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科普】健康每一天,请收好这份“喝水指南”

【健康科普】健康每一天,请收好这份“喝水指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水安安,在汛期我为大家科普了很多有关饮水安全的知识,现在,让我来带大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饮水,守护健康吧!

  感冒了、嗓子疼、肚子痛,都会有人关切地提醒“多喝热水”,在中国医学典籍《本草纲目》中将白开水称为太和汤,“多喝热水”早在古代就成为成为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多喝热水”这句养生健康的至理名言,可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图片

  01 “多喝热水”,水温要高?

  虽然喝热水有很多好处,热水的水温不能太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2A类致癌物指的是对人很可能致癌,有理论上的致癌性,对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

  因此多喝热水,不应当追求温度过高,不烫嘴的温水是最适宜的。

图片

  02 “多喝热水”,越多越好?

  日常饮水量,应在不同的体力活动、温度、身体情况条件下动态调整,遵循的原则就是保持体内水平衡,即在身体通过出汗、呼吸、排尿散失的水分越多,就应补充相适宜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在机体发热或者久处于空调房间的情况下,身体通过皮肤散发的水分增加,应当适量增加饮水量,但补水量不是越多越好,盲目过多补水,可能会造成水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适宜补充水量为1700ml和1500ml。也就是用200ml的水杯时,一天要喝8杯水。

  03 少量多次,主动饮水

  水安安常看到大家口渴的时候,一口气喝完一大杯水,实际上,这样喝水不利于身体吸收水分,口渴了才喝水也是一种被动的饮水方式,不利于机体细胞形成良好的水合状态。此外,老年人渴觉中枢敏感性降低,不容易感到口渴,身体所需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会增加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大家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少量多次,主动饮水,当发现尿液发黄,味道较重时,应当及时补水。

相关知识

守护健康“喝水之道”:一份喝水指南请收好
每天喝水的你喝对了吗,请收下这份健康喝水指南!
守护健康的“喝水之道”!一份喝水指南请收好
特殊时期“喝水之道”:一份科学喝水指南请收好
【健康科普】怎样吃更健康?这份适合国人体质的膳食指南请收好!
健康饮水这份科学饮水指南请收藏
健康饮水 这份科学饮水指南请收藏
运动并不等于健康,这份科学运动指南,请你收好
这份学龄前儿童健康膳食指南请收好
怎样吃更健康?这份适合国人体质的膳食指南请收好!

网址: 【健康科普】健康每一天,请收好这份“喝水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94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