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产后恢复是每个妈妈必经的历程,在坐月子期间首要之事就是恢复健康及身体的保养,饮食、疾病、避孕、减肥、大姨妈等从这些方面的常识性问题都是每个妈妈需要了解的,希望专题以下内容能帮到你们!
孕妇更易出现牙龈炎,其患病率高达77%以上,这并不是受妊娠的直接影响,而是与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在怀孕早期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将逐渐加重。据报道,每1000个孕妇中,就有5个孕妇发展成为妊娠期牙龈瘤。如果口腔卫生状况好,没有牙结石、牙菌斑等局部刺激,怀孕时就不会发生牙龈炎。那么,孕妇口腔不卫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怀孕时因激素水平大大增高,使口腔组织容易发生炎症,也就是口腔组织的敏感性增加;
第二,怀孕和妊娠性呕吐可以导致唾液变酸,使得牙齿被酸化和脱矿,容易聚集牙菌斑;
第三,怀孕后多饮多食,有的偏食,没有及时刷牙、漱口等清洁口腔,导致食物残渣滞留;
第四,怀孕后体力下降,活动减少,日常生活打乱了规则,放松了口腔卫生的保健;
第五,怀孕期间不愿去医院看医生,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使得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加重。
孕妇预防牙龈炎,首先要有口腔保健意识,特别强调餐后漱口,有效刷牙,彻底清除牙菌斑。其次,尽早口腔检查,及时治疗。怀孕前3个月,是容易发生流产的时期,只处理口腔急症,切忌X线照射;怀孕4—6个月,是进行牙科治疗的适宜阶段,但也尽量不照X线;怀孕后3个月,也只进行急症治疗。第三,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酗酒可导致胎儿面部畸形;四环素可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形成四环素牙等。因此,孕妇不要酗酒,最好不用或少用药物,即使要用药,也应听从医生指导。
宝宝牙齿护理
1.母亲妊娠期钙的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宝宝出生后易出现佝偻病。尤其是孕晚期钙的需要明显增加。牙齿的发育与骨骼有一定的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发育不完全平行。
2.婴儿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蕾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新生儿期恒牙开始骨化,18-24个月龄时第三恒牙臼齿已骨化。
3.健康的牙齿结构需充分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
4. 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牙齿发育异常时可见外胚层发育不良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疾病。
宝宝出牙前的护理
a.喂奶姿态
相对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时,乳牙患龋病的危险性低。喂奶姿势会影响婴幼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最好抱着喂。奶瓶是人工喂养的器具,奶瓶放置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造成牙颌畸形。
b.喂养方式
唾液是细菌传播的载体。妈妈可以通过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方式将口腔中的致病菌传播给孩子,所以妈妈应注意喂养卫生。
宝宝出牙期的护理
·按摩宝宝牙床 父母有时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一下宝宝红肿的牙肉,如此可让宝宝觉得较舒适。
·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较冰冻、柔软的食物,如优格、布丁、起司等。
·给予适当“器具”
在长牙时期,一般宝宝会喜欢咬硬的东西,为防止宝宝乱抓乱咬,父母可以为他准备固齿器;食用胡萝卜、苹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时,父母须小心不要让宝宝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拿到硬币、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东西,以避免宝宝将它们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咙。
·适时的呵护与关怀
在刚开始长牙期间,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及关怀,如此可缓和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感觉温暖与舒适。
宝宝固齿期的护理
a.多吃纤维性食物
儿童应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b.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不可輕視其後果!
相关知识
小儿牙齿不健康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学习刷牙》
《保护牙齿》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保护牙齿小知识
中班健康《保护牙齿》教案 幼儿保护牙齿健康教学
关爱牙齿健康 宝宝牙齿护理小知识
《保护牙齿》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精选15篇)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
儿童牙齿保健知识及儿童牙齿保健方法(2020年整理).pdf
儿童保护牙齿小常识有哪些
网址: 【小儿牙齿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