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的酒文化——果酒,这是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酒文化——果酒,这是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

酒在我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环,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果酒又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大家对于果酒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了解果酒文化。

据明代《蓬拢夜话》中说:“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清代《粤西偶记》也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日浆酒”。从明清两代历史记载,可看出当人类还居住在洞穴之中时人类就知道采集野果,在洞穴内自然发酵,酝酿出酒香,从而引发出酸制果酒的文明活动。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角度来探讨,看来中国果酒是人类最早发明的酒。从汉唐至明清的有关文献记款来看,中国果酒不仅品类繁多,而且绵延千载而不绝,足见果酒很早就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些文献记载,葡萄酒、枣酒、桑椹酒、柑桔酒、梅子酒、石榴酒、桃酒及梨酒等等,在中国古化时候就有了。这些果酒,是以甜、酸、清、香的风味特色而为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各兄弟民族所喜爱。

据《折津志》等书记载,“葡萄酒、枣酒、椹子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见之品。“枣酒”在明朝中叶的北京曾被称为“廊下内酒”而名噪一时。用杨梅酿酒,早在晋代已风行岭西,非贵人重客不得饮用。柑桔酿制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称。山梨酒采用自然发酵酿制,被古人称为“真酿”《花木考》云:“山梨者,味极佳”。“漫用大翁储百枚,以萄盖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施取食之,久则忘之,及半岁后,因园中,忽闻酒气雁人,清冷可爱,湛然甘美,真酿也,饮之辄醉。”

乾隆年间,《西城间见录》中说道:“夏初桑椹熟,取以酿酒,家各数石,男女于树荫草地或果木园中欢然聚饮.......桃熟亦可酿酒,味微酸、秋深葡萄熟,酿酒极佳,饶有风....沙米,色肉似细沙,味甘,回人取以酿酒。’

古代果酒的酿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通过果子本身的糖分进行自然发酵法。另一种是在果汁里加酒曲,像酿制瑞米酒那种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将发酵后的酒入瓶蒸馆,成为烧酒型的果酒,此方法在明代时已出现了,如高濂的《饮馔服食笺》一书中写道:“用葡萄子取汁一斗,用曲四两,搅匀,入瓮内封口,自然成酒,更有异香”。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酿制加曲的葡萄酒配方,十分宝贵。

在提高果酒质量方面,古人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蒲桃酒,八月至太行山,辨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即冰冻矣,久藏者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冰,独此不冰,及酒之精液也”。这段说明,果酒经过冷冻,避免酒石沉淀提高了酒的质量,此冷冻法,至今仍普遍采用。

果酒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对它继承并发展下去,要想知道更多关于果酒的知识请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小编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果酒知识的。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中国米酒的文化历史
中国酒文化—探索中华美酒的千年秘密
黑糯米酒:醇香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
黄酒的匠心传承与岁月沉淀
东台陈皮酒: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中国饮食文化:千年传承与智慧的结晶
黑糯米酒与布依族的历史文化
论酒的功效:从社交、文化到健康的...@酒韵逸尘的动态
酱酒的四大核心价值:文化、工艺、健康与收藏 在中国悠久的酒文化中,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卓越的品质,成为了中国白酒的瑰宝。酱酒,尤其是以茅台镇...
黄酒文化与“道”的传承:品鉴中的精神体验

网址: 中国的酒文化——果酒,这是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