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
转自:中国食品报
眼下正是西梅上市的时节,关于这个水果,“通便良果”的说法一直流传甚广:有人说它“三颗见效”,有人却觉得“毫无感觉”,还有人体验过“一泻千里”的尴尬。这颗小小的紫色果实,为何在不同人身上效果各异?是品种或者食用方式的问题,还是个人体质使然?让我们一探究竟。
西梅的营养价值
西梅,虽然名字中带个“梅”,实为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学名为欧洲李,是李子的一种。欧洲李原产自西亚和欧洲,因外形酷似杏梅而得名“西梅”,在我国已有多年栽培历史。
西梅虽然尝起来甜,却属于低血糖指数水果。不同品种的西梅含糖量在12.8克至29克之间,但血糖指数只有34,属于低GI水果,这主要归功于其富含的果糖和山梨糖醇,以及较高的膳食纤维含量。
新鲜的西梅膳食纤维含量为1.5克/100克,虽不及苹果,但制成西梅干后可达7.1克/100克,某些西梅干吃1颗就能摄入2.4克膳食纤维。
西梅的钾含量达155毫克/100克,是苹果的近2倍,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它还含有绿原酸、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其抗氧化活力是樱桃的2倍、葡萄的6倍。不过要注意,它的维生素C含量较低,仅1.4克/100克,不能作为补充维C的主要来源。
西梅通便靠什么?
西梅能通便,主要是因为山梨糖醇和木糖醇这两种特殊成分。木糖醇可以加速胃部排空,缩短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山梨糖醇则具有超强亲水性,能增加粪便含水量和肠道渗透压,两者双管齐下,让“肠道清道夫”声名远扬。
研究表明,一次性摄入5克左右山梨糖醇就可能引起腹部不适,10克以上会导致腹泻。新鲜西梅含5.4克/100克山梨糖醇,而西梅干高达14.7克/100克,这也是为什么吃五六颗西梅干就可能要跑厕所的原因。对于胃肠功能欠佳,本身就容易腹泻的人,一定得少吃。另外,西梅中的多酚也可能会起到辅助促进排便的作用。
为什么有人吃西梅“不痛快”?
有人食用西梅后会不舒服、不痛快,这是为什么?
刘少伟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西梅并非对每个人都奏效,不同体质对山梨糖醇反应不同,有的人摄入几克就忍不了,而有的人肠道则对山梨糖醇不太敏感,摄入几十克山梨糖醇也毫无感觉。
其次,不是所有的西梅产品都有“通畅功效”。不同品种西梅的山梨糖醇含量差异非常大。日常生活中,有人吐槽说吃西梅“时而有效,时而无感”,原因大概率是每次买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一样。一般来说,越甜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越高,“通便”效果也可能越好。
每天吃多少更合适?
虽然西梅的通便效果优于香蕉等常见水果,但若食用过量可能会面临“一泻千里”的尴尬处境。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建议,对于个头偏小的西梅,大多数人可一次吃3—4个。但对于一些大个头的西梅,建议每天吃1—2个即可。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者,每天1个西梅“安全性”较高。若食用过多,就有可能造成腹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西梅干虽然通便效果更好,但含糖量高达38.1克/100克,其中25.5克都是葡萄糖,果糖为12.4克。控糖或减肥人群要控制摄入量。
在选择西梅制品时,西梅干通便效果最佳,其次是西梅泥和西梅汁。但要注意,100克西梅汁含16.4克糖,100克西梅泥更高达39克,100克西梅干含38.1克糖,不仅容易升血糖,喝完不及时漱口还会增加龋齿风险。因此,建议控糖人群优先选择新鲜西梅。
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肠胃敏感、易腹泻人群;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肾功能不佳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食用。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人群应先咨询医生。
小食提醒:消费者要警惕市面上某些夸大宣传的“减肥西梅汁”,此前据媒体披露,某知名直播平台售卖的西梅汁被检出“番泻苷A”“番泻苷B”等泻药,长期食用可能损害肠道健康。
西梅虽好,也要“量体裁衣”,科学饮食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你平时会吃西梅吗?有没有试过它的通便效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李欣瑜)
图源:摄图网
来源:科普中国、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中国食品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这种食物被称为“天然通便果”,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这种水果被称为“便秘终结者”,但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今日科普:揭示这一水果通便的秘密,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肠胃不好 11种食物要少吃
这5种菜被称为“通便王”!每日吃一种,润肠通便,上厕所不费劲
肠胃不好,少吃6种食物
这8种食物被称为“肠道清道夫”
肠胃不好饮食要注意 6种食物要少吃
被称为“通便王”的3种食物,建议每天食用,润肠排毒,一身轻松
人参果被称为“长寿果”,但为何不要随便吃?分享食用禁忌和吃法
网址: 这种食物被称为“天然通便果”,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