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立秋:阳消阴长,滋阴润燥

立秋:阳消阴长,滋阴润燥

(来源:抗衰老产业联盟)

今年8月7日是立秋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倩倩介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开端,它标志着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立秋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下降,“秋燥”成为主要致病邪气。燥邪最易伤及肺系,养生关键在于养阴润燥、敛阳护肺。

立秋时节,随着“阳消阴长”的气候特征愈发明显,人体容易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皮肤皲裂等不适。李倩倩提醒,此时若养护不当,肺系功能易受影响,还可能因夏季贪凉留下的脾胃虚寒问题,引发腹泻腹痛等状况。同时,立秋也是顺应“秋收”之气、调整身心状态的重要节点,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有助于提升秋季身体抵抗力。

立秋如何做好养生?“起居上要遵循《黄帝内经》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顺应秋收之气。”李倩倩建议,可在亥时(21—23点)就寝,卯时(5—7点)起床,规律的睡眠节律能增强身体抵抗燥邪的能力;饮食上宜滋阴润燥,日常可多吃秋梨、百合、山药、杏仁等食材,它们分别有生津润燥、养阴清心、补肺脾肾、润肠通便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慎食生姜、花椒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耗伤津液;减少烤炸食物的摄入,防止助燥生热。立秋后,燥邪犯肺者可饮用玄麦甘桔饮(玄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6克),或在肺俞穴敷贴含麦冬、沙参的养阴润肺膏;脾胃虚寒者可尝试隔姜灸神阙穴,可配合茯苓山药粥(茯苓15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食疗调理。

运动与情志调节同样不可忽视。李倩倩表示,可练习中医呼吸吐纳功法六字诀中的“呬”字诀,晨起面向西方练习,配合扩胸运动以宣发肺气;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也很适合,运动强度以“形劳而不倦”为度。情绪上,秋季易生愁思,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避免不良情绪伤及肺志。此外,“秋冻”需遵循渐进性原则,气温高于15摄氏度时缓慢减衣,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8摄氏度需及时添衣,同时重点保护大椎穴(第七颈椎)、神阙穴(肚脐)、涌泉穴(足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血压波动。

来源:人民网(20.520, -0.44, -2.10%)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立秋:阳消阴长,滋阴润燥
秋季养生6法则 滋阴润肺防秋燥
立秋养生食谱 6款食谱滋阴润燥又养颜
秋季滋阴润燥的八大食物
秋季饮食 秋季进补宜滋阴润燥
秋分至秋意浓 养生三果滋阴润燥
滋阴润燥 秋季7种食物少不了
中医:秋季滋阴润燥的养生食谱
秋季宜养阴防燥 推荐四款滋阴汤品
立秋:凉风有信,滋阴润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网址: 立秋:阳消阴长,滋阴润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