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需守护#
儿童时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口腔健康状况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口腔健康不仅影响营养摄取和发育,还会影响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
首先,良好的口腔健康有助于儿童的营养摄取。健康的乳牙能够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乳牙出现问题,如龋齿、疼痛等,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吃饭吃得少、吃得慢,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其次,口腔健康对儿童的语言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正常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正确发音,特别是在婴幼儿期,这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如果乳牙因龋发生缺损或者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音功能。
此外,口腔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拥有健康的牙齿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孩子会更加自信,愿意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而如果口腔存在问题,可能会引起疼痛、口臭等不适,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社交活动。同时,口腔问题也可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乳牙虽会被换掉,但对儿童口腔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乳牙是儿童咀嚼和语言发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恒牙的引导。健康的乳牙能够为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引导恒牙正常萌出。如果乳牙过早丧失,可能会导致恒牙萌出受阻或者异位萌出,影响恒牙的排列和口腔的美观。乳牙的早失还可能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导致面部畸形。
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对恒牙保护至关重要。幼儿阶段养成的良好口腔保健习惯,如正确刷牙、合理饮食、定期口腔检查等,能够降低乳牙龋齿的发生率,有益于恒牙的发育。家长应重视小儿口腔保健工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孩子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终身受益。
1.乳牙萌出时就应清理牙面,避免含奶瓶睡觉,喝完奶后喝清水冲洗牙齿。
宝宝出牙后,家长可在宝宝睡觉时避免让其含着奶瓶,防止奶液在口腔中长时间停留,滋生细菌。宝宝喝完奶后,应及时让其喝一些清水,冲洗牙齿表面的奶渍,减少龋齿发生的风险。
2.两岁左右培养刷牙习惯,选择软毛、小头儿童牙刷,3 岁后可用安全无氟牙膏。
一般来说,孩子两周岁乳牙全部长出之后,就要开始刷牙了,此时应选择软毛、小头的儿童牙刷,便于深入口腔清洁牙齿。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到 3 岁后可以使用安全无氟牙膏。小孩从第 1 颗牙齿长出,家长就要对乳牙进行保护,帮助孩子刷牙,及时清洁口腔,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等到孩子 3 - 4 岁的时候,双手的灵活度和协调能力会大大加强,可以让孩子自己刷牙,但家长还要进行辅助刷牙,一直到大约 6 - 7 岁左右,孩子就可以完全自己独立刷牙。
3.定期带儿童做口腔检查,第一颗恒牙萌出后可进行窝沟封闭。
定期带儿童做口腔检查至关重要。一般在儿童配合的情况下,3 岁左右、6 岁左右以及 12 - 14 岁是做窝沟封闭三个时间点。窝沟封闭即利用特殊材料,在不去除牙齿咬合面的情况下,在牙体之间的窝沟缝隙涂布粘结性树脂,从而保护牙釉质不受到细菌及代谢产物的侵蚀,增强牙齿抗龋能力,预防龋齿发生。儿童的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建议进行窝沟封闭,一般在 3 岁左右完全萌出。6 岁则是第一恒磨牙也就是六龄齿萌出的年龄,12 - 14 岁则是第二恒磨牙萌出的年龄。通常建议儿童在恒牙长出后 1 - 2 年内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医院或诊所进行窝沟封闭,以减少成年后患龋几率。
4.发现龋齿及时治疗,避免引起疼痛和影响新牙生长。
如果发现儿童龋齿,应及时治疗,避免龋齿进一步发展引起疼痛,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生活质量。同时,龋齿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影响新牙的生长,导致恒牙萌出受阻或者异位萌出,影响恒牙的排列和口腔的美观。预防龋齿首先要明确龋齿发生的病因,做到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少吃甜食,并且要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已经发现的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比如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防止牙列不齐,减少龋齿的发生;营养均衡,少吃甜食,多咀嚼粗纤维性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
当幼儿长出第一颗牙齿后,家长就要用柔软的棉布包在食指,帮孩子轻轻擦拭牙齿,一般在早餐后和睡觉前进行。宝宝的乳牙基本上全部长出时,可以用牙刷帮助宝宝刷牙。牙刷的选择一定要以毛刷柔软和刷头小巧为主。给儿童刷牙动作要轻柔,并且要选用适当的牙膏,太小的儿童不适合用牙膏,以防误吞。孩子到两三岁后可以使用儿童配方的牙膏,用量大概为一颗黄豆大小。
平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多喝水,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饮食平衡等等。比如,宝宝一岁左右,磨牙长出。这时完全可以用儿童牙刷给宝宝刷牙了,不过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最好选择白开水。两岁以后,宝宝的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使用儿童牙膏刷牙,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各一次,为了避免误咽,量要少,大约黄豆粒大小,且应教会孩子漱口,尽量吐干净。家长最好每晚替孩子补刷牙齿一次。此外,为了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应喂不含蔗糖的饮料与流食,喂药或其它营养品后应用清洁水帮助洁牙。
预防真菌感染主要的措施就是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比较脏的地方停留,勤洗脚,不穿别人的拖鞋也不穿别人的袜子,不用别人的毛巾,个人用品尽量分开用。为了防止真菌感染,首先,避免接触真菌,不要接触传染源,固定清洗工具,尽量不要共用毛巾清洗工具。此外,注意个人卫生,用药物清洗皮肤,因为以前感染过真菌,以前用过的物品和衣服应该消毒,或者不要使用以前用过的物品。
若儿童已形成某种口腔不良习惯应及早就诊,对其病因进行相关分析,针对病因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护理或者是督导,适时引导破除,防止畸形的发生。若不能克服不良习惯,应采用矫正器帮助患儿克服不良习惯,阻断畸形进一步发展并纠正已经发生的错颌畸形。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一些可能会引起口颌发育畸形,所以应该尽早采取措施破除不良习惯。可以给孩子进行思想辅导,让孩子主动破除不良习惯,家长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孩子不能配合,可以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者是大型医院的口腔正畸科进行矫正,口腔科会有一些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也有可能是一些孩子的心理因素,需要到儿科进行检查,如果有的话可以进行心理疏导。控制了情绪以后,有可能就会控制这些不良习惯。
儿童青少年是牙颌面系统的快速发育期,如果出现与口腔有关的不良习惯,易形成颌面部的错颌畸形。比如口呼吸,要检查孩子有无呼吸系统疾病,待呼吸道通畅后,至口腔科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决定是否戴矫治器治疗,同时加强唇肌训练;咬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腭网、上唇挡或下唇挡矫治器等;夜磨牙要寻找明确的病因,对症治疗,然后由口腔科医生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矫治;偏侧咀嚼要尽早治疗龋坏的牙齿,及时拔除不能治疗的牙齿,使用间隙保持器和功能性保持器,预防偏侧咀嚼发生。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做常规检查,是预防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一、1 岁宝宝需家长辅助刷牙,进食后饮水,断夜奶,定期口腔检查。
1 岁宝宝的口腔保健至关重要。家长需辅助宝宝刷牙,可选择合适的婴幼儿牙刷,配合米粒大小儿童含氟牙膏,刷牙后用消毒纱布去除多余牙膏,也可用牙刷蘸清水清洁牙面,并配合用牙线清洁牙齿邻接面。刷牙时要注意清洁到所有牙面,并培养孩子对刷牙的兴趣。进食后,由于 1 岁宝宝尚未学会漱口,可让宝宝喝几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中的残留。很多幼儿有喝夜奶的习惯,但夜间口腔活动少,唾液流动少,口腔自洁作用差,因此要给幼儿断掉喝夜奶的习惯,晚上刷牙后,不再喝奶或进食。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就应该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建议至少每半年一次。
二、平衡膳食,提倡母乳喂养和正确的人工喂养方式。
平衡膳食对婴幼儿时期的口腔保护十分重要。婴幼儿时期,全部乳牙和大部分的恒牙都在形成和钙化,也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保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富含无机物,如钙、铁、磷等食物,才能有利于牙齿的正常发育。5 - 6 个月以前应从母乳配方奶中获得全部的营养,5 - 6 个月以后,添加富含铁的干谷类物,提供适当的零食,无糖的谷类食物,无盐饼干和乳酪,既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婴儿的咀嚼能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热量高、富含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以及较多的酶和抗体,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和抵抗疾病。在喂奶时应注意喂奶姿势,最好是坐姿抱着孩子喂,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的生长发育。但从口腔保健来讲,超长时间的母乳喂养也会增加龋坏风险,所以更应提倡按需、规律喂养。
三、限制含糖饮料和食物摄入,避免细菌口口相传。
孩子吃糖过多易引发多种疾病,如牙齿龋坏、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爸妈需要注意控制宝宝摄入含糖零食和饮料的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建议,3 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摄入的添加糖最好不要超过 12.5 茶匙(约 50 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的添加糖不应超过 6 茶匙,小孩则不应超过 3 茶匙。爸妈在给宝宝买小零食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食物中添加糖的含量,少让宝宝喝果汁饮料、汽水等含糖饮料,控制各种饼干、薯片、薯条等膨化食品,特别注意看起来相对 “健康” 的果汁软糖、水果干、葡萄干蛋糕、巧克力、糖果等小零食含有很多的糖,一些看起来相对 “健康” 的零食比如水果干、果汁软糖、葡萄干等其实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 “健康”。
四、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日常保健方法,如婴儿期喝清水、用湿巾清理,幼儿期用指套牙刷,3 岁后加牙膏刷牙等。
儿童的口腔日常保健如下:婴儿期一般是 0 - 1 岁,以母乳或者奶粉喂养比较多,在喝完母乳或者喝完奶后,建议喝少量清水,将牙齿、口腔内的剩余奶喝下去;还可以用柔软的湿巾蘸温和的清水,将儿童牙龈和舌头清理干净。在清理婴儿口腔卫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妈妈自己卫生的护理。对婴儿会进嘴巴或者手能碰到的地方,建议多消毒。对于 1 - 3 岁的幼儿期小孩,已经开始长有几颗牙,要开始给小孩刷牙。刚开始选择指套型牙刷,可以蘸一点清水,不建议用牙膏,因为用牙膏幼儿可能会感觉比较刺激,就不愿意再刷牙。用指套蘸清水把牙齿表面彻底清理干净之后,把舌苔上也进行清理,让幼儿适应嘴口腔中有牙刷。3 岁后开始给小孩刷牙,因为 3 岁之后儿童已经可以自己吐口水,建议加一点牙膏,刚开始米粒大或者豌豆大小,选择小朋友喜欢的没有刺激的水果味牙膏,所有面都刷干净。到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能够自主刷牙,家长做监督工作即可。每天早晚刷完牙之后,特别是晚上刷完牙后,家长要检查有没有刷干净,如果没有刷干净,再帮助清洁一遍。如果刷干净了,可以从每天检查到每周检查 2 - 3 次。日常要提倡儿童多吃膳食纤维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对牙齿有自洁的作用。儿童一定要少吃蛋糕、饼干等含糖分高的食物,以及碳酸饮料、软饮料。家长要帮儿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晚上刷完牙后禁止进食,从小养成习惯,对以后的口腔保护以及形成好的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口腔保健至关重要,家长应重视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护理和保健方法,为孩子的口腔健康和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儿童时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时期,口腔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语言发育、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还关系到恒牙的生长和颌面部的发育。
在预防儿童龋齿方面,家长应从乳牙萌出时就开始清理牙面,避免含奶瓶睡觉,喝完奶后让孩子喝清水冲洗牙齿;两岁左右培养孩子刷牙习惯,选择软毛、小头儿童牙刷,3 岁后可用安全无氟牙膏;定期带儿童做口腔检查,第一颗恒牙萌出后可进行窝沟封闭;发现龋齿及时治疗,避免引起疼痛和影响新牙生长。
在儿童口腔护理中,家长要注意幼儿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用柔软棉布擦拭牙齿,乳牙基本长出时用牙刷刷牙,注意牙刷选择和牙膏用量;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多喝水、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饮食平衡;注意防止真菌感染,及时戒除不良习惯。
在儿童口腔保健方法上,1 岁宝宝需家长辅助刷牙,进食后饮水,断夜奶,定期口腔检查;平衡膳食,提倡母乳喂养和正确的人工喂养方式;限制含糖饮料和食物摄入,避免细菌口口相传;不同年龄段儿童应采用不同的口腔日常保健方法。
家长要重视儿童口腔保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口腔健康,灿烂笑容”
快乐童年健康成长 灿烂笑容从齿绽放 第三门诊部
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守护儿童的成长笑容
呵护口腔健康,笑容完美绽放
屈臣氏携手腾讯公益助唇腭裂儿童绽放美丽笑容
牙齿美白,绽放自信笑容
从“齿”开始微笑: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与呵护技巧
激情“燃”夏 美“力”绽放|2025可恩口腔健康嘉年华盛大启幕
笑容绽放,简笔画大放送
口腔健康自查指南 —— 守护微笑的力量
网址: 守护儿童口腔,绽放灿烂笑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