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再次成为焦点,不仅因为其庞大的玩家群体,更因为围绕其产生的诸多争议。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沉迷问题,舆论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手机游戏行业仿佛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这一挑战,腾讯公司今日宣布推出新的“防沉迷”举措:自7月18日起,《王者荣耀》的“健康系统”将新增一项功能,即在每日21点至次日8点期间,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用户将无法进行游戏。此举究竟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尚需时间来观察。
当前,手机游戏已成为中国游戏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游戏门槛过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不足等。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及其引发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需要游戏企业、家长、学校以及监管部门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既要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又要引导他们合理消费,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注册用户高达2亿人,意味着在中国每7个人中就有一人曾体验过《王者荣耀》。这款由腾讯推出的手机游戏,在商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舆论的广泛质疑。随着“13岁少年因游戏禁令跳楼”、“11岁女孩盗刷10余万元买装备”等悲剧的不断曝光,人们开始审视《王者荣耀》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腾讯宣布推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防沉迷措施,但资本市场的反应依然强烈。7月4日,腾讯控股股价下跌4.13%,报收于269.2港元,市值一日之内蒸发1118亿港元。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手游市场规模已突破819亿元,注册用户量达到5.28亿人次,相较于2010年的9.1亿元和3000万人次,增长迅猛。手机游戏已成为我国游戏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王者荣耀》所引发的争议,也使得整个手机游戏行业面临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保护未成年用户方面,游戏企业、家长、学校和监管部门各自应承担怎样的责任?手机游戏如何平衡吸金能力与未成年人保护?这些问题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同时,资本市场的剧烈反应也部分源于手机游戏为腾讯等公司带来的巨额收入。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腾讯控股总收入中,手机游戏收入占比高达26%,而《王者荣耀》一季度的收入更是预计高达60亿元。
此外,其他游戏巨头如网易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手机游戏形式和吸金能力都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手机游戏与未成年人玩家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最初,手机游戏主要以休闲为主,旨在消磨时光。然而,《王者荣耀》和《阴阳师》等游戏的崛起,改变了这一格局。这两款游戏均为多人在线对战游戏,玩家可以与好友组队,共同战斗,甚至通过语音进行实时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社交属性。
一位在国家部委工作的公务员陈骏表示,他与朋友们专门创建了一个微信群,用于讨论游戏策略,方便大家组队“开黑”。他甚至发现,现在不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在班里可能难以融入集体。此外,玩家之间的攀比心理也促使他们在游戏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陈骏坦言:“现在,《王者荣耀》中购买皮肤,《阴阳师》中抽取卡片,都需要花费真金白银。想要获得好看或强力的角色,就必须投入资金。这种攀比心理让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购买欲望。以前,我从未在一款手机游戏上花费超过100元,但现在,花费2000元至3000元都很常见。”
成年人尚且难以抵挡手机游戏的诱惑,更何况是自控能力较弱、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防沉迷”问题显得愈发紧迫。尽管娱乐方式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转移,比如电视的普及导致收音机的衰落,但手机游戏却能随时随地轻松玩耍,对人们的“碎片时间”和精力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未成年玩家的游戏问题,已成为游戏公司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7月2日,腾讯以《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了被誉为“史上最严”的防沉迷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游戏时间: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每天仅能游玩1小时,且在21时后禁止登录;而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将被强制下线。此外,家长可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同时强化了实名认证体系,未实名认证的账号将无法登录游戏。
然而,随着这些防沉迷措施的推出,破解之道也层出不穷。有网友发现,未成年玩家可以通过搜索网上成年人身份证号来登录游戏。同时,在电商、二手物品及游戏交易等平台上,出售或出租《王者荣耀》账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截至7月10日上午,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王者荣耀+账号”时,仍能发现上百个相关结果。
事实上,类似的尴尬在10年前的电脑游戏市场上也曾上演。2007年7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始全面实施。该系统规定未成年玩家在3小时以内的游戏收益正常,超过3小时至5小时内,游戏收益将减少至50%,而超过5小时后则收益为0。尽管如此,由于当时防沉迷系统主要基于身份证验证,且执行力度不够,部分用户为了规避身份验证,宁愿购买已验证账号,也不愿提供真实信息。
针对此次腾讯推出的“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措施,有专家指出,其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了解并监控孩子的游戏行为。毕竟,在如今家庭普遍拥有多个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家长能够准确知道孩子使用哪台设备进行游戏,成为了一项不小的挑战。
家庭教育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和教育手段,形成“疏堵结合”的策略。
从技术角度看,虽然手机游戏防沉迷系统已经推出,但其核心难题在于实名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刘德良教授指出,当前许多实名制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的比对环节。因此,游戏行业可以借鉴电商平台的人脸识别技术,加强账号实名认证的严格性。
然而,单纯依赖技术手段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手机游戏的普及不仅因为其娱乐性,更反映出家长在孩子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唐映红博士强调,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剥夺他们喜欢的游戏而不提供其他补偿和安抚措施,可能会加剧孩子与成人世界的心理疏离。因此,在面对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时,简单的禁止措施可能效果有限。
专家们普遍认为,家长在引导孩子合理游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郁琴芳主任提出,家长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线下生活的机会,如阅读、郊游等,以分散他们对手机游戏的过度依赖。同时,冯钢教授也强调,家长要树立榜样,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腾讯《王者荣耀》试点防沉迷 限时“解毒药”有效吗
《王者荣耀》防沉迷首日
腾讯严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的三重保障
腾讯发布防沉迷新规:如何应对小学生游戏成瘾问题
《王者荣耀》未成年人防沉迷再曝隐秘角落
王者荣耀解防沉迷?腾讯防沉迷系统再升级更严格
王者荣耀怎么防沉迷?看看新规怎么说
怎么解除王者荣耀防沉迷?腾讯给出答案
王者荣耀如何解开防沉迷
腾讯防沉迷系统覆盖全线游戏,王者荣耀未成年人在线时长减半
网址: 腾讯新规能否解决《王者荣耀》未成年沉迷问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