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提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内科、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卜军教授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昆教授课题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丰原教授课题组在Cell子刊《Cell Rep Med》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在十三五国家慢病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下建立的前瞻性大样本中国人群队列的四年随访,系统性绘制了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临床前期患者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创新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框架的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社区筛查与诊断平台,建立了血浆代谢指纹在真实世界环境中预测个体代谢风险状态的新方法和新模型。这一成果为社区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和慢病防控提供了早诊早筛和风险预警的新技术。
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谱的普遍流行和聚集是我国心脑血管和肿瘤等重大慢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瓶颈。2023年《代谢综合征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报告,我国 20 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etS)患病率为31.1%。MetS与心脑血管和肿瘤等重大慢病风险和死亡独立相关,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将使社区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但是,传统MetS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评估,无法在社区实现早期敏感筛检和精准诊断。通过系统剖析机体的代谢指纹全景图谱,将有助于挖掘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为MetS的在大规模人群的早期诊断和风险预警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人员基于课题组建立的前瞻性大型队列,随机抽取了符合入排标准的万级社区人群,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新型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固相质谱的高通量和高重现性来实现社区自然人群队列大样本检测,通过描绘MetS及其临床前期患者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筛选出26个关键血浆代谢指纹组成的panel,创新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框架的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社区筛查与诊断平台,对临床前期和临床期MetS患者进行筛查,早期诊断性能优于现有临床筛查技术。进一步地,研究团队根据血浆代谢指纹特征将人群重新分类为4个代谢表型。通过评估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四个风险因素对MetS发生发展的贡献,发现血糖控制是MetS社区人群预防和干预中的首要目标。最后,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三维血浆代谢风险分层模型,将个体代谢异质性划分为低、中、高三种风险模型。四年随访提示,与低代谢风险组相比,中等代谢风险与高代谢风险人群的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本项研究从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筛查和零级预防入手,聚焦代谢综合征的社区筛查与代谢风险评估,关注社区慢病的代谢稳态与疾病防控,促进重大慢病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卜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丰原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仁济医院博士研究生陈一凡、博士后徐伟及副研究员张薇为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仁济医院生物样本库平台康晓楠主任团队的大力支持,在国家慢病重点研发计划、浦东新区社区慢病项目的资助下完成。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仁济医院,MetS,代谢,慢病,血浆,指纹
相关知识
成果写入世界权威教科书,上海这一跨学科医学团队获国自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上海专家教授跨学科携手探索诊疗新策略 助心血疾病早诊早筛、精准防控
AI大数据+心血管影像探索心血管精准诊疗,这个跨学科“医学创新团队”获批国自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何种睡眠模式和倒班工作模式能预防心血管病!AI健康干预,医学创新团队探索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治新策略
没有“健康的肥胖”!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团队合作发表最新临床研究结果
三年内研发动态风险评估预测模型 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心血管病早期预警和干预
【Cell子刊】上海交大医学院王卫庆团队揭示氨基酸和菌群代谢物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 “糖脂代谢异常亚健康状态预警及系统有效干预措施研究”在广州启动
重医大附一院邓国兰教授团队HyperQ高频QRS研究成果在SCI权威期刊成功发表
毕艳教授、沈蕾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代谢不健康型肥胖的新病因
网址: 仁济医院卜军教授团队最新成果:成功开发中国社区人群代谢异常早期筛查与风险预警新技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