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疲乏无力、说话没劲、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别急着吃补品,先摸摸你胸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那里藏着一个中医称为“气会”的要穴:膻中穴。
它就像人体气血通道的“总闸门”,一旦淤堵,全身气机都会乱套!
第
1
点
—The First—
气血通道的“核心枢纽”
膻中穴在胸骨正中央,平第四肋间隙(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约在胸骨中线与第四肋间隙交界处)。
在中医理论中,膻中穴是宗气汇聚之地。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是推动呼吸和心搏的动力源。
它位于“胸内心外、肺间胃上、双乳之旁”,上通心肺助呼吸,下连脾胃调消化。一旦淤堵,轻则胸闷气短、腹胀便秘,重则血脉瘀滞,诱发心绞痛、乳腺增生。
“气为血之帅”,气道不通则血行不畅。
瘀在心脉则胸痛憋闷,瘀在脾胃则消化不良,瘀在乳腺则结节增生。
第
2
点
—The Second—
揉通膻中,气顺病自消!
揉膻中不是随便按几下就行!手法不对反伤身,中医专家推荐这3招。
第一招
指腹点按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抵穴位,垂直下压至微痛感(切勿猛然用力!),顺时针揉动50圈,再逆时针50圈。每日2次,每次3分钟。
若一碰就剧痛,说明气滞严重。改用指腹轻点1分钟即停,待痛感减轻再继续。
第二招
掌根震颤
手掌弓起,掌根紧贴膻中穴,手腕快速小幅摆动(每秒3~5次),持续震颤2分钟。此法能激发深层气机,缓解顽固性胸闷。
第三招
四指推刮
四指并拢,从膻中穴向乳根方向(外下方)匀速推刮,重复30次。配合精油可防擦伤。适合乳腺胀痛、产后泌乳不畅者。
关键细节
•力度:以穴位处酸胀发热为度,勿忍痛硬按!
•时间:晨起饭后1小时或睡前最佳,避开饱腹或饥饿时。
•禁忌:皮肤破损、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孕妇禁用!
第
3
点
—The Third—
坚持揉膻中
体收获4大惊喜
1
免疫力翻倍
胸骨后方藏着人体重要免疫器官——胸腺。刺激膻中穴可激活胸腺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对抗病原体能力显著提升。
2
乳腺更健康
“乳腺病多因肝气郁结”。膻中穴通调肝气,化解气滞血瘀。临床证实,每日揉按可降低雌二醇水平,缓解乳腺增生、乳腺炎,甚至促进乳汁分泌。
3
睡眠深度提升
配合腹部“建里穴”(肚脐上3寸)同步按摩:一手揉膻中,一手揉建里,同方向画圈各100次。双穴共振可引心火下行,改善心烦失眠。
4
肝气舒畅,稳定情绪
焦虑抑郁时,膻中穴常有明显压痛。持续揉按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释放紧绷情绪。搭配内关穴、神门穴效果更佳。
第
4
点
—The Fourth—
揉按无效?
这3类人需警惕!
膻中穴虽妙,但并非万能。
出现以下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1.按压后胸痛加剧:可能提示心绞痛、胸膜炎,需排查心血管病;
2.长期乳腺肿块不消:警惕乳腺癌前病变,需结合超声、钼靶检查;
3.气短伴随下肢水肿:或为心力衰竭征兆,延误可危及生命!
古人称膻中为“心主之宫城”,掌控生命气机枢纽。每天花5分钟揉开这“一寸方地”,等于给全身气血装上加速器!
但请记住膻中是“防病穴”而非“治病穴”。若已确诊高血压、冠心病等重症,揉按仅作辅助,不可替代药物。
若不适持续,放下手指,走进诊室——让专业医生为你打开健康的气血通道!
相关知识
增加免疫力,中医穴位来帮忙
提高人体正气的要穴
秋冬常按9个“长寿穴”,通补全身祛病气,越揉身体越强壮~
人体4个“通气穴”,每天按摩十分钟,好处让你意想不到
女性福穴——八髎穴,调节气血的总开关,可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增强免疫力,中医痧疗有妙招!
生气伤肝伤肺 气的头疼按摩这些穴位
【护理科普】中医穴位指压按摩舒缓情绪,让身体“撒撒气”
中医补气8大穴位,改善心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和脾胃气虚
人体有五大重要穴位,常揉可以抗衰老!
网址: 胸前膻中穴,人体气脉总开关!这样揉通全身气血,免疫力倍增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