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红汤流传很广,但并非古代医书记载的经典方剂,而是源于中国民间食疗验方。
它来源于它用的五种红色食材,分别是赤小豆、红皮花生、枸杞、红枣、红糖,五种食材,皆为红色,故称五红汤,全称为“补气养血五红汤”,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补气血。
现正值夏季,身体底子差的人应该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中医有“以色养脏”的理论,五色入五脏,红色的食物入心,擅长养心护心,使气血充盈。
五红汤是一个养生的食疗方子,其核心思想就是中医所讲的“心主血”“赤色入心”“阴阳形气俱不足……调以甘药也”“治损之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补其荣血,损其脾者调其饮食”等经典理论。
因其为食疗方,故剂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量:赤小豆30克、红皮花生30克、枸杞10克、红枣5-6颗、红糖适量。
当然,用量可根据个人口感或喜好及体质等,随时调整。做法很简单,可先将赤小豆、红皮花生提前浸泡2小时,以去涩更软糯。
再将红枣、赤小豆、红皮花生放入养生壶加1000ml水煮30分钟再放入枸杞、红糖再煮10分钟即可觉得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放入豆浆机中榨汁喝。
如果时间有限,大家可以采用电饭锅煮粥的模式。前一天晚上,将红枣、赤小豆、红皮花生加水,放入锅里,预约好时间。
第二天早晨开锅前,放上枸杞、红糖,稍微再焖几分钟,就可以吃了。接下来我从中医角度解释一下这几种食材!
红皮花生,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味常见食材,但是,它又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它的外皮是红色的,红色可以入血,而且你仔细看它的外皮,是有一些血络的形状的,这就提示花生衣可以入血补血。红枣,其皮色红,枣肉色黄。
红色补血,黄色健脾。
我们看古代的药方,最后都要放几枚红枣,就是因为红枣能够健脾补气。红枣为什么能够健脾补气呢?因为它味道甘甜,甜入脾;另外,大枣的枣肉是黄色的,黄色是土之色,而脾胃五行属土,所以红枣能补脾。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强大了,气血才会充足。
民间有俗话说,“一日三红枣,容颜不会老”,红枣补心脾之血,气血虚的人最适合吃红枣了。赤小豆是一种谷类,谷物都有补益的作用。俗话说,五谷为养,所以红小豆能够养人。
另外,红小豆颜色是红色的,红色能够入血,所以红小豆有补血作用。但是,这里红小豆还有更大的作用,就是利水祛湿、消肿健脾。对中老年人易出现的水肿、湿气重、脾虚有明显帮助,同时赤小豆还能防止只补不出之弊。
枸杞色红,补血分,同时它汁液黏稠,可以滋阴补精。另外它作为植物的种子,且形状像肾,所以它又入肾,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合眼睛干涩、睡眠浅、疲劳感重的中老年人。
曾有人问我,枸杞不是补肝肾的吗,怎能补血?补肝肾不假,但肝藏血,当为人体“血库”,故补肝肾也就兼顾补血了。红糖补血养颜,温中驱寒。
老话说,女子不可百日无糖。女性经期、产后都要喝红糖水来补充身体所需,尤其适合女性月经期后或坐月子调补,如女人生完孩子第一餐就是要用红糖煮鸡蛋来补血。
另外,红糖也是这个汤里“调和气味”的关键一味。
总之,这五种常见食材合在一起,各自有特点,又能互补,组成了一碗经典的温补气血汤,温和不燥,适合大多数人日常调理身体。可以分早晚各喝一小碗,最好在早餐或午餐后饮用,不建议空腹喝,以免脾胃负担大。
那哪些人更适合常喝“五红汤”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人群特适合:
一者气血虚弱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白,指甲白,头晕,手脚发凉,贫血的人,尤以女性居多。
另外面色发黄、常感觉累,手脚冰冷,尤其是女性朋友,月经量少或血色暗淡。
二者中老年体虚人群。
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经常乏力、头晕、心悸。再者湿气偏重的人,如体型偏胖,舌苔厚腻、睡觉流汗、常感觉身体沉重、懒得动;另外那些有孩子的职场妈妈们,她们工作忙,气血不足,故常感疲惫乏力。
又经常熬夜、压力大,枸杞+大枣对调节神经系统有一定作用,有助于缓解熬夜后的疲劳感。
请大家注意:怕上火或血糖偏高者,可以减少或去掉红糖,也可以调换为元肉。
若赤小豆不易买到,也可用红豆代替,只是祛湿效果略差。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补气养血的食疗方——五红汤
五红汤:养血补血的食疗良方
女性补气血可吃红枣和五红汤
要补气血的人可以试试这两道食疗方(怎么补气血,补气血食疗方法)
民间女人补气补血的小偏方
《四季滋补汤》:冬日红枣汤下肚,补血养颜拥有好气色
乌鸡山药红枣汤,补气补血是良方
冬至吃红枣汤圆可以养生补气养血
补血补气7天食疗食谱 补血补气食疗方法
红豆食疗方养心补血抗疲倦
网址: 民间食疗验方:补气养血“五红汤”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