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潮湿的环境为各种病原微生物提供了温床。每年这个时候,医院门诊都会迎来一波传染病就诊高峰。你是否也担心家人尤其是孩子会中招?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夏季最容易偷袭我们的几大传染病,并送上实用的预防锦囊。
很多人以为流感只在冬季流行,其实夏季流感同样不容小觑。流感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发病急骤,症状远比普通感冒严重。患者会出现39℃以上的持续高热,伴随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预防流感应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接种疫苗、要勤洗手、要适度运动;不要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要带病上班上学、不要熬夜过度疲劳。特别提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务必尽早就医。
诺如病毒和细菌性痢疾是夏季腹泻的两大元凶。诺如病毒常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儿童感染后容易因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脱水体征。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入口关":不喝生水、不生食海鲜、不吃腐烂变质食品。处理生熟食物要分开砧板,冰箱存放食物不宜超过3天。特别要注意的是,腹泻期间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手足口病专挑5岁以下儿童下手,特征性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虽然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导致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家长要特别警惕孩子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呕吐等危险信号。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三勤":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玩具、餐具等物品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
夏季郊游时要当心蜱虫叮咬可能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种疾病起病急,表现为高热伴全身酸痛,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在草丛树林活动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回家后要仔细检查全身皮肤。
乙型脑炎也是夏季需要防范的蚊媒传染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可能遗留智力障碍等后遗症。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同时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夏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记住: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好的防护盾,及时发现症状及早就医是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我们做好防护,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夏天!
#夏季消暑有妙招#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夏季健康指南:传染病防护与日常习惯
春季传染病高发,这份幼儿园预防指南请收好!
高温天易伤“心”!这份护心指南请收好
国家疾控局权威发布:春夏传染病防控指南——如何做好防护?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锻炼“不打烊”!请收好这份夏日运动“不伤身指南”→
5月要警惕哪些疾病?应如何预防?这份攻略请收好→
夏季如何进行晨运?请收下这份指南
人间四月天,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开学啦!这些传染病易高发 防控指南请查收
网址: 警惕夏季高发传染病!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