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湾派出所组团健身 上班出警,下班减肥
有人4个月瘦20多斤 本报记者 杨云寒 实习生 吴香钰 通讯员 叶展
钱塘公安供图本报讯 下了班不赶着回家,先去派出所的健身房里练个一个半小时。最近,这成了杭州钱塘区新湾派出所许多民警和辅警的习惯。
不为别的,就为了“体重管理”。今年4月,派出所发起一项“百日体重管理计划”,要求每位民辅警利用下班时间参与。
几个月下来,减肥成功的还真不少,最多的一位减了20多斤。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那个减了20多斤的人,是我。”27岁的辅警袁佳力就是成功减重的代表。4个月前,他是个170多斤的小胖子,现在的体重降到了150斤左右,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说起这段“减肥史”,源于一个“见光死”的瞬间。
他来所里3年了,一直负责综合勤务的工作。本来就有点“宅”,工作后经常熬夜加班,就更不爱动了。
今年4月,所里组织大家在app上测体脂,其中有一项是“身体年龄”。测试结果一出来,小袁懵了,“我明明30岁不到,身体年龄怎么就40+了?”
他第一次有了减肥的想法。
派出所内勤周丹丹说,其实在那次体脂测试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见光死”的瞬间——别看个个高大威猛,总有一项指标高到怀疑人生。
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大家一致决定,应该把减肥纳入到每天的计划中。
派出所去年迁入新址时,就专门规划了一片健身区,配备了专业器材。刚开始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光顾,但自“百日计划”启动以来,每天一到午休和下班后,健身的人多了不少。
小袁记得,第一次使用跑步机时,才3度的坡度跑了半小时就气喘吁吁了。想要放弃的时候,所里推行的“健康伙伴”制度帮了大忙。民辅警自发组成训练小组,建群打卡、每日接龙报体重、相约锻炼,形成了良好的互相监督机制。
“反正下班回家也是躺平,不如在健身房充实自己。”几个月锻炼下来,小袁已经把跑步机坡度提高到12度,时长也延长至一个半小时。
有人减脂,还有人增肌。社区民警杨二荣身体一直比较瘦弱,4个月下来增重了5斤多。他告诉记者,现在所里健身的氛围很好,健身更有动力了,“而且还能把在外面上私教课的钱省下来。”
“自从健身之后,我彻底告别了以前喜爱的炸鸡和可乐,但依旧感到非常快乐。”袁佳力说。
本报记者 杨云寒
实习生 吴香钰 通讯员 叶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