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误解的碳水
在门诊,我见过太多对碳水存在误解的患者。有些上班族为了快速减肥,直接把主食从饮食里剔除,每天只靠蔬菜水果和肉类充饥。没过几天,就饿得头昏脑涨,工作时注意力根本没法集中,减肥效果也不尽人意。还有中老年人,觉得米饭馒头会让人发胖,吃得很少,结果身体越来越虚弱。其实,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完全不吃它,身体就会像缺了动力的机器,代谢都会受影响。
既然我们知道不能盲目戒断碳水,那该怎么科学摄入呢?接下来就说说碳水摄入的科学配比。
黄金分割:碳水摄入的3:4:3科学配比
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我觉得碳水摄入遵循3:4:3的配比比较科学。也就是早餐摄入的碳水占全天的3成,午餐占4成,晚餐占3成。
我门诊有个上班族小李,以前早餐就吃个鸡蛋,中午一碗面,晚上还暴饮暴食。体重一路飙升,整天没精打采。我给他调整饮食后,早餐吃全麦面包、燕麦粥,占3成;午餐糙米饭搭配蔬菜和瘦肉,占4成;晚餐红薯、玉米,占3成。一段时间后,体重降了,精神也好了。所以说,科学摄入碳水,而不是完全戒断,才是正确的做法。
那怎么区分碳水的好坏呢?这就要用到“红绿灯法则”了。
红绿灯法则:传统食材的碳水质量分级
区分碳水质量,我有个“红绿灯法则”。绿灯食材是优质碳水,像燕麦、糙米、红薯、玉米,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能让我们长时间有饱腹感,还不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红灯食材是精制碳水,比如白面包、蛋糕、甜饮料,消化吸收快,会让血糖大起大落,容易让人饥饿,还会转化成脂肪堆积。
黄灯食材介于两者之间,像普通米饭、面条,适量吃就行。我有个中老年患者张大爷,以前只吃白米饭和馒头,血糖控制不好。我让他把部分主食换成绿灯食材,减少红灯食材摄入,血糖就稳定多了。
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不一样,下面我就给不同人群提供一些三餐模板。
改良方案:上班族/中老年/学生党三餐模板
上班族早上时间紧,可以提前准备燕麦片,用开水冲,再配个苹果和牛奶。中午在外面吃饭,选糙米饭或全麦面条,多吃蔬菜和瘦肉。晚上回家,不想做饭就煮个红薯,炒个青菜。
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弱,早餐喝小米粥,吃蒸南瓜。午餐杂豆饭搭配鱼肉和蔬菜。晚餐蔬菜豆腐汤,半个玉米。
学生党学业重,早餐吃三明治,夹鸡蛋和生菜,喝杯豆浆。中午在学校食堂,选米饭搭配鸡腿和西兰花。晚上回家,吃点山药,炒个鸡蛋。
除了这些三餐模板,还有一些无痛调整的小技巧能帮我们长效维持健康饮食。
长效维持:5个无痛调整小技巧
这里有5个无痛调整的小技巧。一是慢慢改变饮食结构,比如先把白米饭换成一半糙米一半白米,适应后再增加糙米比例。二是多备绿灯食材,家里随时有健康碳水。三是吃饭先吃蔬菜,再吃碳水和蛋白质,增加饱腹感。四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健康饮食,互相监督鼓励。五是准备“21天改良打卡表”,记录饮食情况,坚持21天形成新习惯。
不过要提醒一下,糖尿病患者调整饮食时,要密切关注血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希望大家都能通过科学饮食,吃得饱又健康。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如何控制?
如何将碳水化合物融入健康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哪个更健康?
饮食中碳水的摄入量应该如何控制?如何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碳水化合物也有好坏之分 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
糖尿病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应该如何控制?
如何在饮食中加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食物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哪种好呢?
何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好处
网址: 健康饮食热点:中国人高碳水饮食该如何优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