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龄期儿童,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学龄期儿童,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学龄期儿童,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18岁的未成年儿童。特点:1.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求量大。2.饮食、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期。 研究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正在面临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家长们经常会被孩子们“吃不胖”或者“吃太胖”的两个极端所困扰。除了身材方面的焦虑,偏瘦或偏胖的孩子往往也更易生病,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怎么吃既能保证营养,又不至于吃的太过?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对学龄期的孩子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01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提高学龄儿童的营养素养,有助于建立正确的饮食态度和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让孩子们了解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让孩子能乐意吃、自己吃、健康吃的目的。家长们可以通过图书、绘本的阅读以及在安全保障下的“下厨房”体验来加强孩子对食物的认识。

02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一日三餐是学龄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学龄儿童的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早餐往往是会被我们忽视的一环,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谷类、禽畜肉蛋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中的三类及以上食物。 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营养均衡、食量适宜,要清淡饮食,少在外就餐。同时,由于学龄期儿童钙营养状况对成人峰值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议学龄儿童每日喝牛奶。应注意牛奶偏凉易生湿,可以热后饮用。 各餐所占全天能量比例: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35%。

03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零食应选用健康的如水果、坚果、奶制品等,而不是高盐、高油、高糖的食品。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以增加学龄儿童肥胖和患龋齿的风险,含糖量大的碳酸饮料、奶茶等是不建议给孩子喝的。 不同年龄儿童推荐每日饮水量: 6岁:800ml 7~10:1000ml 11~13岁男生:1300ml,女生:1100ml 14~17岁男生:1400ml,女生:1200ml

04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学龄儿童的营养应均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一般生后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增长10cm,第三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平均每年5-7cm,青春期每年增长8-12cm。建议家长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若孩子的胃口特别差或光吃不长,多是脾胃运化的问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或辨证使用药食同源的食材调理,早期干预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05 每天活动1小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保证每天活动1h,尽可能减少久坐和视屏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充足、规律和多样的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相关知识

如何为儿童做到均衡的营养
营养均衡如何说到做到
学龄前期儿童应如何健康饮食 儿童两大健康饮食原则
学龄儿童如何健康饮食?
倡导学龄儿童膳食“粗细要搭配营养更均衡”
儿童日常饮食应该如何搭配和营养均衡
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不均衡 合理膳食行为亟待引导
寒假期间学龄儿童如何加强营养
如何保证儿童饮食的营养均衡
如何调整儿童营养不均衡

网址: 学龄期儿童,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