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拟研究 中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拟研究 前言:日本在2021年颁发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我国教育部2021年修订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日两国小学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比拟研究,探讨两国体育课程的差异及分析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学习与借鉴他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比拟分析中日两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问题具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1.中日两国小学体育课程理念比拟 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开展为中心,帮助学生
2、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是秉持“生存能力的教学理念;注重根底、根本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使学生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协调开展;充实道德教育、体育教育,并促成学生丰富人性和健康体魄的养成;培养学生终身热爱运动的素质和能力。 终身体育思想是当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我国和日本也不例外,两国均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健康第一的理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与实施的主线,注重开展学生体能和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开展。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不仅重视健康理念,更加注重 “体力向
3、上的理念, 日本?学习要领?中的“体力,不仅指身体素质,更多强调运动时身体能做到的或到达的能力。 2.中日两国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拟 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开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开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根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体育目标方面具体为:通过适宜的运动体验和了解健康、平安的相关知识,培养终身热爱体育运动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谋求保持增
4、进健康水平和提高体能,培养快乐、明朗的生活态度。 两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目标,从目标体系来看,都是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再制定具体的操作目标。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先是课程目标,再细化到四个学习方面目标,最后具体到小学三个水平目标,而且每个水平目标也是按照四个学习方面分别阐述。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的体育课程目标是以总目标为根底,然后细化到小学1、2学年目标,3、4学年目标,5、6学年目标,在学年目标指导下开展具体的学习内容。 从目标内容来看,两国都注重学生运动乐趣的体验,都重视增强体能、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开展,使学生形成快乐、明朗的生活
5、态度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两条主线构成,运动主线和健康主线,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健康主线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也分为两个主线,运动和保健,运动包含六个运动系列,从1年级开始一直延续到小学6年级,而保健内容那么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开设的内容。 3.中日两国小学体育课程学习内容比拟 3.1水平一,1、2学年课程内容比拟 由于日本课程标准和中国的课程标准的体例和结构不同,我们在比拟内容的时候,根据中国课程标准的体例进行比拟和分析,找出中日两国课程标准内容的不同之处。 首先在运动参与局部,中国的课标内容为:积极、愉快地上体
6、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日本的课标中,表达在每一类型运动中。每一类型的运动内容描述中都会提到:“愉快的进行下面运动,和“主动地学习和掌握。 日本课标的内容结构相当于中国课标的运动技能局部,主要以各种类型的运动内容描述为主。两国相同的运动技能有:1、身体的根本活动,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这局部内容表达在日本课标的B器械器具运动游戏和C跑跳的运动游戏中,日本课标更加明确了这些身体根本活动所需的器材和具体跑跳游戏的方式。2、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本局部与日本课标
7、的E游戏中的球类游戏相吻合,日本课标更加明确了球类游戏的具体方式,中国课标提出了用球的种类。3、游泳类活动的根本动作,如学习水中呼吸、蛙泳的根本动作,日本课标的D水中游戏中更加详细的说明了水中游戏的内容。 但日本课标中运动技能的种类少于中国课标,中国课标中的“知道所学运动工程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冰雪类活动的根本动作、“武术类活动的根本动作、“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工程的根本动作和“初步了解平安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平安避险的知识和方法局部在日本课标中都没有出现,但日本课标中的内容处理局部规定了F表现节律游戏必须包含简单的民族舞,以及提出根据学校
8、条件添加传承游戏。中国课标中体操类活动根本动作的内容中,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根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在日本课标中没有提及,但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与日本课标的F表现节律游戏中的舞蹈局部相同,但日本课表将舞蹈分为了表现游戏和节奏游戏,具体写出了游戏主要内容。 中国课标中身体健康局部的主要内容是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知道正确的身体姿态,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和灵敏性练习;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只有最后一局部的“乐于参加户外运动与日本课标中的内容
9、处理中“根据地区和学校情况添加在自然中的运动游戏根本一致,其他内容没有在日本课标中提出。虽然如此,日本课标的内容处理提出:“充分挖掘与运动和健康相关的具体想法和措施。,也说明了日本课标对于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视。 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局部,中国课标提出的:“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保护,乐于帮助同学。中,“认真、“愉快的和“友好屡次出现在日本课标内容的表述中,说明两国对于本阶段的学生的期望一致,希望他们能在体育课中,找到乐趣提快乐趣。另外,日本课标A根本运动中的“获得各种身体
10、活动体验也与中国课标中对于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内容要求一致。 另外,在日本课标中,屡次提到“遵守规那么,努力做到能够注意场地的平安,并在游戏局部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制定简单的游戏规那么判定胜负。表达了日本对于学生对于规那么教育十分重视,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 3.2水平二,3、4学年课程内容比拟 中国课标的运动参与局部提出了“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也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并且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日本本阶段的课标屡次提到“体会快乐和愉悦、“感受愉悦和乐趣、“愉快的进行下面的运动等,较多的强调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快乐感受,希望他们首先感到
11、的是愉悦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运动技能方面,两国的内容有些类似但也不尽相同。1、完成多种根本身体活动动作: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这局部内容在日本课标的C跑跳运动中有所提出,但日本课标给出的跑跳的方法不同,并给出了具体要求,而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并没有涉及。2、初步掌握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其他新兴球类活动的根本方法。与我们国家不同的是,日本课标在E球类运动中,将球类游戏分为了球门型游戏、球网型游戏和棒垒球游戏。棒垒球在日本十分流行,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开展,已经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运动工程
12、,因此日本课标将棒垒球游戏列为了球类游戏之一。我们国家家喻户晓的球类工程以传统工程为主,但近几年又有许多球类快速开展被大家所熟知,如网球、高尔夫等,因此课标提出根据学校条件应该利用新兴球类工程编成游戏让学生体验。3、在体操类活动中的爬绳、爬竿,单杠、双杠、山羊、垫上等内容在日本课标中以器械种类分为垫子运动和单杠运动,另外还有跳箱运动与爬绳爬杆有相同效果。另外,体操类活动中的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得学习,被日本课标分为了F表现运动中的表现舞蹈和节奏舞蹈,并与日常生活的题材参加舞蹈,提高了舞蹈的生活趣味。4、初步掌握蛙泳的根本动作,并进行一定距离的动作练习。日本课标中D浮游游泳运动
13、中分为浮漂运动和游泳运动,都强调的是利用水中运动到达求生存活的目的,没有提到对于具体泳姿的技术动作掌握要求。日本课标认为游泳在作为一项运动之前首先是一项求生技能,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技术动作好坏不重要,在水中能够不慌张生存下来最重要,我们应该借鉴这种理念。 另外,中国课标中提到的运动技能: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并说出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有队形的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滑冰、滑雪的根本动作;武术的根本动作;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程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根本动作;根本掌握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安常识;表现出主动躲避运动伤害
14、和危险的意识与行为等,日本课标没有提及。 在三四年级阶段的课程中,日本课标提出了G保健局部,内容中提出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理解对健康有利的生活,具体列出了怎样才是健康的生活。同时提出了学生要能够理解身体的发育开展,包括身体的发育变化,青春期变化,以及接受自己的身体和这些变化等内容。并且通过内容的处理局部列出了,不同年级适用的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做出了指导。中国在身体保健中的内容是:了解近视眼预防、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有关知识,以及一些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初步了解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及其重要性,合理膳食和体育
15、锻炼对改善体形的作用;了解体能的构成。也是希望在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能够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以及如何才能健康的开展。 在中国课标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局部,首先了解体育道德,并注意标准自己的体育行为得内容,日本课标通过让学生制定游戏规那么和比赛方案来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标准,并在多种运动中提出友好的运动和遵守规那么的要求;其次,日本课标屡次提到“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带着适合自己能力的问题,为掌握动作,进行积极主动地练习和比赛,日本课程通过学生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3水平三,5、6学年课程内容比拟 在运动参与的内容中,中国课标提出:感受体育活动和
16、比赛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课标希望通过学生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日本课标中那么是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状态和体力进行主动学习,也是不打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的一种方法。中国课标还创意性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性休息方式并付诸实践。通过这种理念的传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中日两国对于运动技能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日本课标的C的名称由“跑跳运动变成了“田径运动,运动技术难度也有所提高。A根本运动参加了进行提高力量和耐久力的运动,并在内容的处理局部提出这局部内容要重点指导;另外,关于获得各种身体活动体验的内容变成
17、了:注意身心关系,调整身体状态,与伙伴交流,做简单地运动和有节律的运动。在B器械运动中,无论是垫子运动、单杠运动还是跳箱运动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动作由单一技术变成了组合技术。C田径运动的内容从简单的跑跳变成了技术性较强的短跑接力、跨栏跑、助跑跳远和助跑跳高,并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挑战纪录,超越自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挫折心理的锻炼提出要求。同样D游泳中将游泳作为一项运动工程,要求学生对具体的技术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挑战纪录,突破自我。E球类游戏中,虽然是游戏,但是以技术动作教学根底上的游戏,在内容处理局部特别提出了篮球、足球、软式排球、棒球和手球作为教学重点。F表现运动中,新提出了民族舞
18、蹈作为两种舞蹈类型的一种,并在合作中对学生提出了认可对方,团结合作,解决自己和小组的问题的新要求,对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保健的内容针对这个年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提出,并且需要学生掌握简单的损伤处理;对疾病预防的理解等问题。 中国的课标水平三的内容增加了需要学生了解的奥林匹克知识、运动工程名称、健身价值的难度和知识量,并且特别提出了学生观看现场或电视实况转播的体育比赛;增加了各项运动技术的难度;同样要求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在身体健康局部增加了不同的身体姿态所代表的礼仪内涵的教学内容。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突出了克服挫折的心理要求,以及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表现出自制能力,乐意融入团队体育活动并完成自己的任务,正确对待体育活动中的相对较弱者等方面的社会适应内容。 4总结与启示 通过中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拟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理念注重身体运动能力的获得,为终身体育奠定根底,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秉承“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课程理念。日本的课程目标以使学生愉悦的运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学会根本身体运动和以求生为主的运动技能为主,其他方面以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为
相关知识
石家庄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达成的研究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研究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推进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实验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中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中国学校体育》推荐阅读︱季浏: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 ——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结构的解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讨会:如何推动教育改革?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体育课程改革——以阜阳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网址: 中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