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汛期过后,小朋友的健康防护指南请收好!

汛期过后,小朋友的健康防护指南请收好!

汛期过后,环境里的细菌、蚊虫多了起来,小朋友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疾病“偷袭”。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特别为家长们整理了这份儿童健康防护要点,帮娃安稳度过这段时期~

一、管好“小嘴巴”,挡住肠道传染病

洪水过后,水源和食物容易被污染,小朋友又爱到处摸、随手抓东西吃,肠道传染病可能趁机找上门,比如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娃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拉肚子、腹痛,大便带脓血,总喊着要去厕所(痢疾表现);

发烧、不想吃饭,皮肤或眼睛发黄(可能是甲肝信号);

手心、脚心、嘴巴里长小疱疹(手足口病典型症状)。

家长这样护娃:

喝的水:一定烧开再喝,别让娃碰生水,瓶装水要选正规品牌;

吃的饭:生熟食物分开装,剩菜彻底热透,不给娃吃路边摊、生冷瓜果(没洗干净坚决不能碰);

小手卫生:饭前便后、出去玩回来,用肥皂认真搓洗小手,不给细菌入口的机会;

消灭苍蝇:家里装纱门纱窗,食物盖好,别让苍蝇“盯”上娃的餐食。

二、远离“小害虫”,防住动物传播的病

汛期后老鼠、蚊子变多,它们可能携带病菌,传给小朋友就麻烦了,比如疟疾、乙型脑炎、钩体病等。

这些症状要特别注意:

突然发冷发抖,接着高烧、头痛,烧退了又反复发作(疟疾“打摆子”症状);

发烧、呕吐、总想睡觉,脖子发硬(乙型脑炎危险信号,需立即送医);

接触过污水后发烧、浑身酸痛,小便颜色变深(可能是钩体病)。

家长这样做更安全:

防蚊子:睡觉时给娃挂蚊帐,出门喷儿童专用驱蚊液,穿长袖衣裤遮住手脚;

防老鼠:家里别留食物残渣,垃圾桶盖好,告诉娃别碰老鼠爬过的东西;

别碰脏水:不让娃在积水、泥水里玩耍,尤其别光脚踩不明水源;

远离野生动物:路边的小老鼠、流浪猫狗,让娃远远躲开,别去摸或追打。

三、护好“小皮肤”,别让疹子找上门

小朋友皮肤嫩,汛期后总出汗、接触潮湿环境,容易得湿疹、虫咬皮炎、手足癣,痒痒的总忍不住抓。

发现这些要及时处理:

皮肤发红、起小水疱,尤其手脚长时间泡过水的地方(浸渍性皮炎);

被蚊子、小虫子咬后,红包又肿又痒,甚至抓破流脓;

手脚脱皮、起小疙瘩,娃总喊“痒”(可能是手足癣)。

这样帮娃护皮肤:

勤清洁:每天给娃洗澡换干净衣服,保持皮肤干爽,出汗后及时擦;

防叮咬:家里用儿童安全的驱蚊产品,去草地、树下时穿长衣长裤,裤脚扎紧;

别乱抓:皮肤痒时用清水冲洗,涂儿童专用止痒药膏,剪短娃的指甲避免抓破感染;

鞋子要透气:别让娃总穿潮湿的鞋子,袜子湿了及时换,保持脚丫干爽。

汛期过后,小朋友的健康需要更细心的守护。家长们多留意娃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变化,万一出现不舒服,赶紧带娃去医院!

相关知识

守护健康,汛期饮水安全指南
汛期如何做好健康防护?这份指南请查收
积极备战汛期积累防汛经验
闻“汛”而动 守护健康——洛水医院全力参与经开区防汛应急演练 德阳频道
“五一”小长假防骗指南请收好!
春日尝鲜需谨慎:这份野菜过敏防护指南请收好
【健康科普】健康每一天,请收好这份“喝水指南”
男士这份“健康指南”请收好
每周急救话题:暴雨过后,预防汛期疾病
老人和小孩无法手机亮码乘车?这份指南请您收好

网址: 汛期过后,小朋友的健康防护指南请收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