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胃肠痉挛

胃肠痉挛

概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痉挛性腹痛、呕吐、腹泻

主要由焦虑、紧张、胃肠感染、饮食原因、缺乏运动和药物引起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放松情绪、药物治疗

预后通常较好

定义

胃肠痉挛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紊乱,指因胃壁或肠壁平滑肌剧烈收缩,而导致的阵发性腹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痉挛性腹痛、呕吐、腹泻等。

胃肠痉挛没有结构性改变,通常没有明确的病因,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胃肠痉挛可能牵涉到肠道肌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环境因素、压力等复杂的因素,症状轻重不一,也可能出现其他身体的症状或不适。

虽然胃肠痉挛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发病情况

胃肠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全球范围内,胃肠痉挛的发病率在5%到20%之间。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胃肠痉挛,儿童及中青年人较多;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

病因

致病原因

胃肠痉挛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但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胃肠痉挛的因素:

饮食不当

饮食过于油腻或食用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等,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从而导致胃肠痉挛。

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不稳定、焦虑紧张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出现胃肠痉挛。

药物过敏

某些药物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性作用,引起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胃肠痉挛。

神经性疾病

如慢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往往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会出现胃肠痉挛的症状。

胃肠道感染

胃肠道受到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时,会引起胃黏膜和肠道黏膜产生感染性炎症。在病原微生物和炎性细胞的作用下,胃肠道平滑肌可能会出现痉挛。

其他

肠套叠、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机械性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等疾病均可导致胃肠痉挛。

当出现低温、雨水等天气时,导致受凉,也可诱发胃肠痉挛。

症状

主要症状

腹痛

多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不一,有时会有阵发性剧痛。疼痛剧烈者可放射至腰背部。

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每次间隔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多在数十分钟到数小时缓解,个别可反复发作数日。

腹痛的轻重程度不等,轻度腹痛的患者可忍受,但严重者会辗转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等表现。

小儿患者胃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腹泻或便秘

有时胃肠痉挛会导致肠道蠕动不协调,从而引起腹泻或便秘。

恶心呕吐

某些胃肠痉挛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或反酸、恶心等症状。

胃肠胀气

患者有时会感到胃肠胀气,可伴随打嗝和嗳气。

全身不适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焦虑等不适症状。

合并症

胃炎、胃溃疡

如果长期忽略胃肠痉挛,并不断地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营养不良

由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异常,可以导致患者食欲不振,从而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出现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等,或出现发热、排便排气异常时,建议前往急诊科就诊。

消化内科

成年人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普外科

成年人反复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以前往普外科就诊。

儿科

幼儿出现哭闹不止、呕吐,伴随呼吸急促、腹胀等症状,应到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功能性胃肠痉挛常为急诊的急腹症,轻者可自愈。

如果持续发作,按揉、热敷不见缓解,婴儿患者哭闹不止或者出现剧烈呕吐、休克、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及之前诊治的相关信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腹痛吗?

腹痛发生的具体位置,发作与持续的时间?

腹痛性质与程度,发作频率?

是否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

病史清单

有无基础病,近期是否服用什么药物?

腹痛前是否有生冷、不洁、刺激性饮食?

是否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排便习惯、性状有无改变?

既往有无类似发作病史?

是否进行过肠镜等检查?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便常规。

影像学检查:钡餐、腹部B超、CT/MRI。

结肠镜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胃肠痉挛诊断原则首先应除外器质性病变。

病史

可能存在以下病史:

有肠易激综合征。

有胆囊炎病史。

既往有感染性腹泻病史。

对某种或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

有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史。

有肠道肿瘤病史。

长期服用抗生素、消炎止痛药。

临床表现

症状

胃肠痉挛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幼儿出现哭闹不止、呕吐,伴随呼吸急促、腹胀等症状。

体征

患者一般腹软,上腹部或脐周压痛呈阳性,按压腹部后疼痛可缓解,听诊可闻及肠鸣音活跃或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的白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一般正常,未见感染性指标异常。

便常规

便常规可以排除感染。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包括上消化道钡剂、下消化道钡剂检查等,没有狭窄、溃疡或穿孔等病变。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式,未发现炎症、肿瘤、结石等病变。

CT/MRI检查

CT/MRI检查可以高分辨率地显示患者的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未发现炎症、肿瘤、结石等病变。

内镜检查

通过电子胃镜或结肠镜可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形态和可能存在的病灶。

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两种形式,除胃肠痉挛外,其症状还包括胃部或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血液和粪便检查等鉴别。

胆囊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和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等胆囊疾病的症状与胃肠痉挛类似,包括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为了确诊胆囊疾病,可以进行腹部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胃肠道病毒感染

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了诊断胃肠道病毒感染,可以进行血、便常规以及病原学检查。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以消除诱因,同时解痉止痛对症治疗为主。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一般首选非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遵循饮食原则,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保持环境安静、温暖,睡眠充足。

可以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腹部热敷,缓解腹痛。

心理治疗

胃肠痉挛与心理因素相关联,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加重胃肠痉挛。因此,对于患有胃肠痉挛的患者,心理治疗可能会有帮助。

药物治疗

解痉止痛药物

腹痛剧烈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可以通过抑制胆碱神经系统的兴奋,减少胃肠道的痉挛和定时收缩,缓解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

如丙米嗪等,可以缓解情绪紧张、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从而缓解胃肠痉挛症状。

中医治疗

中医药理论认为,胃肠痉挛是由于人体气血不通、寒气侵体、食物阻滞等导致的。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艾灸、中药外敷等。

手术治疗

对于继发性胃肠痉挛,病情较为严重而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如胃肠道重建、结肠系膜切除术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功能性胃肠痉挛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

对于轻微胃肠痉挛,支持性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通常可以缓解症状,例如:减少高脂肪食品、咖啡茶、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遵医嘱口服药物等,一般数日至一周内便可缓解。

但对于严重的胃肠痉挛,可能需要更多的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等。

总的来说,胃肠痉挛的治疗情况与疾病的程度、病因及治疗措施有关。及早寻求医生的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遵守治疗计划和建议,可能有助于控制和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如炸鸡、薯片、腌制食品等。

饮食中应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如苹果、豆类、全麦面包等。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腹痛症状,则应避免食用含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建议患者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尽量避免饮酒或吸烟。

生活管理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经常换姿势或走动,放松肌肉。

避免过度劳累,维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或放松训练,缓解紧张和焦虑等情绪。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对生活的自信心和热爱。

随诊复查

定期随访

尤其是在治疗初期和疗效不明显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及时记录病情发展和治疗反应的情况,以此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通过随访加强对病情的控制。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通过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生活质量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进展。

推进康复

及时记录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指导,如调整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等等,帮助更好地控制病情。

注意诱发因素

与患者共同探讨引发胃肠痉挛的因素,如食物过敏、感染、药物等,通过个案分析,寻找避免触发疾病的方法,加强预防,减轻病情发展的风险。

预防

饮食方面

避免暴饮暴食、荤腥过多、生冷的食品。

清淡饮食,并多进食水果和蔬菜。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神状态的稳定。

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

情绪调节

注意情绪的调节,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压力或焦虑情绪的出现,可以尝试做一些心理疏导训练。

合理用药

如果有其他疾病需要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

参考文献

[

1

]

陈旻湖,张澍田,林三仁. 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 1版.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9.

[

2

]

陈旻湖,杨云生,唐承薇.消化病学[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

3

]

王吉耀,葛均波,邹和建.实用内科学[M]. 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

4

]

刘彦.胃肠痉挛怎么用药[J].婚育与健康,2020,(15):156.

[

5

]

贾光杰.初探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1.

[

6

]

Erdman KA, Jones KW, Madden RF, et al.Dietary Patterns in Runner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Nutrients.2021;13(2).

[

7

]

Wu J, Masuy I, Biesiekierski JR, et al. Gut-brain axis dysfunction underlies FODMAP-induced symptomgener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22;55(6):670-82.

[

8

]

Cong X, Li Y, Bian R.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ticism and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he Mediating Role ofSleep. Iran J Public Health. 2022;51(9):1999-2006.

[

9

]

Storr M, Weigmann H, Landes S, et al. Self-Medication for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Cramps and Pain-A Real-Life Comparison of ThreeFrequently Used Preparations. J Clin Med. 2022;11(21).

[

10

]

Ehuwa O, Jaiswal AK, Jaiswal S. Salmonella, Food Safety andFood Handling Practices. Foods. 2021;10(5).

最新修订时间:

2023.04.13 13:4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相关知识

肠痉挛针灸治疗
调理胃肠痉挛 砭石来帮忙
肠痉挛怎么调理食疗好
直肠痉挛疼痛怎么缓解
胃痉挛的治疗及穴位按摩
胃痉挛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肠痉挛扎针能扎好吗?
大人肠绞痛和肠痉挛的区别是什么
胃痉挛的拔罐疗法
肛门直肠痉挛能自愈吗

网址: 胃肠痉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