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玉米身上的这把“毛”,竟是中老年人养肝、降糖、祛湿的宝贝!

玉米身上的这把“毛”,竟是中老年人养肝、降糖、祛湿的宝贝!

玉米吃了几十年,最宝贵的部分却一直扔错了!

玉米年年吃,玉米须年年丢!
但你可知道,这把“玉米须”在中医眼里被称为“龙须”,是入肝经、利水湿、降三高、护眼睛的养生草本

它不是药,却早被写进《本草纲目》;它不贵,却含有丰富黄酮、多糖、钾离子等营养成分;它不起眼,却专治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湿气重、肝火旺、眼睛涩、血糖高、腿脚肿!

每一根玉米上都有这把“宝贝”,但太多人不懂、不了解,甚至随手丢弃!

现在正值玉米季,正是用它养生、调理体质的最佳时机。赶紧把这篇文章看完,别再错过天然的“平民护肝草”!

❓玉米须到底有没有用?不是传说,是有研究!

很多人一听“玉米须能养肝、降糖”,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是不是民间偏方?

非也!

《本草纲目》早已记载:“玉米须,甘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水、清热、利胆之功。”
2021年《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指出,玉米须水提取物可明显促进胆汁分泌,调节肝功能指标,有保肝作用

不仅中医认可,现代医学也在持续验证它的作用。

问题不在于它有没有用,而是大多数人根本没给它机会!

这五大功效,专治中老年人常见“慢性问题”

1️⃣ 清肝降火:适合熬夜、情绪急躁、口苦眼涩者

玉米须含有天然黄酮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肝火,辅助胆汁分泌,缓解因肝胆郁热引起的眼干、烦躁、舌红、易怒等现象。

推荐:每周煮饮3次玉米须红枣水,养肝明目、疏解肝郁。

2️⃣ 利尿祛湿:缓解下肢水肿、浮肿、乏力

玉米须中的钾离子能促进排钠,具有温和利尿作用,适合中老年人、久坐者、饭后易腹胀者食用。

临床观察显示,玉米须水提物能增加尿量、减轻轻度水肿状态,对体内水潴留型“虚胖”有明显改善。

3️⃣ 辅助降血糖、稳血压:中老年“三高”人群建议尝试

黄酮成分可增强胰岛素活性,调节葡萄糖代谢。玉米须含钾高、钠低,有助于平衡血压。

特别适合:血糖轻度偏高、血压波动者每日代茶饮

4️⃣ 改善胆囊不适、清除内热

胆囊功能退化容易导致食欲差、口苦、消化不畅。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出,疏肝理气,帮助提升胆道代谢效率。

5️⃣ 润肠通便、清肠排毒

玉米须含水溶性膳食纤维,温和通便,对湿热型便秘、长痘、口臭有一定调理效果。特别适合习惯性便秘、肠道蠕动差的老年人群

️玉米须这样吃,简单实用,效果更好!

✅ 玉米须+红枣煮茶:护肝明目

做法:玉米须10克+红枣3颗+水1000ml,煮10分钟即可功效:调肝、补血、润目,适合夜间视力模糊、眼干人群

✅ 玉米须+冬瓜+赤小豆煲汤:祛湿消肿

做法:将玉米须10克、冬瓜150克、赤小豆30克煮汤功效:利尿祛湿、降火润肠,适合饭后腹胀、腿脚肿胀者

✅ 玉米须晒干磨粉:四季保养,养生便捷

做法:阴干后研末密封保存,每次1~2克热水冲泡功效:温和清火、健脾养胃,适合肠胃虚弱的中老年群体

⚠️ 食用小提醒:

每次建议用量控制在10~15克孕妇、肾病、严重腹泻者慎用初次饮用者如有腹冷反应,请暂停或减少剂量

❤️健康不靠药补,靠的是对身体的“细心呵护”

别再等医院检查报告出来才紧张,
别再等眼睛干、腿脚肿才后悔,
别再把能“养命”的好东西扔进垃圾桶!

玉米须虽然不起眼,但它确确实实是天然的、便宜的、无副作用的调理之草。它没有广告、没有包装、没有推销员,但它默默存在于每一根玉米中。

与其花钱吃保健品,不如煮一壶玉米须水,用身体亲自验证!

玉米正当季,今天开始,别再丢掉那把“金须”!

你有没有试过玉米须养生法?是否有效?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体验或提问!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年第7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年第10期《实用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知识讲解》

特别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构成医疗建议。如需食用或药用,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夏季宝贝祛湿,健脾先行(含食谱)
老人应多吃玉米 全身是宝
玉米须还真是个宝贝!
祛湿玉米枸杞粥
老中翳的祛湿宝典:这些压箱底的祛湿“饮料”,你试过了吗?
老中医推荐的7个食疗养生方,黄金难买,稳血压、降血糖、祛老年斑……
它才是薏米的“最佳搭配”!祛湿效果翻倍,泡水喝能养肝、煮汤也特降火
入伏后吃茄子豆角,全身是宝的祛湿王,轻松祛湿养脾胃
春天湿气重,建议中老年人多吃这3种粗粮,排毒祛湿身体好
蒸玉米和煮玉米的热量是多少 煮粘玉米的热量高吗

网址: 玉米身上的这把“毛”,竟是中老年人养肝、降糖、祛湿的宝贝!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