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康复.ppt(88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心脏康复 定 义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康复医疗消除因 心脏疾病引起体力和心理的限制,减轻 症状,提高功能水平,达到较佳的功能 状态,使病人在身体、精神、职业和社 会活动等方面恢复正常和接近正常。 心脏康复适应证 1,冠心病 2,AMI/ACS 3,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4,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5,稳定型心绞痛 6,心脏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 7,心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 8,慢性心力衰竭 9,高血压病 禁忌证 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均为禁忌症 ,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及合并新 的临床病症。指的是运动的禁忌,而不 是所有康复内容的禁忌。 禁忌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静
2、息心电图显示缺血性改变; HR 130或运动心率比运动前30bpm 休息时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有症状的直立性低血压,收缩压降低10mmHg; 明显室性和房性心率失常; 度和度房室传到阻滞;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 禁忌证 失代偿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包炎和心肌炎; 近期的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未控制的糖尿病 严重的骨关节疾病 其它的代谢性疾病如:急性甲状腺炎、高钾和低钾血 症、血容量减少 急性全身性疾病或发热; 心脏康复的意义 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功能 可以减低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的再发率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分期 期 院内康复
3、急性心梗住院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早 期;3-7天。 期 院外早期康复 为急性心血管事件后早期(3-6个月)的 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持续至事件发生后1年 。 期 院外长期康复 为心血管事件1年以后的院外患者提供预防 和康复服务。 康复治疗原理 期康复:减少绝对卧床带来的不利影 响 期康复: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期康复:外周效应、中心效应、危险 因素控制 卧床的不利影响 运动耐力降低 植物神经紊乱 骨骼肌关节改变 血容量减少 回心血量增加 血栓形成危险增加(DVT,肺栓塞) 呼吸系统的改变和肺部并发症 消化系统的改变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4、情绪障碍 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 预防制动的弊病 预防焦虑和抑郁 提高运动耐力 改善自我感觉 减少住院时间 尽早复工 康复治疗中心效应 心脏侧枝循环形成 心肌收缩力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康复治疗外周效应 血循环改善 有氧能力改善 能量代谢改善 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机械效率提高 运动能力提高 心脏康复程序的组成 功能评估,危险性分层; 运动锻炼的设计与调整; 鉴别与控制危险因素; 职业指导; 病人及家庭教育 I期康复目标 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 出现,解除焦虑和抑郁,安全地过渡到 ADL自理;运动能力达到2-3METs; 使患者和家属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在 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
5、的 相关问题。 I期心脏康复主要的措施 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进行可耐受 的日常活动 进行心脏功能的评定 进行危险性分层 制定出院计划 住院病人(期)的康复活动程序的评价指标 病情稳定(24-48小时后)开始心脏康复的指标: 无胸痛 无新发生的心衰现象 无新心律失常 住院病人(期)的康复活动程序的评价指标 运动反应如下心脏康复可以继续进行的指标: 合适的心率增加:比安静增加5-20bpm 合适的血压增加:比安静增加10-40mmHg,若 血压收缩压下降10mmHg要很注意,下降超过 20mmHg必须停止,此时说明左室或左主干有问 题。 心电监护未见心律失常和ST的改变 无心血管的症状:心悸、气
6、促、过度疲劳、胸痛 早期活动康复治疗 住院后24-48小时可以由别人帮助下肢体动作练习( 从小关节到大关节) 病情稳定者逐日增加坐椅子的时间,以减少血容量不足 ,骨骼肌肌力失调和骨关节病变 尽快鼓励病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活动 逐步恢复体力活动 进入普通病房后(3天后)鼓励病人长时间处于立位, 在治疗师帮助下步行、上下楼梯二层、踏车。 每次活动保持心率20+HRrest次/分,RPE低于14, 可以延长到30分钟,每日2次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被动或主动地在床上做所有肢体关节 活动度范围内的运动,部分自理、自行 进餐、将双腿垂于床边、应用床边便桶 、坐椅子,每次 15分钟,一日12次 可以
7、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坐位训练:坐椅子,每次1530分钟 ,23次日,床上的全部生活自理。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热身运动,2METs,伸展运动、体操 。慢步走50英尺并返回。随时坐椅子、 乘坐轮椅至病房和治疗室,在室内散步 ,做l2METs的手工活动。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关节活动度(ROM)活动和体操, 2.5METs,中速行走75英尺并返回。 可以允许自行下床,步行至浴室、病房 和治疗室,但要监护。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ROM活动和体操, 3.0METs,检查脉 搏计数,试着上下几个台阶,步行300英 尺,2次每日。步行至接待室或电话间, 随时在病房走廊散
8、步。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继续上述活动,下一段楼梯(但要乘电梯 上来)步行500英尺,2次日,安排回 家后的运动。在监护下温水淋浴或盆浴 ,或去作业治疗室心脏门诊、随时可做 手工活动。 可以参考传统的期运动七步程序 继续上述活动,上一段楼梯,步行500 英尺继续安排回家后的运动,继续原来 在病房中的各种活动。随时可以做手工 活动。 进行渐进性的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活动以前,必须由有经验的心脏康复组 的成员给患者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 听诊、外周脉搏触诊、评估大关节和肌群的力 量及柔韧性、以及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这些 检查的结果必须和基线时的血压、心率和心律 情况一起记录下来。
9、 进行渐进性的活动的注意事项 应了解活动时的异常反应,一旦出现这些异常 反应,必须马上中断活动。 活动异常反应包括:HR 130或运动心率比 运动前30bpm舒张压110mHg;收缩压 下降10mmHg;明显的室性和房性心律失 常;度或度传导阻滞;运动不耐受的体征 和症状,包括:心绞痛、明显气促以及心电图 显示心肌缺血表现。 进行渐进性的活动的注意事项 活动的渐进性进行依赖于初始时的以及每日的 评估。因患者具体情况不同,活动的进展也有 很大差异。对于低危险的心梗患者(无合并症 ,无左室功能不全),进展的速度比较快;对 于高危患者或衰弱患者,如合并充血性心力衰 竭或异常血压反应的患者,进展的速度
10、应放慢 。 心脏功能的评定出院前的运动试验: 出院前运动试验是评价心脏功能和进行 患者危险性分层的重要基础。 进行危险性分层: 出院后体力活动的耐受水平和安全性评 估 帮助查明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 对预后做出比较客观的估计 危险性分层理论 低危患者无需心电图(ECG)监测及密切 运动监视; 中危患者仅需间断性ECG监测; 对高危患者,为实施运动康复方案,必 须进行连续性的监测与监视。 低危患者 单纯冠状动脉再通后 运动耐量7METs(缺血发作3周后) 无心肌缺血、左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 失常 中危患者 运动耐量5-6.9METs(缺血发作3周后) 心绞痛或运动时ST段压低l-2mm 运动时再灌注
11、或室壁运动障碍 充血性心衰病史 轻度但非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 不能自我监测或遵守运动处方 高危患者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5METs(缺血发作3周后) 运动诱发的低血压(15mmHg)或缺血ST段 压低2mm 低强度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或运动后持续性缺血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的或诱发的) 低度运动危险的患者 至少在头6-18次运动训练过程或事件后30天 内应有直接的医疗监督,开始时是持续的心电 监护逐渐过渡到间断监护(如在6-12次时过 渡) 对于一直属于低危的患者,其心电监护和血液 动力学反应应一直保持正常,运动方案实行中 及实行后不应有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发展, 运动疗法的进
12、展应是适当的。 中度运动危险的患者 至少在头12-24次运动训练过程或事件后60天内应有直接的医 疗监督,开始时是持续的心电监护逐渐过渡到间断监护(如在 12-18次时过渡); 对于恢复至低危的患者,其心电监护和血液动力学反应应一直保 持正常,运动方案实行中及实行后不应有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的 发展,运动疗法的进展应是适当的; 心电和血液动力学反应出现异常,运动方案实行中及实行后可出 现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发展,需要显著地降低运动水平等意味着患 者一直处于中度危险或甚至发展至高度危险。 高度运动危险的患者 至少在头18-36次运动训练过程或事件后90天内应有直接的医 疗监督,开始时是持续的心电监护逐
13、渐过渡到间断监护(如在18 ,24或30次时过渡); 对于恢复至低危的患者,其心电监护和血液动力学反应应一直保 持正常,运动方案实行中及实行后不应有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的 发展,运动疗法的进展应是适当的; 心电和血液动力学反应出现异常,运动方案实行中及实行后可出 现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发展,或者参与活动的能力明显受限均可导 致运动方案的终止,直到正确的评估和必要的干预措施实行以后 才能开始。 制定出院计划: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冠心病的认识和了解 程度 变更患者和家庭的生活方式,祛除或减 轻危险因素的影响 制定出院计划: 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状态,使 之树立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 详细介绍期康复
14、的运动处方 制定出院计划: 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技术 强调在家中坚持期康复的重要性,向 患者和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期康复目标 防止心脏功能退步 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 活 从低水平的体力训练开始,使体力恢复到病前 的水平 获得心理的恢复 改变生活方式 期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 最初的适应:在回家的前12周内,患者应 只保持出院前相同的运动水平,即保持每日的 步行和出院计划中的身体活动。这个最初的适 应可能需要2 4周时间。 期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 进入正规的康复训练: 有氧运动训练 阻抗运动训练 柔韧性运动训练 有氧运动训练 训练形式:运动平板;脚踏车 运动强度:40-50%至85%的靶
15、心率或40-50%至85%目标 摄氧量或PRE(主观感觉劳累程度评定) 运动时间:6分钟为一个间歇,常规有氧运动以3-4个间歇 为起始量,包括最初的热身和最后的放松过程,最多 可增加到8个间歇(24-48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次,共36次 阻抗运动训练 运动量为最大耐力的40-80%,一般运动处方从50%开始 ,循序渐进 每组重复次数:8-12次,匀速 频率:3-5次/分 组数:2-3组 注意:用力时呼气,保护胸腔脏器,用力时保持3-5秒, 匀速,再放松3-5秒,训练时砝码不要全放下来,以保 持肌肉一直处于拉伸状态,使肌肉增粗。每组之间休 息1-2分钟。测最大耐力当天不要再做别的训练,并尊
16、重主观感受。 柔韧性及平衡运动训练弹力带 期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 主动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的评估和控制 二级预防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控制冠 心病的发展,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危 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稳定冠状动脉斑块 。一个患者如果有多种危险因素存在则 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AACVPR/AHA/ACC2007共同制订 了心脏康复的二级预防中对危险因素的 控制建议 戒烟 目标 彻底戒烟,不要接触吸烟环境。 建议 患者每次就诊时,医师要询问吸烟问题。 要求吸烟患者戒烟。 评估吸烟患者是否愿意戒烟。 帮助患者制订戒烟计划。 安排随访,及特别的教育课程,或
17、药物治疗,包括尼古丁 替代治疗和丁氨苯丙酮治疗。 强调工作中和在家中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控制血压 目标 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如果患有糖尿病 或慢性肾脏疾病,则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建议 所有患者均应开始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增加运 动锻炼、减少酒精摄入量、限制钠盐,强调多吃水果、蔬菜和低 脂肪饮食。 如果血压140/90mmHg,或者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 患者血压130/80mmHg,则开始应用受体阻断剂和(或) ACEI,为达到目标血压可加用噻嗪类利尿剂。 调脂治疗 目标 LDL-C控制在100mg/dL。如果甘油三酯200 mg/dL ,则非HDL-
18、C应当10克/日)。 增加每日活动量并控制体重。 鼓励多吃 omega-3脂肪酸鱼油或胶囊(1克/日)。 调脂治疗 评估所有患者空腹血脂水平,并且对于因急性心血管事件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评估。在出 院前开始应用降脂药物。 运动锻炼 目标 运动锻炼时间为每周7天(至少每周5天),每天30分钟。 建议 所有患者,根据既往体力活动的情况和(或)运动试验来 确定运动的危险性,制订运动处方; 鼓励所有患者每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 快步走,同时增加日常生活的运动量以作为补充; 鼓励进行每周有两天进行阻力运动训练; 对于高危患者(例如新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
19、血管重建 治疗、心力衰竭),应在医疗监督下进行锻炼。 控制体重 目标 体重指数为18.524.9kg/m2。男性腰围应40英寸(约 93cm),女性腰围应35英寸(约81cm)。 建议 每次就诊时确定体重指数和(或)腰围,并且通过适当平衡 体力活动与热量摄取、正规的活动计划来控制和减轻体重,将体 重指数控制到18.524.9kg/m2。 如果腰围(髂前上棘水平测量)35英寸(女性)或40英 寸(男性),开始启动改变生活方式和考虑按代谢综合征治疗。 减肥治疗的起始目标应将基础体重减轻10%。成功后,如果 进一步评估显示有必要的话,则进一步减肥。 控制糖尿病 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7%
20、。 建议 改善生活方式并开始药物治疗,使HbA1c接近正常。 开始积极消除其它危险因素,例如按上述建议开始运动锻 炼、控制体重、控制血压和控制胆固醇。 与患者的经治医师、内分泌专科医师协调治疗糖尿病。 期康复目标 制订一个强化的、高水平的、个体化的 康复运动训练计划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期心脏康复的措施 患者的评估:正确地评估是期康复能 否坚持和成功的关键。 制订可以坚持的中等强度康复训练计划 进行极限量运动试验 开展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及其家属终生 注意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地预防再 发。 运动处方的设
21、定 安全因素:包括病史、危险性分层、运动危险、左心室功能受损 的程度、缺血阈和心绞痛阈以及认知和心理的问题; 相关因素:包括职业和休闲活动的要求、骨关节系统的限制、起 病前和目前的活动状况以及个人要求达到的健康和体能的目标 其它的非心血管的问题。 安全因素的考虑影响到运动处方的整体设定,相关因素的考虑影 响到运动处方中不同运动类型的组成,主要为耐力训练和阻力训 练之间的平衡。 运动强度的设定上限 心绞痛的发生或其它心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 SBP不升或下降,SBP200mmHg或DBP110mmHg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2mm 核素心肌显像显示的运动时的可逆性心肌缺血,或超声心动图出 现中至
22、重度的室壁活动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加 其它的显著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如二度或三度AVB,房颤,室上性 心动过速,复杂的室性异位心律 其它的运动不耐受表现 运动训练的靶心率至少应比诱发以上表 现的心率低10次 运动强度设定注意事项 应考虑患者当前的心血管体适能状况。运动训练前体 适能低下的患者,起始的运动强度低至运动耐量的50 即可起到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的作用。但是,根据 运动训练的超载原则,运动强度的设定必须随着患者 体能的改善而逐渐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体 能进一步提高。如患者的体能水平很高,那么可能需 要高达80运动耐量的训练才能够进一步增加患者的 运动功能和心血管体适能。 运动强度
23、设定注意事项 一旦初始运动处方设定好,患者应循序渐进地逐步达 到既定的目标。如何循序渐进没有固定的模板,因为 诸多的因素均可以影响到运动训练的进展,如患者的 体能水平、患者参与的积极性以及骨关节疾病对运动 的限制等等。通常比较谨慎的做法是,每次改变一个 变量(运动强度、时间、类型和频率),观察一段时 间,了解患者对新的负荷的适应情况再进一步继续。 如果康复疗程允许,延长训练的持续时间优于增加运 动强度。 运动强度设定注意事项 总的运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增加体能和 控制体重。以热量的消耗为标准,运动训练至 少应达到5001500卡/周的热量消耗。对 于左室功能不全或缺血阈低的患者,只能进行
24、低强度的运动训练,此时可通过增加运动频率 和运动时间的方法来达到热量消耗的阈值水平 。 康复后的效果 通过心脏康复可以使AMI患者的总死亡 率减少约25和使冠心病意外再发的危 险减少约20。因此,心肌梗死后的康 复在二级预防上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预 防性药物”的作用。 常用的运动训练模式 持续训练模式。患者进行持续训练时,整个过程不休 息,总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 间歇训练模式:患者则运动数分钟( 通常为6分钟) 作为1个间歇,间以短暂的休息(12分钟,必要时 可延长),之后又继续1间歇的训练,整个运动训练的 时间达到运动处方设定的即可。 研究证明两种运动模式均可使患者受益,而持续训练模 式患
25、者的体能改善更显著些。间歇运动模式相对安全 且不太费劲,适合老年人、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 体能低下的患者。 康复的安全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AMI后早期的康复性 活动和完成早期康复程序后的低水平运 动试验是相当安全的。 所有从事心脏康复的医务人员,都必须 熟记运动试验的禁忌证、终止运动试验 的指征,掌握突发心脏意外事件的处理 方法,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熟练心肺 复苏技术,以确保心脏康复的安全。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康复程序 国内外研究证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患 者是适合心脏康复的对象;PCI后患者经心脏康复医疗 (教育、运动)较对照组可显著增加运动贮量,降低 血脂水平,显著
26、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显著 减少再狭窄,减少并发症。 康复运动有效机制可能是运动可显著减少血内皮素水 平,提高血一氧化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提高 纤溶酶的活性,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平滑肌细胞 增生,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运动贮量,减少冠脉 血栓形成,减轻或逆转动脉硬化病变。 本程序包括两部分,即急症PCI后一周的 康复程序,择期PCI后康复程序和PCI后 二级康复预防程序。 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一周康复程序 见表1 择期PCI后(13天)的康复程序 见表2 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程序 (一)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程序的安排 PCI虽然显著改善,甚至恢复了心肌的正常供血
27、,解除 了心绞痛等症状,但没有改变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 ,冠心病危险因素还在继续使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的过 程;何况PCI和支架本身还可引起冠状动脉再狭窄。因 此,PCI后的二级预防非常重要,是PCI能否取得疗效 ,尤其是远期疗效的关键。 (一)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程序的安排 根据出院前心功能评定的结果制订其家庭康复计划,进入2期康 复程序。 通过门诊、随访、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二级预防的教育和实 际指导(非监测下的康复训练)。 出院2至3月内每周应有一次门诊、随访和监测下的康复训练,半 年后酌情延长。 出院后半年内每2个月左右可作一次心功能评定,以调整下一步 家庭康复训练方案,并判断有无再狭窄
28、。 术后半年至一年可以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若无再狭窄则继续进行 维持期的康复训练;若再狭窄应再次行介入性治疗。 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的要点(不包括PCI 有关用药) 1 教育 教育是康复医学的重要一环,是首项。 了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其矫正。 了解二级预防的方法、目标。 提高患者自觉和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信心,对于获得远期疗效非常重要。 教育方法:授课、小组讨论或一对一咨询解答、交谈。 教育资料:小册子、书籍、视听产品、电视、广播等。 教育内容: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等不良行为对冠状动脉 的影响、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原理、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康复治疗的目的和
29、程序 等。 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的要点(不包括PCI 有关用药) 2 心理康复 1978年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宣布。确认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 危险因素之一。 有报告严重冠脉病变者40%70%可由严重心理因素诱发心肌缺 血。 21%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系由情绪因素触发。 PCI后患者因种种原因,可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因此PCI后 要进行心理调查、咨询。 PCI后二级康复预防的要点(不包括PCI 有关用药)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的预后与血糖控制程度显著相关。其理想控制目标是空腹血 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或HbA1c 7.0%。控制血糖的方 法是饮食疗法,运动,
30、用药。运动可提高肌肉胰岛素受体活性,具有病因治疗意 义。运动处方:中等运动强度,即60%70%O2max,70%75%HRmax。 运动持续时间通常是每次2030min,每周3次,以后增加至每次3040min ,每周5次以上。运动可以采取走步、慢跑、踏车、划船器等形式。监护:除监 护心血管病变外还要监护糖尿病的病情变化。运动日的胰岛素剂量一般要减少 15%20%或更多。上午运动者要减少或撤除正规胰岛素的注射,下午运动者要 减少上午的中效胰岛素剂量,通常是减少胰岛素剂量的50%。或增加运动前摄入 (预计欲动消耗热量50%)碳水化合物,例如预计跑步30min,需要消耗热量 300kcal,则需要增
31、加产热150kcal的碳水化合物。口服降糖药者要参照胰岛素 的减量,适当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症。其调节要个体化, 根据监测,不断调整。通常要求在运动前和运动后30min,16小时监测血糖 水平,并根据监测情况适当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胰岛素等降糖药的用量,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注射运动部位如臀部,则吸收快)等,防止发生低血糖。 4 调脂 降脂目标是总胆固醇(TC)4.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60mmol/L(100mg/dl),必要时可降至 1.82mmol/L (70mg/dl)。饮食调节是基础,如未达标,可将饮食 中总脂肪占总热量由 3
32、0%降至20%,饱和脂肪占总热量由8%降至 7%,胆固醇由300mg/d降至200mg/d 。鼓励多吃鱼或者以鱼 油胶囊的形式增加3脂肪酸的摄入(1g/d),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时 ,通常需要更大剂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反式脂肪酸是在植物油 的部分氢化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其反式结构中至少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 脂肪酸。它是半固体的脂肪,用于人造黄油、餐饮业及制造业,保存期 长,高温煎炸时稳定性好。在美国,工业化生产的反式脂肪酸(见于高 温煎炸的快餐食品、烘烤食品、带包装的食品、人造黄油和饼干的食品 )年均消费量占总热量消耗的2%3%。自然生成的反式脂肪酸消费量很 小(约占总热量消耗的0.5%),主
33、要来自如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肉类和 奶制品。有证据表明,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美国膳食 指导顾问委员会建议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摄入的1% 以下。他汀类药物不仅有降脂作用,而且有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 消炎等非调脂作用。冠心病患者PCI后应使用他汀类药物,尤其是未达 调脂目标者。 5 高血压 PCI后有高血压的患者必须降压。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最 好降至120/80mmHg);同时患有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 130/80mmHg,24h尿蛋白1g者血压应控制在 125/75mmHg。高血压的治疗包括:(1)高血压的评价:要重视临 床评价,根据:1、危险
34、因素;2、靶器官损害;3、并发症;4、患者 的个人情况,进行病人个体的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低危者是最适合进 行综合康复医疗的对象,运动锻炼毋须监护。(2)高血压的康复医疗 (非药物治疗):它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包括:1、教育:是高血压康 复医疗的特色之一,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2、心理调整:心理教育 、咨询是高血压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3、合理膳食:A、低盐:钠的摄 入2.4g/d(氯化钠6g/d )可降低收缩压28mmHg,食盐的下 限是1.5g/d。B、适当补钾、补钙。C、低脂,可使男、女血压分别下 降12%、5%、D、多吃蔬菜水果,可降低SBP814mmHg。E、限制 饮酒:啤酒不超过720
35、ml/d,葡萄酒不超过240ml/d可降低 SBP24mmHg;4、减肥:控制体重到理想水平(BMI15.524.9 ),则每减轻10kg体重可降低SBP520mmHg;5、戒烟;6、运动 疗法: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8/5mmHg;(3)药物治疗。 6 减肥 2001年中国肥胖汇总分析报告建议:中国人 BMI24(美国2529.9)为超重, 28(美国 30)为肥胖。故建议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腹型肥胖的标准定为 腹围男性85cm,女性80cm,即腹围控制范围为 男性85cm,女性80cm。 肥胖者要减肥,即使没有降到正常体重,只要体重下 降即可以降低有
36、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减肥的原则是适当控制饮食,参加运动锻炼,形成轻 度的热量负平衡。 7 戒烟 重度吸烟者(2包/日)的冠心病事件 、死亡率分别是不吸烟者的4倍、2倍。 被动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 冠心病患者戒烟明显降低其后24年的 死亡率(20%90%)。 通过教育、咨询。 8 运动 中等或剧烈活动减少冠心病危险,不活动的人其冠心病危险性增 加近2倍。 心脏病人运动量目前趋势是应用较低的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 以满足需要。 运动强度Winger认为60%75%HRmax(最大心率)为靶心率 ,更加安全,可提高坚持率,达到满意效果;也可采用 Karvonen氏法:靶心率=(症状限制运动试验峰值心率基础心 率)(0.40.7)基础心率;自感劳累分级法:1115级( 稍轻累)。运动持续时间30min,逐渐增加,最多可达 60min(减肥者可延长至60min以上)。运动频率35次/周 (2006年更新版的AHA/ACC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认为应每天 ,至少每周5天进行3060min有适当强度的体力活动,如快走 )。 谢谢!
相关知识
心脏康复护理新进展[PPT课件].ppt
家庭心脏康复.pptx
心脏康复治疗PPT课件
康复核心训练ppt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保护心脏》含PPT课件
心脏电生理 ppt课件
运动训练的康复ppt课件.ppt
康复超声波疗法PPT
心脏病预防ppt课件.pptx
工伤康复ppt
网址: 心脏康复.ppt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