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吃好每一餐,成长更健康 ——写在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际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吃好每一餐,成长更健康 ——写在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际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今年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倡导“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和水产消费”。这向全社会传递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理念:对孩子最深的关爱,藏在每一餐的营养里。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王艺臻指出,“吃对每一顿饭,就是给身体最好的‘成长燃料’。”

  这些学生营养问题你注意到了吗?

  王艺臻表示,当前,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正悄悄影响着健康成长。具体表现为:

  早餐“凑合病”:因赶时间或没胃口省略早餐,导致上午课堂上犯困、注意力分散,大脑能量供应“断档”;

  “重口味”依赖:辣条、薯片、奶茶等高油盐糖零食抢占正餐空间,不仅引发肥胖风险,更让味蕾对天然食物的鲜味“脱敏”;

  挑食偏食困境:长期偏好少数几种食物,造成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失衡,埋下免疫力低下的隐患;

  隐形饥饿危机:看似吃饱却“营养不良”,蛋白质、钙、铁等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骨骼发育与造血功能。

  三餐有“量”,营养有“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王艺臻提炼出适合学生的“膳食公式”:结构均衡是核心,每日摄入“3-5拳头”谷薯类(粗细搭配,如杂粮饭、全麦面包)、“5拳头”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占一半,拒绝用果汁代替鲜果)、“2掌心”瘦肉/鱼虾+1个鸡蛋+1杯奶/豆浆+1块豆腐的蛋白质组合,再搭配6-8杯温水,远离含糖饮料。

  推行“一日三餐+两加餐”模式:早餐要“稳”(如牛奶+全麦三明治+坚果),课间加餐选天然食物(苹果、无糖酸奶),午餐重“质”(杂粮饭+清蒸鱼+时令蔬菜),晚餐求“简”(荞麦面+瘦肉+绿叶菜),运动后30分钟内及时补充“碳水+蛋白质”(香蕉牛奶、鸡蛋面包)。

  王艺臻表示,日常饮食“加分项”,细节处藏着健康密码。零食选择“加减法”:优选原味坚果、无糖酸奶、低盐海苔等天然食材,远离辣条、糖果、高糖奶茶等“隐形健康杀手”;成长关键期“营养补丁”:抓住青少年补钙黄金期,每日保证300至500毫升奶及制品,搭配豆腐、油菜等富钙蔬菜;每周1至2次动物肝脏(猪肝、鸡肝)及胡萝卜、菠菜,为视力发育补充维生素A;家庭食育“小课堂”:家长应避免用甜饮料作为奖励,主动带孩子参与食材选购与烹饪,在认识五谷杂粮的过程中减少挑食;警惕火腿肠、方便面、榨菜中的“隐形盐”,从小培养清淡饮食习惯。

  学生营养状况,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城市中小学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而实际上应该早餐丰富才对。学生膳食中植物源性铁的比例过高,铁的质量差、吸收少;学生钙摄入不足,这与学生膳食中奶制品、豆类消费量偏低有关。同时,孩子缺乏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每天的活动量得到加强。

  从“521”开始,让营养融入生活

  “营养不是复杂的公式,而是藏在每一口饭里的守护。”王艺臻特别推荐“521”实践原则:每天吃够5种蔬菜、2种水果、1杯奶,用具体可感的行动让健康看得见。她同时提醒,若孩子出现长期挑食、消瘦或肥胖等情况,应及时到临床营养科进行专业评估。

  为了青少年茁壮成长,应大力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应根据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标准,合理调配膳食,做到荤素、粗细搭配,平衡健康。

相关知识

科学管理体重 一起享“瘦”健康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营养餐”改善甘肃省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卫食品发〔2020〕36号】
甘肃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创建工作
健康甘肃
“健康甘肃APP”是甘肃省HPV疫苗预约的唯一途径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民勤:栽下人参果“摇钱树” 端上产业链“金饭碗”
2025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12.13)
2025年甘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5.23)
甘肃健康证查询网站

网址: 吃好每一餐,成长更健康 ——写在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际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