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快手安全中心发布公告,宣布对利用养生内容违规引流交易的行为展开集中整治,封禁包括"白云""虹**姐"等在内的多个账号,并对违规直播间采取无限期回收权限、永久封号等措施。这类直播间以"健康科普"为幌子,诱导老年人脱离平台购买高价保健品,单件商品溢价可达数十倍,甚至有用户反映家中老人因此背上高额贷款。这场整治行动,揭开了直播电商领域"银发经济"暗藏的灰色产业链。
运作机制:精准拿捏老年群体的双重焦虑
1. 健康焦虑与信息差
直播间通过虚构专家头衔(如"国家一级保健医师")、伪造医学场景(白大褂、实验室背景),将普通食品包装成"抗癌神药""白发转黑秘方",利用老年人对慢性病的恐惧心理进行洗脑。例如某直播间推销的"小分子肽"产品,实际仅为氨基酸补充剂,却宣称能"修复脑细胞"。
2. 情感需求与社群渗透
通过"进群领鸡蛋""养生打卡"等蝇头小利建立信任,再以"家人们""叔叔阿姨"等亲昵称呼构建虚拟亲情关系,部分直播间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进一步瓦解老年人心理防线。数据显示,超30%老年人因社交孤独而轻信主播话术。
治理难点:灰色地带与监管博弈
平台巡查发现,违规直播间普遍采用"公私域联动"模式:在公域平台以合规内容引流,再通过H5链接跳转至私域直播间完成交易,规避关键词监测。此外,部分商家通过"错挂类目"(如将保健品归类为食品)逃避资质审核。尽管《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变相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但违法成本低(如某养生馆虚假宣传仅罚款5万元)、跨平台取证难等问题仍存。
破局之道:构建"技术+制度+人文"防护网
当前治理已显现多方联动趋势:
技术层面:快手建立电子固证系统,联合第三方司法鉴定中心留存证据;
制度层面:微信推出"中间页风险提示",对违规外链实施访问限制;
社会层面:多地工会推动立法,要求老年人大额消费需子女确认。
更深层的解决路径在于填补"数字鸿沟":一方面需加强老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应引导平台将算法资源向优质适老内容倾斜。正如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意见》所指,银发经济不应是"收割经济",而需建立在尊重与保护之上。
当"养生直播间"从健康助手异化为欺诈工具,其折射的不仅是监管漏洞,更是代际数字鸿沟下的情感缺位。平台治理的每一次重拳出击,都在为"夕阳红"消费划出安全边界,而让老年人真正远离陷阱,更需要家庭关怀与社会善意编织的温柔防线。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银发经济@315:消费、陷阱与孤独的老人
养生直播不能成了坑老陷阱
中消协:直播电商夸大宣传问题突出 消费者冲动消费严重
韩国减肥茶被曝虚假宣传!国内电商平台有售
虚假宣传揭秘:健康领域的陷阱与退款大揭秘!
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
壹健康的商业陷阱: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的法律思考
南昌市市监局发布消费风险提示:警惕私域直播 沦为“坑老”陷阱
加强监管力度 直播电商行业在规范中有序健康发展
中消协调查:直播电商夸大宣传问题突出 消费者冲动消费严重
网址: 直播电商虚假宣传:银发经济浪潮下的“养生陷阱”与平台治理突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