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合理膳食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将于2023年10月26-27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举办“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学术论坛”,届时将邀请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就公共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学术报告,并针对各有关单位营养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知识技能提升培训。
会议内容
新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解读、营养政策标准体系、营养健康场所创建与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营养工作指南介绍、食物产业营养健康创新发展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涉及哪些方面的工作
营养教育和信息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等,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公众的营养素养。
营养监测和评估:定期收集和分析营养相关的数据,如居民的营养状况、食物的摄入量等,以便及时了解营养问题的变化趋势,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依据。
营养干预:通过食物援助、学校午餐计划、孕妇营养补充等方式,直接改善特定人群的营养状况。
营养立法和政策制定:制定和实施有关营养的法律和政策,如食品标准、营养标签等,以规范食品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营养研究和创新:进行营养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新食品的开发、新营养素的发现等,以提高人类的营养水平。
公共营养与健康在我国发展情况如何
营养改善: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居民体格发育与营养不足问题持续改善。
慢性病防控: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部分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例如,居民的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
健康教育:我国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等,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公众的营养素养。
政策法规:我国制定和实施有关营养的法律和政策,如食品标准、营养标签等,以规范食品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科学研究:我国进行营养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新食品的开发、新营养素的发现等,以提高人类的营养水平。
公共营养与健康有哪些实践案例
智慧化营养食堂: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联合发起的智慧化营养食堂项目,通过建立标准化菜肴库、营养成分分析数据库,以及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了精准监测用餐者的每餐营养摄入,并在手机上为用户提供营养分析、健康饮食指导和运动建议等。
学校午餐计划:许多国家实施了学校午餐计划,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孕妇营养补充: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孕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营养补充剂,以预防胎儿营养不良,提高出生人口的身体素质。
食物援助:许多国家和组织通过食物援助项目,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食物,帮助他们改善营养状况。
食品标准:许多国家制定了食品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必需的营养成分和限量有害物质,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相关知识
聚焦分龄营养:“儿童营养素养提升”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权威发布《全民豆奶饮用指南》
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倡议:多学科共建医学减重门诊
2024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公共营养师报考指南
大食物系统下探讨营养与健康 中国营养青年科学家论坛举办
“中西结合,促进健康”公共卫生研究生论坛第二次学术交流会 召开
中国营养学会2024年12月公共营养师考试方式及考点安排
中国营养学会召开母乳喂养倡导论坛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
2023家禽营养与健康论坛
网址: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学术论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