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全民营养周】科学管理,轻松恢复——产后妈妈体重滞留的营养干预策略~

【全民营养周】科学管理,轻松恢复——产后妈妈体重滞留的营养干预策略~

产后体重滞留是许多新手妈妈面临的普遍问题,指产后一段时间内体重高于孕前水平的状态。

研究表明,若产后42天(6-8周)时体重比孕前增加≥5kg,即为高体重滞留,需引起重视。在科学干预下,产后6个月至1年内体重可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产后体重滞留的健康风险

产后体重滞留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增加未来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风险。

而且,高体重滞留会增加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神经管畸形等并发症概率。

产后体重干预策略

一、孕期体重管理

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已被证明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建议女性孕前BMI适宜范围18.5-23.9。

孕期体重适宜增长可参照2022年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中国营养学会《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如下:

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证据,将产后妇女体重管理建议汇总如下:

(1)产后6-8周(42天)初次评估产后体重;

(2)产后6个月至产后1年,至少每月监测一次体重,逐步恢复至孕前理想体重水平(BMI18.5-23.9kg/㎡);

(3)孕前体重适宜者,建议产后体重下降速率以0.5kg/w为宜;

(4)孕前肥胖和/或孕期增重过多者,建议咨询临床医生和营养师进行个性化产后体重管理

二、母乳喂养促进

0~6月龄的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孕期储存脂肪的消耗和体重的恢复。

为了实现纯母乳喂养和促进乳汁分泌,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 从孕期开始了解并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能,坚定母乳喂养信念;

✅ 产后1小时内应尽早让新生儿吸吮;

✅ 哺乳妈妈应做到合理膳食,食物多样;

✅ 家庭支持,保持愉悦心情;

✅ 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

✅ 产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三、合理膳食

根据《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我们一起来看看哺乳期怎么吃更营养

①哺乳期食物多样不过量,坚持整个哺乳期营养均衡

②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合理补充维生素D

注意粗细粮搭配,重视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足量饮水,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可多喝汤汁;

⑤适当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四、适宜身体活动

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减少能量摄入的同时增加能量消耗,是目前针对产后肥胖最有效、最安全和最实惠的方法。

现结合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建议,将产后妇女身体活动指导建议汇总如下:

起始时间

(1)自然分娩者

若无明显不适,应尽早下床活动;

(2)剖宫产者

应及时翻身,术后24h可下床活动。

活动强度

(1)产后0-6周

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如日常生活活动、步行、盆底运动和伸展运动等。

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循序渐进适度增加身体活动量。

(2)产后6周后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从15分钟/天逐渐增加至30分钟/天,4-5次/周,并逐渐增加抗阻运动(如仰卧起坐、举哑铃、俯卧撑、蹲、平板支撑等)。

特殊情况

(1)高危产妇

对于孕前肥胖或患妊娠期合并症者,应咨询临床专业人员制定个体化身体活动方案。

(2)运动后不适

如果在运动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如腹痛、出血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五、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产后体重恢复的有利因素,女性产后每天要保证7~9小时睡眠。

产褥期睡眠环境要保持适宜(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母婴同室),生活规律和婴儿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步。

睡前活动固定有序,确保入睡前处于安静状态,睡前半小时或更久要远离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

产后妈妈们

产后身材困扰不必焦虑和抑郁

产后身材变化是自然过程

科学管理结合耐心坚持

健康与自信终将回归

#妇幼健康科普

来源:临床营养科伍嘉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产后体重滞留的预防和管理
【营养美学】产后体重管理:快速恢复到孕前体重的饮食方案
产后护理与恢复:新手妈妈如何快速产后恢复?
产后体重滞留?只要做到四点,哺乳期妈妈就能快速减重
产后恢复计划,科学系统的康复策略
营养健康科学研究与营养干预策略
2025全民营养周︱科学管理体重从营养早餐开始
产后恢复全攻略,如何科学坐月子养好身体?
全民营养周,从孕妈妈抓起
分娩后妈妈的营养补充与恢复

网址: 【全民营养周】科学管理,轻松恢复——产后妈妈体重滞留的营养干预策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