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生理期,网上有种说法:“90%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痛经,和吃什么没有关系。只要你不痛,有胃口,想吃啥就吃啥。”那么,生理期吃冰、吃辣真的对痛经毫无影响吗?
什么是痛经?
痛经是女性在月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的一种常见现象,常伴有腰酸、乏力、情绪波动等症状。现代医学将其分为两类: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多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分泌异常相关。生理期时,PG-F2α水平升高,引发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导致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通常在初潮后1-2年内出现,疼痛集中于下腹部,可能伴恶心、腹泻,但无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痛经则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病变组织周期性出血,引发炎症与粘连,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多见于已婚或已育女性,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痛。
生理期能吃冰、吃辣吗?
吃冰对生理期女性并不友好。冰冷食物进入体内,会使子宫血管在低温刺激下收缩痉挛,导致经血流通不畅,进而引发痛经。即使当下没有明显痛感,长期在生理期吃冰,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造成月经量减少、月经淋漓不尽等问题。而且,女性生理期身体本就相对虚弱,肠胃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冰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发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进一步损害身体健康。
辛辣食物同样不宜在生理期大量食用。辛辣成分会加速血液循环,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过量食用还会加重肠胃负担,使本就敏感的肠胃雪上加霜,出现胃痛、胃胀等问题。另外,辛辣食物容易引发体内燥热,导致内分泌失调,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生理期的正常状态,还可能对皮肤等身体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如冒痘、皮肤粗糙等。
也许有人确实在生理期吃冰、吃辣后没有出现明显不适,但这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损害。个体体质存在差异,有人对冰冷、辛辣食物的耐受性较强,当下的身体反应不明显,可不代表健康风险不存在。
生理期健康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多喝热水”这一建议并非无稽之谈。在这个特殊时期,女性应尽量避免食用冰冷、辛辣食物,选择温热、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热汤、粥类、新鲜蔬果等,以呵护身体。同时,注意保暖、适当休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