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市进行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4134名居民,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膳食和营养状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本次监测的关键发现。
首要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呈现出“三多、四少、四合理”的特点。
具体而言,畜禽肉、水产类以及盐的摄入量均超过了推荐量。其中,畜禽肉类的每日摄入量为118克,接近推荐量的上限;水产类每日摄入量为106克,同样超出推荐量。此外,调味品盐(涵盖盐、酱油、酱类、味精鸡精等)的每日摄入量为3克,相较于膳食宝塔推荐的5克,高出50%。
我市居民在水果、蔬菜、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上,均未达到推荐量的标准。具体来看,居民每日水果摄入量为106克,仅为推荐低限的一半;蔬菜摄入量为234克,也仅达到推荐低限的2/3。同时,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149克,同样远远低于推荐量。此外,我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为5种,这一数字也明显低于推荐标准中的每人每日摄入食物种类的7/10。
居民在谷薯杂豆类、蛋类、大豆及坚果以及食用油的摄入上表现合理。具体而言,我市居民每日谷薯杂豆类摄入量为283克,蛋类为41克,大豆及坚果类为34克,食用油为23克,这些摄入量均能有效满足居民的基本营养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日膳食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多样化食物。具体而言,建议每日摄入谷类200至300克,薯类50至100克,蔬菜类300至500克,水果类200至350克,动物性食物120至200克,奶及奶制品300至500克,以及大豆及坚果类25至35克。推荐平均每天食用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以确保营养均衡。
营养素缺乏与过剩并存
当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状况呈现出营养素缺乏与过剩并存的问题。具体而言,钠和脂肪的摄入量过多,而钙、镁、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则显得不足。有高达44%的居民面临膳食脂肪摄入过量的风险,77%的居民存在膳食钠摄入过多的问题,同时,16%和52%的居民分别面临膳食钙和镁摄入不足的挑战。此外,24%和10%的居民则分别存在膳食维生素A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风险。
过多的脂肪和盐摄入是我国居民肥胖和慢性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我们的味觉是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设定逐步减盐控油的目标,如每天逐渐降低食盐和烹调油的摄入量,最终实现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控制在30克以内,以改善这一状况。
0居民超重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人超重患病率高达37%,肥胖患病率也达到99%。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肥胖患病率为70%,而男性则为31%。同时,成年人的中心性肥胖率也相当高,达到07%,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比03%和1%。进入老年后,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37%,其中男性为6%,女性则高达88%。此外,18周岁及以上的居民中心性肥胖率超过1/3,而老年女性更是接近1/2。另外,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也达到19%,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更是升至83%,且男性和女性无显著差异。
肥胖,这一人体脂肪积聚过多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它通常由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导致,使得体重过度增长。在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时,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是两大关键指标。
对于我国健康成年人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应维持在5kg/m2至0kg/m2之间。若BMI值位于0kg/m2至0kg/m2,则可判定为超重;而BMI一旦超过0kg/m2,便可视为肥胖。同时,BMI低于5kg/m2则表示体重过低。此外,腰围的测量也不容忽视。对于成年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90cm,而女性腰围超过或等于85cm时,便可被诊断为中心型肥胖。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2022年温州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发布
2023年温州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发布
通州区顺利完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监测现场工作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
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发布:膳食结构欠合理,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之一:2010—2013年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深圳202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在南山启动
城市室内环境监测及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国家项目落户盘锦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之一:2010—2013年 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pdf
网址: 温州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全面解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