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健康,无论他们是新生儿还是成年人。为了确保孩子健康,尽早传授给孩子养成健康的习惯是所有父母的首要任务。说到健康,父母除了教给孩子养成身体的健康外,还要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样重要。通过身体的状态表现,也很容易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固然父母重视孩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让我们深入了解父母可以教给孩子的一些最佳健康习惯都有哪些:
01健康的饮食习惯
我们的食物多种多样,食物颜色也是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可以确保孩子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饮食中添加时令水果和蔬菜来增加食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取悦孩子,还可以降低孩子挑食的可能。在此同时,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并可以传授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之间的区别,如通过阅读并帮助孩子理解一些糖果或油炸食品包装上的列表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
色彩丰富的一餐更吸引孩子
父母还可以通过使用健康食品代替不良成分的食物,利用网络上现成的儿童食谱制作食物,来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慢慢调整,调整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制作健康饮食的过程中来,效果要比把饭菜端到他们面前要好很多。
与孩子一起制作健康午餐
02积极的生活习惯
受疫情影响,让孩子大部分时间留在家里居家学习,使他们久坐不动面对屏幕,错过了很多户外活动的美好时光。即便孩子到楼下活动一下,到户外也是有很大益处的。孩子们可以做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注意力的提升、免疫力的增强、改善情绪,还可以建立独立意识、增进社交能力及创造力的提升。
户外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多益处
孩子每天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是保持他们积极活跃的好方法。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处于不同阶段年龄的孩子,可以尝试不同的家务,首先要使他们力所能及,即便长大后更容易照顾好自己,还会培养他们每次做事情时都会变得有条理,教会他们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总之,孩子的成长少不了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量的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03充足的睡眠习惯
充足的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而孩子能有充足的睡眠也是尤为重要的,通常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 从而还会降低免疫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会焦虑抑郁等。
睡前故事必不可少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保证以下的充足睡眠时间,父母可参考以下时间调整孩子睡觉时间:
婴儿(4-12 个月): 12-16 小时 *包括小睡
幼儿(1-2 岁): 11-14 小时 *包括小睡
学龄前儿童(3-5 岁): 10-13 小时 *包括小睡
小学生(6-12 岁): 9-12 小时
青少年(13-18 岁):8-10 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让孩子养成每天睡眠习惯一致性,如果遇到周末孩子就破坏了睡眠时间表,导致周末总处在昏昏沉沉当中,也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秩序。在为孩子设置睡眠时间的时候,孩子可以认识时间、掌握时间顺序、并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所以保持一致的睡眠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儿童有充足的睡眠
睡前一到两小时,孩子应该注意的是不可以再进食及使用电子产品,如果睡前进食,不仅会导致孩子频繁夜起上厕所,影响睡眠质量,阻碍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危害则更多,导致睡前无法平静心情过度活跃,视力下降等。睡前一小时,孩子可以做一些睡前的准备工作,如:洗漱、洗澡、阅读睡前故事、睡前助眠音乐等。
04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卫生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
个人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日后是否具备独立照顾自己健康成长的能力表现息息相关。
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
一日两次刷牙,使用牙线后放到垃圾桶里
饭前、饭后、户外玩耍和玩玩具后洗手
每日淋浴
上厕所后用肥皂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捂住嘴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 公共卫生习惯
而教导孩子养成公共卫生的好习惯,也是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体现,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的清洁和维护,都是可以安排在家务当中,孩子可以有条理完成家务。在校园里,不论是教室或宿舍,都能做到周围环境的清洁和维护,这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教孩子养成7个健康习惯,助力一生健康成长
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怎么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可以督促孩子养成这9个好习惯!
健康习惯:孩子成长的基石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促健康成长?
如何科学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培养健康习惯,助力孩子成长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可受益终身
【分享篇】培养这7个好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五个小方法大分享!
网址: 教导孩子健康成长的4个好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