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诗经》里的琼浆玉液

《诗经》里的琼浆玉液

《诗经》里的琼浆玉液

时间:2023-09-08   来源:宝鸡日报

  诗韵里有美食、美味,更有美酒、美饮。那些三千多年前的技艺,酿造出如琼浆玉液般的饮品,其中包含的饮宴文化、寓意、习俗等传承至今。本期,就让我们在悠远的诗情中一起品味。

  酹清酒祈丰收

  人们在逢年过节或聚会的时候,总少不了饮酒文化和礼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情谊更深。事实上,早在《诗经》中,“酒”就频频出现,可谓“无酒不成礼”。《诗经·小雅·信南山》中,就提到了一种清酒,人们用它来祭祀祖先,以企盼年年丰收。

  《诗经·小雅·信南山》是一首周王祭祖祈福的乐歌,其中写道: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意思是,献上清澄的酒和赤黄色的公牛,请先祖来享用。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祀”,包含着满满的祈愿,周代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为了取得丰收,经常举行祭祀活动。那么,《信南山》中所说“清酒”到底是什么?《周礼·天官酒正》中写道:“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从《周礼》和《诗经》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清酒不同于一般的酒,其制作工艺讲究,成品透彻明亮、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属上乘美酒。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粮食是非常珍贵的,而酒是粮食的精华,其制作过程要耗费大量的粮食与人力。而当时人们认为清酒干净、纯粹。

  随着酿酒工艺的更新迭代,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等,现代的我们已经享受到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美酒。但不变的是,人们依旧习惯在各类庆祝活动中,以酒送祝福,以酒来祈愿。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百年来,诗人常常借酒助兴挥洒豪情,他们妙笔生花,留下众多与酒相关的名句。

  如今,大家品味的不再只是酒的味道,还包括酒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才是饮酒的意趣所在。位于凤翔区的西凤酒集团,从一粒粮到一瓶酒,再到一座酒城,先后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公司和文化研究院,启动西凤酒酿酒工业遗产群改造提升,建立西凤酒文化体系建设战略规划,系统整合文化挖掘、工业旅游、景区打造,以文化赋能白酒产业文旅融合发展,产品卖到五湖四海,西凤酒文化馆每年吸引不少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从古代清酒中的企盼,到现代美饮中的祝福,酒文化中不变的还有文明礼数、人文风雅、君子风范。(记者罗琴)

  饮旨酒乐嘉宾

  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宴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交际活动,也是一项礼仪活动。而作为宴会上一个重要“角色”——酒,是必不可少的。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这首宴饮诗,就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它描绘的是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主人用醇香的美酒,招待来自远方品行高尚的贵宾,悠扬的乐声伴着小鹿呦呦鸣叫,人们欢饮杯中美酒,欢声笑语播撒在广阔的原野上。

  在宝鸡,茵香河畔,石鼓山下,“鹿鸣宴”广场上就有一组引人注目的“鹿鸣宴”群雕,整个群雕高约9米、宽约12米,分三层,第一层是手持酒樽的周文王,第二层是手持酒樽的群臣,第三层则是鼓瑟吹笙,鼓簧击磬的乐师们。

  群雕下是一群全身金色的小鹿,仿佛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其乐融融的景象,从中感知博大精深的周文化。

  《鹿鸣》是《小雅》的首篇,也是一首乐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首宴饮诗,开篇以鹿鸣起兴,带我们重回到了典籍里的那些场景。

  “旨酒”,是三千多年前的一种味道甜美的酒。《诗经》中除《小雅·鹿鸣》外,还有多篇撰写饮宴宾客的诗篇,如《小雅·宾之初筵》《小雅·伐木》《小雅·瓠叶》,而且叙述详尽,对宴请宾客的层次,宴请当中的肴馔、觥筹、弓矢、演奏……宾客如何辞去,如何成礼等,吟唱非常细致,描写绘声绘色。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你听,唱得多平和!胆小敏感的野鹿,三五成群,轻轻嚼食着嫩绿的草叶,呦呦作鸣呼朋唤友。旨酒佳肴以宴,方能衬得上“和乐且湛”的情境。(毛丽娜)

  敬春酒祝长寿

  《七月》是《诗经》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这首诗叙事、写景,读起来比较上口,叙述了西周时期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其中有一句: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中的“春酒”,是一种在冬天酿制,到了春天酿好,可以饮用的酒。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针对这个“春酒”都有明确的释义,曾写道:“春酒,冻醪也。”“周制,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

  这种“春酒”的作用是什么呢?《七月》中也明确说到,是为长辈祝寿的。所谓“眉寿”,是指年老者有长眉秀出,古人便以“眉寿”代指“长寿”之意。

  以“春酒”祈求“眉寿”,多么美好吉祥的祝福呀!其实,以美酒祝福老人长寿的习俗,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存在。

  《七月》这首诗在《诗经》的《豳风》中,我们知道《诗经》中的各种“风”,是依据地方来划分的。那么,“豳风”中的“豳”在哪里?其实,说起这个地方,和宝鸡颇有渊源。豳,是今天的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周族早先时期的首领公刘带领族人,在豳地居住,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因为西戎的不断侵扰,古公亶父带领周族人迁徙来到周原,也就是如今咱们宝鸡的岐山县箭括岭脚下。

  这段迁徙的历史便被记录在《诗经·大雅》的《绵》这首诗歌中,即:“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历史评价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周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

  从《诗经》中的从“豳”到“岐下”,虽然周族人的居住地变了,但是生活习俗未变。《七月》中还有一句诗“朋酒斯飨”,意思是两杯美酒敬宾客。“春酒”祝寿,“朋酒”敬宾客。在与宝鸡息息相关的《诗经》篇目《鹿鸣》《载芟》中,都有以酒表达祝福之意,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宝鸡有产自本地、享誉全国的名酒品牌,宝鸡人也有自己在家酿酒、做醪的习俗,这些美酒亦饱含美好的祝福之意。(记者 麻雪)

首  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  页 转到第  页

责任编辑:谢 蕊

相关知识

《诗经》里的琼浆玉液
玉液琼浆造句
枫林诗词集锦|琼浆玉液在枫林
玉液琼浆
琼浆玉液
琼瑶浆:独领风骚的玉液琼浆
有谁听说过丹枫琼浆 (琼浆玉液)
琼浆
玉露琼浆
房县黄酒:千年农耕孕育的琼浆玉液

网址: 《诗经》里的琼浆玉液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