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2种)、乙类(27种)和丙类(11种),共计40种。三类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传播速度和管理要求分级,甲类防控最严格,乙类次之,丙类以监测为主。
甲类传染病(2种)1.包括鼠疫和霍乱,需采取强制隔离、疫区封锁等最高级别防控措施。发现后需2小时内上报,防控标准参照《传染病防治法》。
乙类传染病(27种)2.涵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登革热
、肺结核
、新冠感染
等。大部分乙类传染病需24小时内上报,但新冠感染、炭疽
中的肺炭疽
等可采取甲类管理措施。
丙类传染病(11种)3.包括流感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等,需监测和常规管理,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
动态调整1.国家卫健委可根据疫情变化调整分类。例如:
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 2020年将新冠感染纳入乙类并实施甲类管理; 2023年将新冠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重点疾病举例2.乙类中的高关注病种:如肺结核(发病数居乙类前列)、病毒性肝炎(涵盖甲、乙、丙等类型)。 丙类中的常见病种:如流行性感冒(年发病率高,但重症率低)。防控意义1.甲类:阻断烈性传染病扩散; 乙类:控制中高风险疾病传播; 丙类:监测潜在流行风险。公众防护建议2.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
、乙肝疫苗
); 保持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配合隔离措施。不按“严重程度”简单排序:乙类中的部分疾病(如艾滋病)危害高于甲类,但传播方式不同,故分类标准综合考量多因素。 数字可能变化:2020年前法定传染病为39种,新冠感染纳入后增至40种,未来仍可能调整。
通过分类管理,国家可精准调配资源,平衡公共卫生安全与社会运行效率。
相关知识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 新冠病毒是乙类传染病吗?
甲乙丙传染病的上报时间
当心!这类传染病近期高发
人类有多少种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简史
什么是OTC药品?什么是甲、乙、丙类药品?医保如何报销?
疫苗的种类有什么
水污染与人类健康,水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介绍
婚检怎样检查遗传病 遗传病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传染病预防
网址: 法定传染病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多少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