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意渐浓,正是登山赏秋的好时节。无论是下班后在家附近的山间漫步,还是周末郊外山中的徒步探险,都是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绝佳方式。然而,爬山虽好,也需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陷入误区。否则,过度随性可能导致软组织磨损,甚至膝关节受伤。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爬山的四大误区,助您安全、健康地享受登山乐趣。
011. 爬山误区探讨
1.1 【 穿着随意 】
许多人误以为,对于家门口熟悉且海拔较低的山,无需过多准备。然而,爬山对踝关节、跖趾关节、足底筋膜等软组织的磨损是相当大的。即使在熟悉的低海拔山,也要避免穿薄底布鞋或松糕鞋;一些穿着可能引发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健康问题,而特别坚硬的青石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2 【 准备不足 】
有些人为了简便,不进山时不带食物和水,也不穿专业的登山服装。他们可能觉得,只要在一天之内下山,就不会有问题。然而,当体力不支或出现低血糖时,这些人往往会束手无策。不带食物、水和专业服装可能导致体力不支,安全起见,一定要做好准备。
1.3 【 追求速度 】
某些登山者过于追求速度与高强度,将爬山视作竞赛,以抵达山顶为目标;有些人则误以为只有气喘吁吁才能达到足够的锻炼效果。然而,爬山不应视作竞赛,过度追求强度或速度可能增加心肺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三高”人群以及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过分追求速度与时间,导致过度疲劳,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猝死。
1.4 【 姿势不正 】
不恰当的爬山姿势、速度和节奏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害。在下山时,膝关节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以及向前的冲击力,这种摩擦和压力会显著增加,长时间如此必然会导致问题。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而选择快速下山,甚至跑步下山,这样的冲击力是身体重量的5到8倍,对膝盖的损害犹如遭受成千上万次重击。不当姿势与快速下山增加膝关节负担,可能造成严重损伤。如果还携带重物下山,那么对关节的损害将更为严重,就像用锤子猛烈敲击自己的膝盖。
022. 正确爬山指南
2.1 【 热身准备 】
在开始爬山之前,务必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腿部拉伸和轻柔搓揉膝盖是爬山前必做的热身活动,以降低受伤风险。这包括进行腿部拉伸、轻柔地搓揉膝盖等,以预热关节、肌肉和韧带。这样,在爬山过程中,你的身体将更加适应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2.2 【 上山姿势 】
上山时,保持上半身微倾、弯腰收腹,以稳定的步伐前进。建议用全脚掌着地,这样不仅稳定性更高,还能更多地利用大肌肉群来支撑身体,从而减轻疲劳感。
2.3 【 下山注意 】
下山时,略微凸腹屈膝,将重心稍向后移。凸腹屈膝、重心后移,用小步伐确保稳定,以防关节损伤。步速宜慢,步幅小而稳妥。确保在前脚站稳后,再移动重心,避免使用膝关节的旋转来代替足底的转弯动作。
2.4 【 减轻负担 】
当感觉大腿酸痛时,可以适当调整姿势,调整姿势避免肌肉过度劳累,尤其要注意大腿不要伸直行走,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预防膝关节、脚踝的劳损和扭伤。
2.5 【 合理选择 】
穿着方面,应挑选合脚且舒适的鞋子,穿合脚登山鞋和舒适衣物,负重不超过体重四分之一,以确保足底、足尖和足跟都能得到均匀的支撑。衣物则宜选择宽松的运动服或登山服,以便于活动自如。
2.6 【 携食物水 】
食物方面,建议携带包含三大营养物质的食品,含三大营养素的食品和电解质饮料确保能量;糖尿患者需备胰岛素。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面包、罐装八宝粥,以及含脂肪的坚果和高蛋白质的午餐肉、豆干等,以确保能量充足。饮料方面,需准备矿泉水(或凉白开、自家冲泡的茶水)和电解质饮料两种,以满足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需求。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务必携带胰岛素并备上糖块,以预防低血糖反应。
2.7 【 适宜速度 】
在爬山时,控制速度在3公里/小时,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周不超过3次,这样既能确保安全又能欣赏风景。同时,要注意控制心率在靶心率的60%~80%范围内,以保持运动的效率与安全。此外,爬山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风险。频率方面,每周进行爬山运动的次数不应超过3次,以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与恢复时间。对于心肺功能不全、关节问题、缺乏锻炼的老年人以及肥胖者,爬山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适宜的运动方式。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春日登山指南:健康益处与安全技巧全解析
如何避免登山时的健康风险:让你的爬山更安全
如何安全健康登山?
爬山:全方位健康提升与技巧指南
爬山装备大揭秘:让你的登山之行轻松又安全
徒步爬山技巧指南:轻松应对山道挑战
爬山徒步穿衣指南
一份“稳稳”的爬山指南
科学登山:健康人群与方法指南
春季老年人爬山注意事项及关键指南
网址: 爬山误区与安全指南:健康登山之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