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59项新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订单。这些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零添加”概念、 食物过敏源的标示,以及盐、油、糖等成分的含量标示等细节。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 强化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同时推动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02重点措施解析
△ 消除“零添加”误区
“无添加”或“零添加”是否真的意味着更高品质?过去,某些食品标签上的这类声明曾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以一款果汁饮料为例,其标签上标明“无蔗糖添加”,但实际上,蔗糖只是糖类中的一种,产品中可能还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其他糖类。为纠正这类误导,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明确禁止使用“无添加”或“零添加”等词汇来特别强调食品配料。同时,新标准还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示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的含量,例如燕窝月饼必须标明燕窝的具体含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规范行业行为,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认知。
△ 强制标示致敏物质
近年来,我国食物过敏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新标准特别 强调了食品中致敏物质的信息标示。根据新规定,当预包装食品含有麸质、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制品或坚果等八大类及其制品作为配料时, 必须在配料表中以醒目方式标明,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进行提醒。这样,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可以更加关注食品标签上的致敏物质信息,从而降低食物过敏的风险。
△ 婴幼儿需求特别关注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为患有特殊疾病或处于特殊医学状况下的宝宝设计的。此次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新增了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六个产品类别,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宝宝的营养需求。新修订的标准 增加了针对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配方食品类别,并对婴幼儿食品标准进行了调整。
△ 营养标签更高要求
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 强制要求在标签上标示饱和脂肪(酸)和糖,并特别提醒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这一举措无疑将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更加科学地选购食品,控制能量、脂肪和糖的摄入,从而降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风险。
△ 食品信息获取便捷化
此外,为了解决食品标签信息看不清的问题,新版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还推出了 数字标签技术。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取到食品的数字标签,并通过多种功能如页面放大、语音识读和视频讲解等来深入了解食品信息。这一创新举措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这些新修订的标准和通则都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食品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它们将推动食品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确保身体健康。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解读食品安全标准法规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食品包装新趋势:精准、便捷、环保,共筑健康消费新时代
食品行业健康化新趋势:消费者如何选对“健康”与“美味”?
健康化零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金锣健食力:定义健康肉制品新标准 引领肉食消费新趋势
陈君石:更营养更健康是食品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健康食品产业市场需求 健康食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解析食品饮料行业的重塑与新创,6大新消费趋势展望2022下半场
2025年健康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5大健康食品产业:未来趋势与科技创新,你准备好了吗?
网址: 新版食品安全标准解读:消费者健康与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