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连续6年蝉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成功申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CMI值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紧扣“一全五新”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力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塑造新文化,实现新跨越,高标准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新修订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大病不出省”为核心目标,明确提出了三级医院需承担的“十大功能定位”。市中心人民医院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朝着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基层帮扶支持中心、防治结合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十大目标定位不断努力。
今年适逢市中心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医院是如何破局谋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市中心人民医院,解读其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
紧扣“一全五新”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耕优势领域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2024年冬天,一个生命奇迹在市中心人民医院书写。13岁少年突发心脏骤停,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强大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下,多学科团队精准实施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经过通力协作,少年成功脱险。在此之前,他已停止心跳长达85分钟之久。
ECMO是心肺功能衰竭高级的生命支持,属于国家级限制类技术,被确立为医院危重症救治的“战略高地”。重症医学科一区主任展思东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团队成熟开展该技术救治了重度ARDS、暴发性心肌炎、高危肺栓塞等危重症患者。
而这仅是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一个缩影——医院整合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病区(NICU)、儿童重症病区(PICU)等11个重症病区,154张重症床位,打造了“三个中心”于一体的独立抢救单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及广东省二级创伤中心。形成多学科协作、快速响应的高效急救体系。
揭牌成立体重管理中心和糖尿病逆转中心。
这样的高效救治也体现在急诊科这个“第一战场”,急诊内科副主任罗裕锋说,科室熟练开展各项急救技术,尤其在心肺脑复苏、脓毒症救治方面形成特色,并且急诊团队也能独立开展ECMO、ECPR等危重症急救技术。医院还通过5G急救车+移动ECMO打造“移动监护单元”,提升抢救效率。
林阿婆突发心梗被送至市中心人民医院救治,在她上了急救车后,其相关数据已通过“5G急救系统”传至院内,彼时“急诊CT检查”已等候。抵达医院后,团队迅速做出“绕行急诊直接到导管室”的决定。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完善的流程衔接、多学科联动模式下,林阿婆化险为夷。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离不开市中心人民医院持续优化的重症救治协同体系——高效整合院内多学科资源与院外急救网络,同时强化市县联动,实现从现场急救到高级生命支持的无缝衔接。
盘活学科资源搭建高效诊疗格局在学科精细化管理的路上,要聚力“合”,更要细化“分”。细分助力深耕,实现“精”与“专”的双重提升。以骨科为例,其迅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链条精细化”的亚专科体系。
20世纪80年代,骨科便在全市率先独立分科,并在后续不断细分。如今已细分为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运动医学科、手足外科、整形创伤(显微)外科6个亚专科。骨科副主任陈奇鸣说,每个亚专科都如同一个小“王国”,在这里,各成员专注于自身临床与科研领域的深耕。事实充分证明了效果,科室的“创伤”及“多发严重创伤”学科建设能力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骨科还入选惠州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惠州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效果图。
这种精细化理念也延伸至全院学科建设。不久前,市中心人民医院完成惠州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帮助血液病患者韩女士重获新生,作为高难度手术,其填补了惠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空白。在微创技术方面,先后开展Cone实现立体定向放疗(SRS)技术(俗称“X刀”)“全胸腔镜微创二次心脏手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尺骨冠突骨折关节镜微创手术”等高难度手术。此外,医院还开展3项国家级限制性医疗技术如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等,19项省级限制类技术包括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及髋、膝关节置换术等。
据医务部主任吕一帆介绍,通过盘活优势资源,医院已构筑起以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为引领、21个省级重点专科为支撑、26个市级重点专科为基础的学科"金字塔"。这种梯度发展模式成效显著:2023年DRG指数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疑难病例占比超过88%,充分体现了医院在专科细分与多学科协作方面的综合实力。
打造示范项目锻造肿瘤诊疗“先锋队”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的核心子项目,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备受医院领导层面重视。经过努力,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防治能力提升项目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据悉,医院通过五大战略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精准诊疗体系升级,肿瘤微创介入病区建成本地区晚期肝癌治疗中心,年开展肿瘤介入手术500例;打造血液病诊疗高地,建成6个百级层流病房,完成惠州首例异基因移植,自体移植成功率100%,填补区域空白;构建“省-市-县”三级肿瘤防治网络,派驻近20名专家下沉龙门县,使本地患者回流率达70%;创新开展癌症早筛工程,累计完成8000例高危人群筛查;提高肿瘤科研水平,与顶尖科研团队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共建Ⅰ期临床试验平台。这些突破性成果,推动惠州肿瘤治疗跨入国际前沿领域。
放射性治疗,在肿瘤防治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当前,备受瞩目的惠州重离子医学中心建设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建设,整体施工进度达66%。“70%左右的肿瘤患者在不同时期需要进行放射治疗。”肿瘤放疗科副主任蓝玉宏介绍,医院已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签订惠州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合同,这项总投资超10亿元的旗舰工程,已完成加速器核心部件研制,预计2026年开展临床试验。作为华南地区首个重离子治疗平台,其精确到0.5毫米的"肿瘤定向爆破"技术,将为鼻咽癌、胰腺癌等难治性肿瘤带来革命性治疗方案。2027年正式运营后,服务能力将辐射整个华南地区,未来将打造成为华南地区肿瘤治疗示范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践行公益担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市中心人民医院不仅注重提升自身医疗水平,也肩负着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通过“自身强”带动“基层强”,最终实现“区域强”。
细心的市民发现,博罗县横河、长宁两间卫生院医疗实力实现大提升:胸痛救治时间缩短15-20分钟、危急重症识别准确率达90%,胸痛患者在卫生院获得及时规范治疗。而这背后,离不开市中心人民医院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的战略部署。
自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项目启用以来,医院遴选中医内科、急诊医学科、儿科等领域的一批市名(中)医,相继在博罗、龙门开设名(中)医工作室,通过改造流程、提供培训、临床示教、教学查房等方式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收获群众点赞。
而这,仅是市中心人民医院落实“一镇一名医”固本强基行动的缩影。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的工作部署,2024年12月开始,医院安排2名市名医、4名市名中医组建成名(中)医工作室开展基层帮扶。今年安排13名医师参加“一镇一名医”行动。截至2025年6月,工作室已接诊患者1490人,开展教学查房134次,开展诊疗新项目13项,71人接受新项目诊治,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早识别”。
本着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市中心人民医院切实发挥责任担当。开展援藏、援疆、援黔工作,派出骨干力量54人次前往西藏开展援助;通过与博罗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开展“组团式”帮扶,累计派驻专家107人,培训骨干181人,开展新技术236项;通过与龙门县总医院、博罗县第三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医院、惠阳人民医院等医院开展学科共建,对口帮扶,并牵头成立了十余个专科联盟;承办惠州市助理全科师资培训班、惠州市2024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基层培育医学人才;双向转诊机制高效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道,医院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其中博罗分院透析中心累计服务2.5万例次患者,有力破解县域居民重大疾病诊疗困境……近年来,医院通过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专科共建、名医工作室等举措,将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优质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切实推动"大病不出县"医改目标实现。
强化医防融合构建慢病防治体系作为广东省医防融合改革的先行者,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构建起"预防-治疗-管理"三位一体的全周期健康服务新模式。
聚焦恶性肿瘤早筛项目,医院充分发挥市级癌症防治中心的平台优势,分两年对全市1.3万人次以上的肺癌等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目前已完成了早筛人群筛查8000余例。同时,院内新设“早癌筛查”专科门诊,并通过设立肺癌等6大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实现诊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作战,使重症肺癌患者的综合救治成功率显著提升。
慢性病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医院在慢病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其设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MMC)已系统化管理糖尿病患者7246例,通过标准化随访和个性化干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三项指标的综合达标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5倍;创新推出的全院血糖管理协作机制,由内分泌科专家牵头组建跨科室管理团队,使手术患者的术前血糖达标时间从平均5天缩短至2.21天。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慢病诊疗管理水平,医院牵头成立“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体重管理与糖尿病逆转联盟”,推动全市医疗资源共享、技术互鉴;承办全市基本公卫服务和慢性病诊疗能力培训班,累计组织心血管、内分泌等领域专家32人次,深入惠东县、博罗县等三县四区举办专题培训20场,提升全市基层慢病管理水平。
骨科医学中心:
开展“毫米级”手术 擦亮“国字号”名片
该院骨科有着30多年历史,下设6大亚专科,能够提供全面的骨科疾病诊治。拥有O臂导航系统、C臂X光机、关节镜手术系统、蔡司显微镜、AI术前设计、3D打印等先进诊治设备及技术,可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治疗、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技术、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髋关节撞击成型术、肩关节镜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治疗手术等省内乃至国内前沿的技术。
聚焦精准微创,骨科手术进入“毫米级”“针孔”时代,团队可开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DAA入路)、关节镜下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O臂导航加超声骨刀下半椎体畸形修复术、AI引导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高难度微创手术。
2011年骨科入列“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学科。2023年成为惠州市首个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学科。
目前,中心已形成儿童青少年脊柱畸形矫形中心、疑难慢性创面修复专科联盟、惠港骨骼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基地等多个高水平联盟。
肿瘤医学中心:
推动放疗技术进入国际领先的“粒子时代”
肿瘤内科二区副主任欧阳考滨介绍,肿瘤医学中心以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两大省级重点专科为核心,通过整合内科、外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资源,为肿瘤患者构建起从筛查到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防线。
中心最早于惠州地区建立肿瘤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先后成立了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淋巴瘤、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等亚专科治疗小组,联合肿瘤妇科、肛肠外科、泌尿外科等12个肿瘤相关学科,组建25支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可开展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热疗、体腔热灌注以及中西结合治疗。
其中依托“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中心”建设契机,探索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精准诊疗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并发症控制及康复调理中的独特优势,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伴随国内首台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落地,惠州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将引领惠州地区放疗领域由“光子放疗”时代跨越进入“粒子放疗”时代,填补惠州肿瘤放疗技术的空白。
重症医学科:
打造区域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 实现“大病不出市”
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2年,是惠州市成立最早的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并肩负起惠州市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与市重症医学分会主委单位的重任。
科室分设为一区(南湖院区)及二区(仲恺院区)。重症团队娴熟掌握深静脉置管、纤支镜、肾替代治疗(CRRT)、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PICCO)、重症超声、体外膜肺氧合(ECMO)、体外心肺复苏(ECPR)等技术,大大提升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多年来,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面前,重症医学团队始终走在重症救治的第一线。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新冠肺炎考验上发挥先锋作用,承担着全市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护和救治工作。
重症医学团队已经具备了承担区域内危重症、复杂疑难病例救治任务能力,未来,科室将瞄准定位,打造区域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有力支撑市民“大病不出市”目标。
急诊医学科:
“5G急救系统” 实现院前院内救治“零时差”
团队承担着区域内急危重症救治、应急保障、培养急诊专业医师的重任。设有5个抢救单元:院前抢救、观察区、急诊病区、创伤骨科病区及急诊重症病区(EICU)。可开展休克、心肺脑复苏、脓毒症、创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等患者的抢救。团队能独立开展各项复杂的危重症急救技术,包括ECMO(人工膜肺)、ECPR等高难度技术。
近年来,科室聚焦院前院内无缝联动,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急救模式。通过“5G急救系统”,实时传输院前患者心率、血压、指脉氧等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现场图像,彼时院内立即启动相应学科团队待命,指导院前急救治疗,根据病情做好准备工作,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零时差”衔接,体现了急诊救治模式从“患者等诊疗救治”到“诊疗救治等患者”的转变。
作为惠州市唯一急诊专业规培基地,急诊科采取分层递进培养模式,为全市培养急诊专业住培医师、进修学员、实习医师,每年培养住培学员、医学生、进修生数百名。
后记:
初心不改 践行新时代公立医院使命担当
多年来,紧扣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医院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要求,以创新驱动学科突破,以改革赋能服务升级,在医、教、研、管协同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公立医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七十五载初心如磐,市中心人民医院始终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实力、固根基、塑人文、显担当。展望未来,医院将以更高站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布局,加速智慧医疗、精准医学等前沿领域突破,全力打造辐射粤东地区的疑难重症诊疗高地,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力量!
采写: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廖云慧
编辑:马伟琼
二审:陈伊菲
三审:李春凤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构建“一全五新”发展模式 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
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努力打造高品质区域医疗中心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全面开启中西医融合发展诊疗模式
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潭中院区:打造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新模式——柳南区妇幼健康指导中心荣获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称号
以更新发展成果,更好回应群众期盼——安康市中医医院以“五个医院”建设推动打造秦巴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
邛崃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举行启用仪式
新华社:省域副中心城市医院高质量发展探新路——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实践
更“聪明”更“便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打造智慧医疗新模式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构建城市分级诊疗新模式
三院区联动惠民诊疗 武汉市中心医院“健康市集”亮绝活
网址: 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构建“一全五新”发展模式 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