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电磁辐射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似乎无处不在。有人曾提出疑问:只要我远离手机、电视等带电设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就能彻底避开辐射的侵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辐射,简而言之,就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万物皆有辐射,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从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再到我们自己的身体,无一不在不断地发出和接收着辐射。
【 辐射的定义与分类 】
电磁辐射可进一步细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电磁辐射”,通常指的是非电离辐射,即频率在0~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这类电磁波不会引起物质电离,也不会破坏分子结构,因此相对较为安全。
【 非电离辐射的特点与安全评估 】
为了评估人体在电磁场中的安全程度,国际上通用两种判定方式。对于便携式发射机产品如手机和Pad,其电磁场强度主要通过比吸收率(SAR)来衡量;而对于固定台式发射机产品如通信基站,则通过电磁场对人体照射的计算来评估。虽然电磁辐射肉眼不可见,但借助专业仪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精确的测试和量化。
02手机与基站的辐射问题
【 手机辐射的来源与影响 】
手机通过发射电波进行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在发话时将音频信号转化为高频电信号,再通过天线以电磁波形式发出。这一过程中,手机天线周围会产生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尽管手机功率较小,辐射强度在安全范围内,但使用时手机与耳朵紧贴,处于辐射近场区,因此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
大量手机SAR值测试显示,天线是手机内部的主要辐射源。手机辐射量受天线设计、外观设计等多因素影响,同时与手机至基站距离、使用者周围环境及基站设置等紧密相关。针对手机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专家指出,电磁波照射不同于核能辐射,且已有60年研究历史。目前国际电磁波安全标准下,无确凿证据证明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 基站辐射的标准与安全性 】
相较之下,通信基站虽体积庞大,但其电磁辐射在符合国家电磁辐射环评标准的前提下,对健康并无威胁。因此,对于基站辐射的担忧,专家认为纯属多余。
在我国,通信基站的建设必须遵循《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这些标准要求基站的电场强度不得超过12伏/米,功率密度则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通信频段(900MHz~2100MHz)内,我国所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比国际非电离组织的推荐标准更为严格,严格程度达到了11.25~26.25倍。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始终要求严格执行这些国家辐射标准,以确保基站不会因电磁辐射而引发任何污染问题。
或许读者会对伏/米、微瓦/平方厘米等单位感到困惑。简而言之,只要通信基站符合国家标准,其周围的安全距离(水平距离20米外,垂直距离2~3米之外)内的功率密度都应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从而确保公众的安全。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幻灯片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pt
电磁辐射防护
电磁辐射安全分析报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评估.docx
电磁辐射污染
人体健康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
变电站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件.ppt
世界电信日特典:认识基站电磁辐射
网址: 电磁辐射、手机与基站 Radiation的健康影响全面解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