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超3.3亿,糖尿病患病率达11.9%,主食营养结构失衡已成健康‘隐形杀手’,国家粮科院专家呼吁全民加入《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让全谷物回归餐桌。
而当世界全谷物产业迅猛发展时,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却还不足1%,我国市场面临对全谷物认知不足、技术滞后、消费习惯固化三重壁垒。
科技破壁:从“难以下咽”到“15分钟即食美味”的革命
在此背景下,万谷会食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破局者姿态闯入全谷物赛道。2024年初,公司创始人扈华庚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痛点——在位于广州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内,一套自主研发的“全谷物平衡营养米”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通过精准控温与微囊包埋技术,麸皮中的膳食纤维、胚芽内的活性营养留存率突破95%,一举解决传统全谷物口感粗糙、烹煮耗时的顽疾。
“科技不是把简单变复杂,而是把健康变容易。”目前企业已申请7项发明专利,其中“低升糖谷物配方”与“复合营养强化技术”直击糖尿病与亚健康人群需求。
拳头产品“全谷物自热米饭”可以在野外场景中实现15分钟热气腾腾的健康正餐,重新定义便捷与营养的边界。
舌尖上的健康突围:一粒米背后的千亿蓝海
万谷会的规划不止于技术。当行业还在教育市场时,其主打品牌“万谷会”已悄然构建“健康系统”:
科学配比重构主食逻辑:明星产品“全谷物平衡营养米”复合糙米、燕麦、黑米等多种谷物,契合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的健康饮食理念。
全链路品控建立信任:企业与全谷物原料产地构建闭环,打造“原料”+“加工”+“服务”体系,从种植谷物的土地农场到ISO认证生产线再到消费者的手中,每批次产品都可溯源。
场景化破圈营销:在CBD健身房植入“健身能量米”,与三甲医院合作开发“控糖特膳”,让健康从概念落地为刚需。
这种“科技+场景”的双轮驱动正撬动政策红利。随着《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推进,全谷物主食市场预计在2028年突破2000亿元。已覆盖华南、华东市场的万谷会,正借势打造“全谷物+”生态链——功能性饼干、特医食品等新品类已进入中试阶段。
从“久病成医”到“惠及亿万家”的创业长征
“确诊糖尿病那天,医生吩咐我要吃糙米,那粗糙难咽的口感让我彻夜难眠。”创始人回忆创业初心时坦言。
正是这段“把苦日子变好日子”的执念,驱动团队在三年间跨越三大险峰:技术险滩:为克服全谷物“难煮”“口感不好”“难消化”的痛点,团队在40℃车间测试了217种温控工艺方案;认知鸿沟:深入社区开展千场试吃会,用“15分钟美味”扭转消费者偏见;渠道坚冰:开辟“医院营养科+高端商超+户外补给站”三维通路,让健康触手可及。
如今,当白领用全谷物便当替代外卖,当糖友群体主动复购低全谷物米饭,这家初创企业终于验证了核心逻辑——科技的本质是让人无需牺牲幸福感也能获得健康。
未来餐桌革命:让全谷物成为新时代的“中国饭碗”
站在智能化生产基地的观景台,创始人扈华庚指向正在扩建的二期厂房:“我们要让全谷物主食成本降低30%,走进普通家庭的日常餐桌。”据规划,企业将联合华农大学构建全谷物基因库,开发适应不同地域口味的区域化配方,并借力资本扩张东南亚产能。
更宏大的愿景正在酝酿。随着国民营养知识普及,万谷会计划推出“家庭健康管家系统”,通过营养师为用户定制全谷物膳食方案。正如创始人扈华庚所说:“当全谷物从‘必须吃’变成‘爱吃’,才是健康中国的真正胜利。”
一粒保留谷物95%营养的全谷物米,正撬动一场跨越千年的主食革命。这场用科技重铸的餐桌进化史,终将让健康从奢侈品变为基本人权——而这,正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在食品领域最生动的注脚。
返回首页>>
相关知识
全谷物,营养+,开启谷物营养健康新时代
大峡谷智慧照明开启“智能+健康”照明新时代
【南方农村报】张启发院士广东论“稻”全谷黑米开启健康新“食”代
全谷物时代:解锁健康新风尚,智选精烹全谷物美食
全民营养周:全谷物摄入开启健康饮食新风尚
谷粒多:迎战健康消费时代,“谷物+扛饿”定位打开乳品新赛道
龙头企业进军“全谷物”健康高地 烘焙和膨化食品全谷物加工关键技术实现创新
全球首款谷物奶面市 开启代餐奶时代
可漾官宣张若昀为品牌代言人,共创谷物健康饮品新时代
谷霖食品:专注植物蛋白制品 用科技让食物更健康
网址: 万谷会食品科技:开启全谷物健康新时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