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意志力的身心双重培养方法——以运动为例

意志力的身心双重培养方法——以运动为例

与孩子共度时光,探寻自我提升之路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然而,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不仅是一次亲子时光的宝贵机会,更是我们自我提升、发现更好自己的绝佳途径。以运动为例,和孩子一起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一起,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在孩子的小学或初中阶段,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并刻意加强他们在身心两方面的意志力塑造。即便孩子先前缺乏意志力的熏陶,现在也是补上的最佳时机,同时开启意志力的培养旅程。培养意志力的关键在于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方法。

1、意志力的孕育

在培养孩子意志力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提升他们的认知高度。这包括增强孩子对诱惑的抵抗力以及对困难的抗击能力。认知的高度往往决定了审美的层次,进而影响行为的方向选择,尽管有时可能难以完全实现预期目标。

2、意志力的培育

在身体层面,通过系统的运动锻炼,我们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能耐力、节奏感,以及大脑对身体运动的掌控能力,确保他们的行动能够与内心的追求保持一致。

同时,在心智层面,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并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和内化这种科学意识。这样,他们在顺境中能够保持“坚持”的精神,而在困境中则能展现出“灵活”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输得起、站得稳。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种结合身体运动与意志力培养的方法。
5岁及以上的孩子,推荐选择能够锻炼持久耐力的日常运动,例如长跑或长距离游泳。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能,还能培养坚持和毅力的品质。在长跑方面,其简单易行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为了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请注意遵循以下两点建议。
1、建议每次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不间断慢跑或中速游泳,避免短时间的快速冲刺。在运动过程中,若感到吃力,可以选择快走或慢走,但务必保持身体的持续运动,不要让运动中断。
2、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至4次的运动。

分享一些孩子按照上述建议坚持跑步半年以上的显著变化:
一些孩子过去常常因为20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而抱怨“累死了!作业好多!”,磨蹭到1个多小时才完成。然而,经过跑步的锻炼后,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完成时间大大缩短。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在其他方面的节奏也加快了。

有的孩子原本体质较弱,现在几乎不感冒了,妈妈们开心地说,孩子不再频繁请假,避免了疾病的困扰和功课的耽误。

有的孩子以前体育课跑步成绩勉强及格,现在无论是短跑还是中长跑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自信心大增,也开始喜欢上体育课了。

有的孩子过去曾出现轻微的抑郁症状,现在变得阳光开朗,精力充沛,经常主动出去跑步来减压。

尽管跑步带来了诸多肉眼可见的益处,但有些孩子在跑步初期可能仍会表现出抵触情绪。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最终坚持下来了呢?

3、磨练身心意志力

孩子们对跑步的抵触,往往源于其带来的疲惫感和单调乏味。然而,跑步与否,往往取决于一念之间的选择,这直接关联着孩子的体能与意志力。选择跑步,意味着在自我控制上取得胜利;而选择放弃,则是对惰性的一种妥协。每一次孩子在一念之间战胜了情绪、惰性和思维惯性,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力便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4、探索学习的奥妙——从“不喜欢”到“热爱”。

尽管以兴趣为驱动来发展个人特长是理想的成长路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们天生的兴趣点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便我们顺应孩子的兴趣,将某一技能或知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也会遭遇瓶颈。这时,意志力薄弱的孩子们可能会选择放弃。那么,对于那些尚未找到自己兴趣的孩子来说,他们又该如何前进呢?

以阅读为例,许多孩子最初可能并不喜欢阅读。然而,通过我们的耐心引导和陪伴,当他们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开始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时,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爱上阅读。因此,我们绝不能在孩子还未尝试或未达到某个阶段时,就轻易地给他们贴上“不擅长”的标签,从而剥夺了他们探索和成长的机会。毕竟,兴趣本身是学习的结果和意义所在,而非仅仅是一个先决条件。

5、重塑自我认知

将原本不感兴趣的任务转变为热爱之事,这一过程将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我掌控感、成就感,并锻炼其心理韧性。同时,提升孩子的认知高度至关重要,以避免他们在面临困难时,仅因惯性思维而自我设限。相反,他们应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尝试和探索,例如思考:“我能否尝试一下,或许这能成为我的擅长领域呢?”

正如《习惯的力量》一书所揭示的,改变某个习惯会触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不应仅仅因为孩子对跑步不感兴趣或擅长其他运动就轻易放弃。作为父母,我们应把握这一关键时机,协助孩子重塑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跑步呢?关键在于运用智慧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逐步接触和尝试。具体的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建议:

对于那些本身对跑步无感或曾有过不良体验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跑步的益处和科学方法。同时,帮助他们做好跑前热身,学习科学调整呼吸法等技巧。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对孩子当下的身心健康有益,还能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性格活泼好动、擅长各种体育运动但就是不喜欢跑步的孩子,父母应意识到跑步的“枯燥乏味”可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跑步不仅有助于改善这类孩子的小浮躁性格,还能为他们带来其他方面的益处。因此,父母可以尝试通过变换跑步方式、增加趣味性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1、以游戏方式激发孩子兴趣
尝试融入一些剧情元素,例如模仿谍战剧的情节,设置任务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情报跑步送达”,这样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能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跑步技能。
2、为避免跑步时的枯燥乏味,不妨让大孩子带上耳机,聆听音乐或故事,增添跑步的乐趣。
3、适合所有孩子的游戏建议:
准备几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上一个数字或字母,然后让孩子在跑步过程中寻找指定的纸条,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分钟,2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孩子的游戏建议。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上一个数字或字母,然后让孩子在跑步的过程中寻找指定的纸条。这样的游戏不仅增加了跑步的互动性,还能为孩子带来更多的乐趣。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有趣的游戏建议。除了之前提到的寻找纸条游戏,还可以尝试其他活动,如搭建积木、玩拼图游戏等,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跳绳、踢毽子等运动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既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又能增强他们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这些多样化的游戏建议,定能为孩子带来更多欢乐与成长的时光。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一个简单的游戏。首先,将时间分成若干分钟段,例如五分钟、十分钟等,然后揉成团,让孩子随机抓取一个团,根据团上的时间进行跑步锻炼。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还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耐力。

6、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跑步体验。

像家庭C中的那位爸爸一样,率先树立榜样,通过规律的跑步来影响孩子。孩子会从爸爸的改变中受到触动,并逐渐产生兴趣。

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家庭的实战经验。

家长C

我们家爸爸陪着我一起跑步。起初,爸爸的跑步技巧并不娴熟,孩子的进展也缓慢。但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爸爸逐渐突破了自己的跑步极限,从两公里到五公里,再到十公里。这种进步无疑激发了孩子的运动热情,他的跑步量和速度也逐渐提升。为了更好地衡量进度,我们还会使用运动软件来记录速度。

每当我们突破一个小小的瓶颈时,全家都会庆祝,并挑选一些小运动装备作为奖励。如今,孩子上初中后已经能轻松跑完15公里,而爸爸更是能跑30多公里。这个过程虽然起初显得漫长,但回头再看,却觉得时间飞逝。

家长D

刚开始时,老大对跑步非常抗拒,甚至我和爸爸轮流陪跑都无济于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我们与他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我们告诉他,如果不跑步,学业加重后体力可能跟不上。在得知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后,他逐渐接受了跑步。现在,他已经从刚开始需要提醒催促转变为每天自觉去跑步。他的跑步距离也从两公里逐步增加到现在的六公里。
对于那些刚开始无法坚持跑30分钟的孩子,家长们不必感到沮丧。可以采用跑走结合的方式,逐渐延长运动时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提升跑步能力。
要记住:只要踏出家门,就已经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任何形式的运动,都胜过完全不动。然而,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近年来,在针对孩子体能、体质和意志力的运动法方面,我有了不少新的发现。那些长期缺乏运动和意志力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后往往显得萎靡不振,甚至出现“丧”的状态。由于正值青春期,老师和家长都变得谨慎,不敢轻易批评或指正。说实话,面对这些孩子,我也只能小心翼翼,因为他们此时的心智相当脆弱。但对于那些长期坚持运动的孩子,例如《“我不想去上学”———陷入泥潭的50多天》中的小主人公瀚,即便他们偶尔出现低落情绪,甚至自我感觉“抑郁”时,我都能根据他们的特点来直接解决问题,助他们迅速走出困境。我的底气源于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力。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培养意志力的方法(意志力的培养)
培养意志力的十种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之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意志力?方法很重要,5个步骤强化孩子意志力
运动之于人,不仅强身健体,更是培养意志的法宝
浅谈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方法,良好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培养儿童意志力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
孩子的意志力,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培养
学生意志力如何培养

网址: 意志力的身心双重培养方法——以运动为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