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来只觉得工作是例行公事?即便周末好好休息,周一还是浑身提不起劲?这种身心俱疲、对工作失去热情的状态,可能就是「职业倦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职业倦怠属于一种「与长期工作压力有关的症候群」,并非单纯的疲惫或偷懒,而是真实存在的心理健康议题。若长期忽视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可能侵蚀生活质量。因此,认识并主动调整,是重拾职场幸福感的关键第一步。
「职业倦怠」是什么?3大症状自我检测
职业倦怠有三大典型特征,分别是:情绪耗竭、对工作冷漠疏离、成就感下降。你可能会觉得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甚至对原本热爱的工作产生排斥,最终演变成「只是完成任务,却没有任何满足」,这不是你能力不够,而是心里的油箱已经见底。如果你也有类似情况,别急着转职,先从以上3大症状自我检测后,再试着从以下4个方向开始调整。
4方法改善职业倦怠
改善职业倦怠1:建立「边界感」,让下班真的下班
在远距与手机绑定工作的时代,许多人早已失去上下班的界线。可以从简单的下班仪式感开始,例如换衣服、出门散步,或设定明确的不回讯息时间。这不只是为了休息,更是让大脑知道现在不是工作状态,进而降低压力感。
改善职业倦怠2:调整期待值,允许自己「不完美」
很多倦怠源于对自我过高的要求,你是不是常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到最好」、「不能出错」?长期下来会让人疲惫不堪。试着练习设定可行的目标,而非追求完美。与其逼自己做 到100分,不如问自己:「60分能解决问题吗?」这不代表妥协,而是更聪明的使用能量。
改善职业倦怠3: 重拾掌控感,找回「选择权」
职场倦怠常让人感觉被困住,与其忍耐,不如找回主导感。你可以从工作流程做微调、与主管讨论任务分配,甚至每周安排一件自己能自主决定的小事,例如选择报告主题、主持会议或提案,因为这些微小的选择会逐步堆栈出「我是有能力影响工作」的正向感。
改善职业倦怠4:养成「非工作」兴趣
真正的恢复,不只靠休息,还要靠补充,重建自我的能量循环。当你下班后仍被工作思绪绑架,表示大脑没有真正转换状态。培养一项与工作无关、纯粹为自己而做的活动,例如摄影、烘焙或运动等,都是重建情绪能量的关键,找到让你「心流」的事物,能大大提升整体生活满意度。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3招助你解决职场倦怠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重拾工作动力的实用方法
工作中感觉心累怎么办?你听说过职业倦怠吗?6招走出职业倦怠
天天不想上班想辞职?3招教你化解职业倦怠症,迈入职场爆发期
职业倦怠的应对方法
职业倦怠应对方法
遭遇职业倦怠,如何重拾动力
八个方法帮你摆脱职业倦怠
不想上班可能是一种“病”,4招教你缓解“职业倦怠”
5种教你度过职业倦怠期的方法
网址: 你也有职业倦怠?教你3招检测+4方法重拾职场幸福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