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圈里总有一些说法,传着传着就成了“铁律”。有人信了少吃多餐能瘦,结果零食没断过;有人坚持“零碳水”,却总在半夜忍不住暴食;还有人以为出汗越多瘦得越快,裹着保鲜膜跑步差点中暑。
这些流传甚广的“减肥真理”,其实藏着不少伪科学的坑。
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帮你避开那些让减肥功亏一篑的误区。
“每天吃5-6顿,让代谢像小马达一样转起来”,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人把它当成减肥圣经,结果顿数加了,总热量也悄悄超了标。
其实,关于少吃多餐和代谢的关系,早有研究给出答案。
2010年《英国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实验显示,在总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每天吃2餐和吃6餐的人,代谢率没有显著差异。身体消耗能量的核心是总热量摄入,而非进食次数。
更麻烦的是,频繁进食容易让人对食物更敏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进食次数超过4次后,人会不自觉增加15%的热量摄入。比如上午加个小蛋糕,下午来袋坚果,这些“小加餐”积少成多,反而成了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保持三餐规律,每餐吃到七分饱。如果实在容易饿,可在两餐间加一份低热量的蛋白质(比如1个鸡蛋或1盒无糖酸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导致的暴食冲动。
“想减肥,先戒碳水”的说法,让不少人把米饭、面条当成洪水猛兽。但你知道吗?
2021年《柳叶刀》子刊的研究发现,长期极低碳水饮食(每天摄入少于130g)的人,代谢率会下降10%-15%,还容易出现脱发、姨妈紊乱等问题。
碳水化合物本身不会让人发胖,关键是吃什么类型的碳水。精制碳水(白米饭、蛋糕、奶茶)升糖快,容易让人饿;
而全谷物、杂豆、薯类等复合碳水,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还能维持代谢稳定。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00g碳水化合物,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全谷物。
比如用糙米饭代替白米饭,用红薯代替部分主食,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健身房里总有人穿着暴汗服跑步,看着体重秤上下降的数字沾沾自喜。但这些减少的重量,其实是水分,不是脂肪。一旦喝水补充水分,体重很快就会反弹。
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方式,和脂肪燃烧没有直接关系。2018年《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脂肪代谢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84%通过呼吸排出,16%通过尿液、汗液等排出。
也就是说,你安静坐着时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在帮你消耗脂肪。
过度追求出汗量,反而可能伤身体。大量出汗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中暑。
减肥期间的运动,更应该关注心率和持续时间,比如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才能真正有效燃烧脂肪。
减肥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
看完这三个误区,你可能会发现:减肥从来不是靠某一种“神奇方法”,而是建立在科学认知上的生活方式调整。
说到底,减肥的核心是“热量缺口”——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但这个缺口不能太大,通常建议每天减少300-500大卡,既能稳步减重,又不会伤害代谢。
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蛋白质(鱼、肉、蛋、奶)占每天热量的20%-30%,复合碳水占40%-50%,优质脂肪(坚果、橄榄油)占20%-30%。
再配合规律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减肥就会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别再被那些伪科学说法误导了。与其纠结“少吃多餐还是一天三餐”,不如好好规划每一餐的营养;与其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如关注身体的感受——精力是否更充沛,皮肤是否更光滑,衣服是否更宽松。
减肥是一场和自己的和解,不是和食物的战争。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身体,它一定会给你正向的反馈。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这些减肥谣言你还在信?难怪瘦不下来!
68%减肥者求快入伪科学陷阱,科学减肥这样做,快学起来
难怪潮人都不穿阔腿裤了,今年满街都是这3件下装,真时髦显瘦
你瘦不下来,怪顽固体质?
减肥期间:6种“豆制品”建议少碰,若你爱吃,难怪瘦不下来
你还在“吃草”减肥吗?难怪一直都瘦不了...
8个减肥误区全中?难怪你瘦不下来
健康减肥,其实真的不难
这些减肥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是很难真正瘦下来的!你看懂几条?
减肥的人,不搞懂这3个减脂常识,你很难真的瘦下来
网址: 减肥时这3个“真理”,其实都是伪科学,难怪你瘦不下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