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桑树的多种药用价值与养生食谱揭秘

桑树的多种药用价值与养生食谱揭秘

桑叶的药用价值

桑叶,作为桑科植物的干燥叶片,通常在初霜后进行采收,并经过除去杂质和晒干的处理。它味甘、苦,性寒,能够归入肺、肝经,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桑叶被赞誉为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以及清肝明目的多重功效。无论是风热感冒、肺热燥咳,还是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状,桑叶都能发挥其独特的疗效。

> 性状与特征

桑叶干燥后,其叶片多呈现皱缩、破碎的状态。新鲜的桑叶则呈卵形或宽卵形,尺寸约为8-15cm长,7-13cm宽。叶片的先端逐渐变尖,基部则呈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带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甚至出现不规则的分裂。从颜色上看, 桑叶的上表面通常呈现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时还能看到小疣状突起;而下表面的颜色则稍浅,叶脉清晰突出,小脉形成网状,脉上覆盖着稀疏的毛发,脉基部则聚集成簇。桑叶的质地脆嫩,气味微弱,口感淡而微苦涩。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桑叶中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以及桑叶多糖等。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锰、锌等多种矿物质。 研究显示,桑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同时还能清除氧自由基,抑菌、抗炎、抗感染以及抗病毒。

桑枝的药用价值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通常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收,去除叶片后晒干,或直接趁鲜切片晒干。其性味微苦,药性平和,主要归入肝经。 桑枝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能够祛风湿、利关节,有效缓解肩臂及关节的酸痛和麻木症状

> 性状与特征

桑枝,这一桑科植物的干燥嫩枝,形态上呈长圆柱形,较少分枝,长度不一,直径范围在0.5-1.5cm之间。其表面颜色为灰黄色或黄褐色,布满了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和细纵纹。此外,还有灰白色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略呈半圆形。桑枝质地坚韧,难以折断,断面显示出纤维性特点。切片厚度控制在0.2-0.5cm之间,皮部较薄,而木部则呈现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颜色为白色或黄白色。闻之气味微弱,品尝起来味道清淡。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桑枝中富含黄酮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类化合物,同时含有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维生素和鞣质等成分。这些物质赋予了桑枝抗菌、抗炎、降血脂以及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桑葚的药用价值

桑葚,作为桑科植物的干燥果穗,在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经过晒干或略蒸后晒干处理。其性味甘酸且寒凉,能归入心、肝、肾经。 桑葚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是一种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功效的药食同源品种。它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发的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状,同时还能缓解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以及肠燥便秘等不适。

> 性状与特征

桑葚,这一聚花果,由众多小瘦果紧密结合而成,形态长圆形,尺寸约为1-2cm长,0.5-0.8cm宽。其颜色多样,可能呈现黄棕色、棕红色或暗紫色,并带有短果序梗。 小瘦果本身呈卵圆形,略扁平,尺寸约为2mm长,1mm宽,外层覆盖着4枚肉质花被片。嗅之,气味微弱;尝之,酸甜交织。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桑葚内含丰富的酚类、生物碱、多糖及桑葚特有香味物质和氨基酸等成分。这些物质赋予了桑葚多种独特的药理作用,如预防老年痴呆、 促进酒精代谢、抑菌消炎、治疗皮肤色素沉淀性疾病、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以及降糖降脂等。

桑树皮的药用价值

桑树皮,亦被称作桑白皮,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通常在秋末叶落之后至次年春芽萌发之前这段时间内采挖根部,去除黄棕色外皮,纵向剖开后剥取根皮并晒干。其性味甘甜而寒凉,主要归入肺经。 桑树皮被中医认为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引发的喘咳、水肿胀满尿少以及面目肌肤的浮肿等症状。

> 性状与特征

桑白皮形态各异,可能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尺寸长短宽窄不一,厚度约为1-4mm。其外表面呈现出白色或淡黄白色,表面相对平坦,有时会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的粗皮。而内表面则为黄白色或灰黄色,上面布有细小的纵纹。 桑白皮质地轻盈却韧性十足,纤维性很强,难以折断,却容易沿纵向撕裂,撕裂时会有粉尘飞出。嗅之,气味轻微;尝之,带有微甘的滋味。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桑白皮含有丰富的香豆素类、黄酮类、芳香苯骈呋喃衍生物、多糖类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使得桑白皮在医学上具有多种功效,如利尿、降糖、镇静镇痛、抗炎抗菌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此外,桑白皮还含有谷甾醇、鞣质和挥发油等成分,进一步增强了其药用价值。

桑之药膳食疗

桑葚与桑树皮不仅在中药材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们的果实与根皮还可以用于制作药膳,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一份特别的风味。通过合理的搭配与烹饪,这些药膳既能发挥桑葚与桑树皮的药用价值,又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 桑菊薄荷饮

这款饮品以桑白皮、菊花和薄荷为主要成分,结合了中药的精髓与茶饮的清新。 它不仅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带来一种别样的口感体验,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自然的恩赐。

材料: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水中,煮沸后即可饮用,代茶频服。

功效:此饮品能疏风清热,同时平肝明目,为夏季清凉解暑的佳品。

> 桑叶猪肝汤

材料:猪肝100g,桑叶15g(或鲜桑叶50g),姜、盐、植物油适量。

做法:首先,将桑叶用清水浸泡15-20分钟,以充分清洗并激活其效用。接着,把猪肝洗净后切成片状,用少许食盐、酱油和生油进行腌拌,让猪肝入味。然后,在瓦煲内放入桑叶和生姜,加入约500毫升清水(相当于两碗水的量),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煲20-30分钟。最后,加入猪肝片,煮至猪肝完全熟透后,适量调入食盐即可享用。

功效:此汤品具有补肝养血、明目护视的功效,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 桑枝鸡汤

材料:鸡肉500g,桑枝100g,姜、盐适量。

做法:首先,将鸡肉清洗干净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接着,把桑枝用清水浸泡片刻,以激发其药效。然后,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鸡肉和桑枝,用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至鸡肉熟透。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食盐调味,即可享用。

功效:此汤品有助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特别适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食用。

> 桑枝丹参汤

材料:桑枝、丹参各30g,红枣数颗,清水适量。

做法:首先,将桑枝和丹参用清水浸泡20分钟,以便更好地释放其药效。接着,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浸泡好的桑枝、丹参和红枣,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30分钟。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清水或蜂蜜调味,即可享用。

功效:此汤品旨在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同时补益心气,特别适合需要改善血液循环的人群食用。

> 桑葚蜂蜜饮

材料:新鲜桑葚、蜂蜜适量。

做法:首先,将新鲜桑葚清洗干净后放入杯中。接着,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用温水冲泡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此饮品具有滋阴养血、补肝益肾的功效,适合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患者饮用。

> 山楂桑葚粥

材料:新鲜山楂、桑葚、大米各适量。

做法:首先,将山楂和桑葚煎煮取汁,用小火慢慢熬煮至浓稠。接着,将煮好的汁液与大米一同煮成粥,搅拌均匀后即可享用。建议每次服用一碗,每日食用一次。

功效:这款粥品不仅口感酸甜,而且具有健脾消食、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以及阴血亏虚所致的问题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桑白皮与南杏仁炖猪肺

制作方法:首先,将桑白皮和南杏仁清洗干净,与处理好的猪肺一同放入锅中。接着,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小火慢炖至猪肺熟透。最后,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即可享用。此汤品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材料:南杏仁15克、桑白皮15克、猪肺25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

制作步骤:首先,将猪肺彻底清洗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接着在沸水中煮5分钟以去除血水和杂质(这一步俗称为“飞水”)。然后,换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南杏仁和桑白皮,用小火慢煮2小时,让汤品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盐进行调味,即可享用。此汤品的功效在于清肺润燥、养阴止咳,非常适合秋季食用,能有效缓解因气候干燥而导致的肺部不适。

> 桑白皮茯苓猪骨汤

这道汤品以桑白皮、茯苓和猪骨为主料,具有健脾利湿、滋阴润肺的功效,尤其适合秋季食用,能有效缓解因气候干燥而导致的肺部不适。其制作步骤相对简单,只需将猪骨清洗干净后与桑白皮、茯苓一同炖煮,待汤品炖至浓郁时即可享用。

材料:桑白皮10克、茯苓20克、猪骨300克、蜜枣2枚、姜片适量、盐适量。

制作步骤:

将桑白皮和茯苓用清水洗净后,浸泡20分钟,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蜈子去核备用。

猪骨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烫,去除血沫和杂质,然后捞出。

将处理好的桑白皮、茯苓、猪骨、蜜枣以及姜片一同放入砂煲中。

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煲沸后转小火慢煲2个小时。

待汤品炖至浓郁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即可享用。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桑树的经济价值与药用魅力
黄金树寄生茶的养生功效与作用揭秘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桑叶的药用价值
霜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霜桑叶的药用价值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你可能不知道的关于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 美豆芽健康饮食养生网
桑葚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食用方法及食用禁忌
黑糯米的药用价值与营养揭秘
桑树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揭秘花生酱的营养价值与多样美味食谱

网址: 桑树的多种药用价值与养生食谱揭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