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血压不稳、身体沉乏?三伏天这样运动,助你排湿寒稳血压!

血压不稳、身体沉乏?三伏天这样运动,助你排湿寒稳血压!

#健康星选计划#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夏天一到,很多人感觉身体像灌了铅,又沉又乏,还浑身黏糊糊的。有高血压的朋友,血压在这个季节也变得不稳定。其实,这些问题或许能通过三伏天运动缓解。可别小看三伏天运动,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呢。

三伏天运动的中医原理

在中医看来,湿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湿聚生痰,痰阻生瘀,痰瘀是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病理基础,大部分疾病都和湿有关。三伏天自然界阳气足,温度和湿度高,人体需适时开合汗毛孔排湿热。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气血趋向体表,适度运动可借天地阳气,促进气血循环,排出湿寒。《黄帝内经》强调“夏三月,无厌于日,使气得泄”,即通过运动让阳气宣通,湿寒随汗液排出,达到预防和改善疾病的目的,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夏季运动的现代医学益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嵩表示,夏季锻炼能扩张皮下毛细血管,提高散热和体温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炎热气候。锻炼还能提高心脏供血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对呼吸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也有好处。运动时大量出汗能改善代谢和循环系统,在三伏天环境下运动,还能锻炼呼吸系统,增强心血管功能。有实验数据显示,气温每增加一度,人体代谢会提高大概12%。

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推荐

健步走:轻松有效排湿

健步走速度在跑步和散步之间,适合中老年人。它运动量适中,对技术要求不高,无需器械辅助。三伏天健步走时,手臂摆到和肩膀持平,跨大步(比平时多跨起码10cm),收紧核心,可调动更多肌肉参与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去公园或河边道路,每次30-40分钟,强度以微微气喘但能正常说话为宜。长期坚持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湿。对血压偏高者,规律健步走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稳定血压

如60岁的张大爷,有轻度高血压,每天傍晚坚持30分钟健步走,三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身体也轻松许多。

游泳:关节友好又消暑

游泳是夏天受欢迎的运动,男女老少都适合。三伏天游泳能清热消暑,还有诸多健康益处。适宜游泳时间为早上6点、下午4-5点、晚上8点左右,此时水温适宜,避开了阳光最强烈时段。每次游泳40分钟左右,每周2-3次,既能充分锻炼,又不会过度疲劳。游泳前要做好热身,用10-15分钟活动全身关节,早上入水前用冷水打湿身体适应水温,防止抽筋等意外。

游泳是全身性运动,借助水的浮力可大大减轻关节负担,适合关节不好的人。通过水温调节体温,消耗热量时少出汗,可避免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游泳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能充分锻炼,心肺功能也能有效提升。对想去除湿寒的人,游泳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对血压不稳定者,游泳能让身体在相对稳定的水压环境下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稳定血压。

研究表明,经常游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比不运动的患者好,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也降低。

健身操:活力燃脂调循环

健身操充满活力,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三伏天跳健身操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中途休息15分钟,让身体恢复体力和调整呼吸。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锻炼,避免闷热环境中暑。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度,此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湿寒之气随汗液排出。健身操强度适中,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对稳定血压有一定帮助。

比如45岁的李女士,有轻微血压波动问题,每周坚持跳3次健身操,每次45分钟,一段时间后,身体越来越轻盈,血压逐渐平稳,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球类运动:提升体能防湿寒

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能锻炼反应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三伏天进行这类运动,能让身体微微出汗,达到去除湿寒的效果。运动前2小时喝250-500毫升水,可提高身体热调节能力,降低心率,给肾脏充足代谢时间。运动中快速的击球和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30岁的小王每周打3次羽毛球,每次1小时左右,三伏天里感觉身体抵抗力增强了,以往夏天容易出现的身体沉重感也减轻了很多。

而且在室内场馆进行,能避开室外高温,运动体验不错。

三伏天运动的关键注意事项

科学补水很重要

在三伏天运动,身体会大量出汗,及时补水很关键。若不及时补水,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影响运动效果,甚至危及健康。运动前1-2小时,喝200-300毫升水储备水分;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喝100-150毫升水保持水分平衡;运动结束后,休息5-10分钟再补水,可适当喝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但要注意,运动后不能立即大量饮用冷饮,实验表明,饮用0℃饮料后,心血管负担会增加27%,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可能诱发心梗。

选对时间和频率

锻炼时间最好选一早一晚,每周至少锻炼3次。清晨和傍晚气温相对较低,阳光不那么强烈,此时运动可避免中暑,还能享受运动乐趣。规律的运动频率有助于身体形成良好生物钟,更好地发挥运动的调节作用。如赵先生坚持每周一、三、五清晨运动30分钟,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对湿寒的抵抗力增强,血压也稳定。要避免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锻炼,此时阳光强烈、温度高,容易导致中暑甚至热射病。

合理控制运动强度

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运动强度应因人而异。运动中可通过自我感觉和心率判断强度是否合适。一般来说,运动时能完整说出短句,说明强度适中;若气喘吁吁,难以正常说话,说明强度过大。同时,运动时心率不宜过高,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如40岁的人,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108-126次/分钟。若运动中出现乏力、头晕、心跳过快等不适,要马上停止运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必要时寻求帮助。

不同体质的运动选择

湿热体质:选清爽运动

湿热体质的人通常有口苦、长痘、舌苔黄腻等特点。适合游泳、轻量级羽毛球、配合拍打胆经的健走等运动,能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热。运动后可喝绿豆汤清热,但忌用艾灸等温热疗法,以免加重体内热气。

寒湿体质:借阳驱寒运动

寒湿体质的人表现为怕冷、便溏、舌苔白腻等。推荐八段锦、慢跑(配合生姜贴足增强驱寒效果)、在阳光充足时段户外散步等运动。运动后要注意避免淋雨受寒,可配合艾灸关元穴巩固疗效,提升身体阳气。因为寒湿体质者身体阳气不足,这些运动和辅助措施能借助外界阳气和自身运动激发阳气,驱散寒湿。

气虚体质:温和补气运动

气虚体质的特征是乏力、易汗、说话无力等。适合散步、太极拳、腹式呼吸练习(配合缓慢动作)等运动。运动中可随时含服西洋参片补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单一姿势,以免加重身体疲劳。由于气虚体质者身体虚弱,这类温和运动可调节气血,补充元气,辅助措施可缓解运动中的气虚症状。

三伏天运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健康之门,帮助去除湿寒、稳定血压。但要让这把钥匙发挥最大作用,我们得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做好运动前后的各项准备和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一起动起来,在这个三伏天,收获健康与活力,开启美好的生活新篇章!

参考资料:

【1】《夏练三伏练对了才养生》;

【2】《夏季健身谨防运动性中暑》;

【3】《运动是良医|“三伏天”如何运动?看看你练对了吗→》;

【4】《夏令科普|三伏天高温来袭,如何进行科学运动?》;

【5】《加长版“桑拿天”开启!养生运动、冬病夏治指南收好》;

【6】《三伏天运动|牢记「微汗为度」原则,这样动才养生不伤身!》;

【7】《夏练三伏,究竟怎么练?|扬子懂健康》;

【8】《三伏天刮起“晒背风”中医提醒莫盲从》;

【9】《“夏练三伏”讲究科学》。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三伏祛湿就喝它!比绿豆汤实用,连喝3天,防暑热还稳血压
入伏后这样做,轻松排出体内瘀血、寒湿、痰湿,体质调理更健康!
高血压患者常做这三个动作,助你稳压效果佳
中医袁丁:运动可以降血压?医生:4种最佳降压运动,常做血压稳稳降!
运动有利于降血压?坚持做这3种运动,稳定血压不飙升
三高人群运动指南:选对这 5 类运动,稳控血压血糖血脂
高血压调理全攻略,让血压稳稳降
运动有利于降血压,坚持做这3种运动,稳定血压不飙升!
得了高血压,多做这5项运动,血压降得又快又稳
有氧运动稳定血压

网址: 血压不稳、身体沉乏?三伏天这样运动,助你排湿寒稳血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