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
又到了传统“贴秋膘”的时候
夏季好不容易减掉的体重
很可能在这个季节反弹
自年初兴起的“减重热”
已过去了半年多
你的减重计划成功了吗?
医院“减重门诊”成效怎么样?
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PART.01
有人减掉一个“自己”
40岁的吴先生自幼体格壮实,又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体重曾一度飙升至180公斤。
肥胖给吴先生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日常生活中,他稍走几步便气喘吁吁;更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关节炎;还有肥胖引发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常被憋醒,从未睡过整觉。作为一名生意人,肥胖也给他的工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多次减肥失败后,吴先生和家人都很焦虑。今年4月,吴先生来到安医大五附院(附属阜阳医院)减重门诊。减重门诊为吴先生安排了减重手术,并配套后期体重管理方案。
术后四个月来,吴先生严格遵循医嘱:初期按计划进食;恢复普通饮食后仍限制高热量食品及含糖饮料,保持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每日坚持有氧运动。
如今吴先生的体重已降至90公斤。“整个人感觉轻盈多了,精神焕发,鼾症也明显改善。”虽然减重成功,吴先生仍不敢懈怠。他说:“体重管理是持久战,必须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PART.02
有人成功减重又反弹
“立秋后就诊人数明显减少, 减重门诊的就诊高峰集中在春夏两季。”太和县中医院减重门诊部主任张晓莉介绍,该院提供拔罐、刮痧、除湿灸、穴位埋线、代饮茶等多种中医减重疗法,其中穴位埋线和除湿灸最受欢迎。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患者通过中医或西医减重门诊 成功减重15~20公斤,但也有一些失败案例, 比如减重后又反弹回以前的体重,甚至比以前还要重。
据了解,通过手术减重后反弹的比例为10%~20%,一般减重的反弹比例为80%甚至更高。
PART.03
警惕减重路上的“拦路虎”
“对体重缺乏正确认知,是减重失败的主因。”张晓莉曾接诊一位体重达100公斤的未婚青年小李,家人焦急万分带他来就诊,而小李本人却认为胖一点无伤大雅,就诊几次便再无下文。
也有部分求诊者减重意愿强烈,但方法失当。比如,采取极端节食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见效,但会导致营养不良并引发反弹。
一些患者试图通过剧烈运动快速减重,反而造成运动损伤。专家建议,运动减重要循序渐进,即便是每天1—2分钟的简单运动或10—20分钟的有氧运动,只要长期坚持都能见效。
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不良习惯也是减重的主要障碍。经常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体重管理;外卖、奶茶、夜宵等高热量饮食更是减重路上的“拦路虎”。
PART.04
科学减重没有捷径
安医大五附院(附属阜阳医院)胃肠疝与减重外科主任夏国志介绍,当前肥胖人群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肥胖问题尤为突出。不少年轻患者因肥胖出现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甚至糖尿病等,亟需医学干预。目前该院月均减重手术量维持在20至30例之间。
“减重手术绝非捷径,成功手术只是第一步,后续管理才是关键。”夏国志表示,医院为每位术后患者建立至少5年的追踪随访制度,通过长期监督饮食和运动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直至体重进入稳定期。
“正是由于难以坚持,才导致减肥容易反弹。“夏国志提醒,科学减重没有捷径,必须建立在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和持之以恒的基础上。
PART.05
减重不是医美项目
当减重成为热门话题,有人却被减重门诊拒之门外。
太和县的王女士,在太和县中医院减重门诊进行3个月的系统减重治疗后,体重已降至正常范围。近日,王女士再次来到太和县中医院减重门诊要求继续减重,却被张晓莉婉拒。
“门诊经常遇到体重正常却存在身材焦虑的求诊者,这类情况我们通常都会劝导。”张晓莉表示。日常生活中,肥胖常被视为审美问题;在医学领域,肥胖被明确定义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减重代谢治疗不是医美项目,而是治病手段。”安医大五附院(附属阜阳医院)胃肠疝减重外科主任夏国志提醒,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标准。只有经专业评估确认存在病态肥胖,且通过饮食运动干预无效的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
“医美项目医保不予报销,而减重代谢手术纳入医保,正是因为病态肥胖和代谢紊乱属于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夏国志解释,国家将其纳入医保,就是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这个夏天
你减肥了吗?
全媒体记者 段华梅 实习生 贾傲雪 通讯员 曹亚 / 文
全媒体记者 王彪 通讯员 曹亚 / 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