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重医大附一院邓国兰教授团队HyperQ高频QRS研究成果在SCI权威期刊成功发表

重医大附一院邓国兰教授团队HyperQ高频QRS研究成果在SCI权威期刊成功发表

浏览:389发表时间:2024-05-10 15:18:31

         2024年3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诊断中心邓国兰主任团队在权威SCI杂志《Clinical Cardiology》上成功发表了题为《运动负荷试验中高频QRS与ST段分析联合检查提高了冠心病诊断效能》的文章,这是国内专家在高频QRS领域首次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心电检测技术实现突破奠定有力的基础。

         长久以来,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主要依赖传统静息或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心电ST段是其判断病情的主要指标。但ST段仅代表心脏复极化过程,未能反映心肌心电变化全貌,导致冠心病患者早期误诊率、漏诊率高,长期给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带来了较大困扰。

         邓国兰教授团队使用毕胜普HyperQ心电高频QRS技术(该技术能对心肌去极化高频QRS段进行精准检测和分析)进行临床研究,发现高频QRS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传统心电技术,证实并扩展了以往在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

文章主要方法和结果

          该研究以157名非紧急血管造影患者(平均年龄62±9岁)的为对象,在运动负荷检查期间收集高分辨率心电图(ECG)数据,并进行HyperQ高频QRS检查和传统心电的ST段分析。利用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QRS波和ST段分析的诊断效能。结果发现,与常规ST段分析相比,高频QRS波分析显示出对冠心病更高的敏感性(63%对比37%,p=0.002)。

          同时,HyperQ高频QRS和传统ST段分析的串联测试显著提高了对冠心病特异性,从79%增加到97%(p=0.002),但敏感性显著降低至26%;并联测试显著提高了敏感性,从37%增加到77%(p<0.001),同时保持了中等水平的特异性51%。

           此外,研究还发现高频QRS阳性导联数量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

文章主要结论

         与传统ST段分析相比,HyperQ高频QRS波分析对冠心病显示出更高的敏感性。此外,在运动负荷检查中结合HyperQ高频QRS技术和ST段分析能增强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

专家介绍

          邓国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主任、重庆市心电图远程诊疗基地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无创心脏电生理”重庆市培训中心主任。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电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脏功能无创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起搏心电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HyperQ全息数字心脏技术介绍

           HyperQ全息数字心脏技术来自于毕胜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中以生物联合以色列Biologic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BSP)成立。2022年,毕胜普已实现对以色列BSP的100%控股,并拥有完整的全球权益。BSP是全球高频QRS技术领域绝对领军企业,从1987年底层研究成果在《Circulation》(影响因子15.2)发表论文开始 ,BSP从事高频QRS基础研究及欧美大样本临床试验(3万例以上)超20年。毕胜普及BSP累计获得超过50项全球发明专利,全球独家获得6项美国FDA许可、2项欧盟CE认证及3项中国NMPA许可,在全球心血管权威期刊发表超过35篇SCI临床学术论文。

           在国内,HyperQ凭借核心技术颠覆性优势,已获得全国34家标杆医院/头部专家认可并进院(包括协和、301、阜外、安贞、华西、华中协和、广东孙逸仙、山东齐鲁、上海东方、浙大邵逸夫、湘雅、江苏省人民、安徽省立、重医附一、西南医院等),并荣获2022年科技部“第二届颠覆性科技创新大赛”领域赛最高奖。目前,毕胜普与国防科大、陆军军医大及上述临床医院专家,基于HyperQ底层技术,正在启动超过30项全球首发世界级心血管创新研究课题,致力每年拯救百万青壮年生命,实现对中国6亿中高危人群全生命周期心健康管理。

文章推荐

相关知识

助力降低烧伤并发症风险,安信生物携HyperQ启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限时饮食减肥法,安全有效!南方医院张惠杰团队研究成果登国际权威期刊
勇攀循证医学新高峰:海军军医大学刘建民教授团队携手国际同行,IRIS研究刊发《柳叶刀》!
吃掉600斤小龙虾后,武大团队发布重要成果
席波教授团队在BMJ发表国际合作研究成果
【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
勇攀循证医学新高峰: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携手国际同行,IRIS研究登顶《柳叶刀》
首次开辟无需催化剂的双黄酮和三黄酮合成路径!新国大苏研院黄德建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科研成果
BMJ子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最新研究成果
重大研究成果!南医研究生在导师带领下革新节食的传统认知!

网址: 重医大附一院邓国兰教授团队HyperQ高频QRS研究成果在SCI权威期刊成功发表 https://m.trfsz.com/newsview76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