补充。注意既不可过于饥渴,也不能暴饮暴食。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临产时出汗多,再不好好进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脱水的情况的发生,为了孩子及产妇自己的健康临产时注意饮食是很必要的。 5. 减轻宫缩痛的方法指导深呼吸,若腰骶部胀痛时,用手拳压迫腰骶部。间歇期放松休息,恢复体力。也可通过音乐、谈话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疼痛的感觉。 6. 讲解排空膀胱的目的及配合要求临产后每 2~4 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因胎头压迫引起排尿困难者,必要时予导尿。分娩后同顺产健康教育路径胎膜早破健康教育时间教育步骤教育内容入院第一天 :环境、人员、制度、服务项目产前区,开水洗手间共用,贵重物品随身保管。供应热水, 注意防火防盗防跌倒。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每天早上 8~ 9 点半查房时间所有家属在休息区等候。入院后不允许私自外出.。每天三餐提前饭堂阿姨订餐。注意个人卫生,不许留指甲。 2. 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卧位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为主,也可右卧或平卧。抬高臀部,准备便盆,学会床上大小便。预防脐带脱垂,一旦发生脐带脱垂,对胎儿及危险。 ,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促进大便通畅。 4. 讲解胎监的目的及配合方法监测胎心率及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和宫缩情况。 5. 讲解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及方法 9~ 21 点自数胎动,数够十次即可,如胎动减少或过频报告医务人员。胎动可显示胎儿是否缺氧。 6. 讲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方法保持床铺整洁干净,保持外阴清洁,放置吸水性好的卫生垫,勤换卫生垫,保持清洁干燥,防止上行性感染。一天三次会阴抹洗。破水 12小时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正常羊水为清色如发现有黄色羊水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并暂保留卫生垫以便观察。 ,破水 6小时后送产房计划分娩。晚上入院病人,到早上查房后送产房计划分娩。准备如下物品纸巾、妈妈用卫生巾、毛巾、水杯、吸氧管、少许食物、脱掉内衣裤。分娩时和分娩后同足月待产教育路径前置胎盘健康教育时间教育步骤教育内容入院时 :环境、人员、制度、服务项目产前区,开水洗手间共用,贵重物品随身保管。供应热水, 注意防火防盗防跌倒。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每天早上 8~ 9: 30 查房时间所有家属在休息区等候。入院后不允许私自外出.。每天三餐提前饭堂阿姨订餐。注意个人卫生,不许留指甲。 2. 讲解卧床休息及左侧卧位重要性孕妇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增加子宫、胎盘的血供,减少早产的机会。应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活动,如用力排便、频繁咳嗽、下蹲等,避免用手刺激腹部, 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缓。长期卧床者应适当肢体活动,家属可协助给予下肢按摩,以预防肌肉萎缩,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每日进行深呼吸练习,锻炼肺部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全面多食高蛋白及含铁较高食物,如枣、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以及豆类等预防贫血。长期卧床为避免便秘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 讲解胎监的目的及配合方法监测胎心率及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和宫缩情况。 5. 讲解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及方
产科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产科健康教育计划.doc
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范例6篇
产前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部产科剖宫产健康教育
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通用12篇
产科健康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产后健康教育
妇产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pdf
妇产科剖宫产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doc
网址: 产科健康教育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