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问题普遍存在
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依然普遍,特别是钙、铁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这种缺乏可能会阻碍儿童实现成长潜力,降低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并影响智力和学习发展。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在过去30年中,我国6至17岁的男孩和女孩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但“小胖墩”的数量也在增加,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急剧上升。据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的数据,我国6至17岁的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约为19%,6岁以下儿童的比例约为10.4%。在饮食方面,城乡居民的主食越来越精细化,粮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持续下降,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也在减少。中国的饮食习惯中,食盐的平均摄入量为9.3克,超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推荐的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的标准,有58.2%的居民食盐摄入量偏高。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也在不断增加,尽管这确保了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但也出现了猪牛羊肉摄入量偏高,奶类和水产品摄入城乡间和不同人群间不平衡的问题。此外,7至17岁儿童的烹调油摄入量超过推荐值上限的比例均高于55%,这已成为膳食脂肪供需比例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营养改善方案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从一日三餐开始,要按时按量、保持规律。饮食要清淡,不偏食,不暴食。早餐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四类中的至少三类。外出就餐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适量选择健康、卫生的零食,两餐之间可以少吃一些。每天保证摄入300ml以上的液态奶或相应量的奶制品,并主动饮水800至1400ml,最好选择白开水,避免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增加户外时间,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减少久坐和屏幕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并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运动、3次抗阻力运动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家长、学校和社区应共同营造积极的运动环境,鼓励孩子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要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格发育,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儿童肥胖的防控。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预防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科学评估体重状况。
儿童营养综合监测系统
金标准方法学体态密度法体征数据采集分析技术
通过红外光子扫描、超声测距、AI图像识别多项技术采集人体数据,多方位、多数据精准监测,数据智能三维人体体积、体态、体型数据建模,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分析,计算身体密度,进而分析体脂率、肌肉率等体成分数据,精准出具体态密度法体成分数据。
基于体成分采集全面、高效的体格发育营养康复评定
内置可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九城市儿童生长发育曲线标准;基于监测管理数据的全面分析,出具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估报告。根据体格发育的评估,从年龄体重、年龄身高、年龄BMI、体脂率、肌肉状况、骨骼状况,出具指标改善的最佳目标及上下限,全方位的从身高促进、体重优化、BMI平衡、体脂率调节、肌肉量增强及骨骼健康强化提供诊疗数据参考,为临床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全面的干预指导和持续管理跟踪。
个性化营养膳食执行方案,提升诊疗单位的服务能力
食物优先原则:强调自然食物的重要性,提倡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必需的营养成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复合营养素的重视:考虑到单一营养素难以满足儿童复杂多变的营养需求,特别注重多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与平衡。
疾病定向强化:对于有特定健康问题或疾病状态的儿童,根据疾病特点强化营养素的补充,辅助治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