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许多人选择压抑情绪,将 “忍一忍就过去了” 挂在嘴边。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职业倦怠” 列为正式病症,它不仅侵蚀心理健康,还会通过身体发出求救信号。长期忽视这些预警,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健康损伤。以下 6 大身体异常,正是职业倦怠的危险信号。
图片来源于freepik
一、持续疲劳:身体电量 “充不满”职业倦怠最典型的表现是持续性疲劳。即便经过充足睡眠,仍感觉浑身乏力,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简单的任务也让人疲惫不堪。这种疲劳不同于普通劳累,而是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结果。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表示:“每天像被抽走了力气,连走路都觉得费劲,喝咖啡也提不起精神。” 若疲劳感持续超过 1 个月,需警惕职业倦怠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freepik
二、频繁头痛与肌肉紧绷长期压抑情绪会使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引发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问题。同时,肩颈、背部肌肉因长期紧张而僵硬酸痛,甚至出现 “扳机点”(按压时剧烈疼痛的肌肉结节)。职场白领常抱怨的 “鼠标手”“颈椎病”,很多并非单纯久坐所致,而是情绪压力在身体上的映射。研究显示,职业倦怠人群出现慢性疼痛的概率比常人高出 40%。
图片来源于freepik
三、免疫力下降:小病不断当职业倦怠侵蚀身体,免疫系统也会亮起红灯。频繁感冒、口腔溃疡、皮肤过敏等小毛病反复发作,伤口愈合速度变慢,都是免疫力受损的表现。长期压力会抑制 T 细胞活性,削弱身体的抗感染能力。某广告从业者坦言:“过去一年感冒五六次,甚至同事打个喷嚏,自己第二天准中招。” 若健康状况突然变差,需反思是否被工作压力拖垮。
图片来源于freepik
四、肠胃功能紊乱:压力 “吃” 进肚子里肠道被称为人体的 “第二大脑”,与情绪密切相关。职业倦怠常引发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腹泻,或突然暴食、便秘。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大量分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消化吸收。数据显示,职场焦虑人群中,超过 60% 存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
图片来源于freepik
五、睡眠质量下降:越累越难入睡职业倦怠患者常陷入 “越疲惫越失眠” 的恶性循环。大脑因长期处理工作压力而过度兴奋,即使身体疲惫,也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长期失眠又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形成负面循环,甚至诱发抑郁倾向。
图片来源于freepik
六、心血管异常:沉默的健康杀手长期情绪压抑与职业倦怠,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压力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心律不齐等症状,却误以为是过度劳累。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比常人高 23%。
职业倦怠不是 “矫情”,而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若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需立即调整工作节奏,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释放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医疗干预,避免小问题演变成严重疾病。毕竟,健康才是职场人最坚实的底气。 #杏林匠星#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打工人的烦恼: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到抑郁症
员工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职业健康与职业倦怠:识别与预防策略.pptx
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上班族: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中年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指南
不想上班怎么办?5招带你走出职业倦怠期
维护心理健康应对职业倦怠
工作中感觉心累怎么办?你听说过职业倦怠吗?6招走出职业倦怠
护士群体面临职业倦怠风险,职业健康需关注
网址: 长期压抑工作情绪?警惕 “职业倦怠” 的6大身体预警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