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营养膳食配餐指南.doc

营养膳食配餐指南.doc

文档简介

营养膳食配餐指南TOCo"1-2"hu28204第一章膳食平衡与营养原则246071.1膳食平衡的重要性219791.2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271931.2.1碳水化合物2293691.2.2蛋白质257281.2.3脂肪2196581.2.4维生素2157711.2.5矿物质216431.3膳食搭配的基本原则350901.3.1食物多样化3181021.3.2合理搭配蛋白质391521.3.3控制脂肪摄入3221391.3.4增加膳食纤维摄入385621.3.5保持合理的能量摄入353861.3.6注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3765第二章谷物与薯类的选择与应用3195502.1谷物类食物的营养价值3118382.2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4101192.3谷物与薯类的搭配建议45145第三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5259963.1蔬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526693.2水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5297113.3蔬菜与水果的搭配建议5645第四章肉类与蛋类的搭配6144694.1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6266384.2蛋类食物的营养价值6173464.3肉类与蛋类的搭配建议65355第五章奶类与豆类的摄入7192225.1奶类食物的营养价值7267035.2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7233985.3奶类与豆类的搭配建议717417第六章油脂与坚果的摄入876406.1油脂的营养价值与选择822886.2坚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87806.3油脂与坚果的搭配建议813248第七章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943477.1合理饮食与生活节奏915277.2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9125287.3生活方式对营养的影响1017000第八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配餐1016018.1孕妇的营养配餐109328.2儿童的营养配餐11234588.3老年人的营养配餐118807第九章节日与宴请的膳食搭配12256779.1节日膳食搭配原则1252879.2宴请膳食搭配原则13141799.3节日与宴请的膳食案例1312802第十章膳食营养与疾病预防142435010.1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142881710.2膳食营养与免疫调节142529810.3膳食营养与心理健康14第一章膳食平衡与营养原则1.1膳食平衡的重要性膳食平衡是指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人体所需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膳食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满足人体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等。膳食平衡有助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合理的膳食搭配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1.2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2.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分解为葡萄糖,供给能量,同时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1.2.2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具有修复组织、合成激素、抗体等作用。1.2.3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肪在人体内提供能量,参与细胞膜构建,维持体温等。1.2.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参与酶的激活、代谢调控等作用。1.2.5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骨骼、牙齿、细胞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在人体内参与代谢、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1.3膳食搭配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膳食平衡,以下基本原则应予以遵循:1.3.1食物多样化食物多样化是保证膳食平衡的基础。各类食物中均含有不同的营养素,通过多样化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摄入充足的各类营养素。1.3.2合理搭配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应来源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动物性蛋白质主要包括肉类、蛋类、乳制品等;植物性蛋白质主要包括豆类、坚果、谷类等。合理搭配蛋白质,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1.3.3控制脂肪摄入脂肪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植物油为主,适量摄入动物脂肪。同时注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1.3.4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便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1.3.5保持合理的能量摄入根据个人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等疾病。1.3.6注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证摄入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需求。通过食物搭配,增加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第二章谷物与薯类的选择与应用2.1谷物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谷物类食物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主要营养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碳水化合物:谷物类食物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分解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2)蛋白质:谷物类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虽然质量不如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但可通过合理搭配,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3)脂肪:谷物类食物中含有较低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矿物质:谷物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5)维生素:谷物类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等,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健康。2.2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薯类食物在我国饮食中占有一定地位,其营养价值如下:(1)碳水化合物: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2)蛋白质:薯类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质量优于谷物类食物,但仍然不足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3)脂肪:薯类食物中含有较低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4)矿物质:薯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镁、铁等,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5)维生素:薯类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2.3谷物与薯类的搭配建议为了充分发挥谷物与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以下是一些建议:(1)合理搭配:将谷物类食物与薯类食物合理搭配,可以弥补谷物类食物中蛋白质的不足,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2)丰富种类:选择不同种类的谷物与薯类食物,可以增加营养素的摄入,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3)烹饪方法:注意烹饪方法,避免过度加工,以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4)控制摄入量:根据个人需要,合理控制谷物与薯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能量过剩。(5)注意食物搭配:将谷物与薯类食物与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搭配,可以更好地发挥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3.1蔬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蔬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多样化:蔬菜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建议每天摄入多种蔬菜,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2)新鲜:新鲜蔬菜中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口感也更好。购买蔬菜时,应选择新鲜、无损伤的蔬菜。(3)色彩搭配:蔬菜的颜色与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密切相关。建议选择多种颜色的蔬菜,以增加菜肴的色泽和营养价值。3.2水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水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水果时,以下原则:(1)多样化:不同水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每天摄入多种水果有助于获取全面的营养。(2)新鲜:新鲜水果中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口感也更好。购买水果时,应选择新鲜、无损伤的水果。(3)季节性:季节性水果通常口感更佳,营养成分也更丰富。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水果,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能保证营养摄入。3.3蔬菜与水果的搭配建议蔬菜与水果在营养成分上具有互补性,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以下是一些建议:(1)颜色搭配:将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搭配在一起,既能增加菜肴的色泽,又能提高营养价值。(2)口味搭配:酸、甜、苦、辣等不同口味的蔬菜和水果相互搭配,可以丰富菜肴的口感。(3)营养互补:将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蔬菜和水果搭配在一起,如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富含维生素A的水果搭配,可以提高营养吸收。(4)适量搭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应适当,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营养平衡。一般来说,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较为适宜。在实际搭配过程中,还需根据个人口味、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营养效果。第四章肉类与蛋类的搭配4.1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肉类食物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价值丰富多样。肉类主要包括畜肉和禽肉,其中畜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禽肉主要包括鸡肉、鸭肉、鹅肉等。肉类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是肉类食物的主要成分,含量约为10%20%。肉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因肉类种类而异,畜肉脂肪含量较高,而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肉类食物中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A等,矿物质主要包括铁、锌、硒等。4.2蛋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类食物主要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蛋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2%15%,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相近,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脂肪含量约为10%15%,主要分布在蛋黄中。蛋类食物中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等,矿物质主要包括钙、磷、铁等。4.3肉类与蛋类的搭配建议在膳食搭配中,肉类与蛋类的搭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1)适量搭配:根据个人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肉类与蛋类的摄入量。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15%,其中动物蛋白质占比约为50%。(2)多样化搭配:在肉类与蛋类的搭配中,应多样化选择不同种类的肉类和蛋类,以充分利用各种营养成分。(3)注重烹饪方法:烹饪时,应尽量减少油脂的摄入,避免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以保留肉类和蛋类中的营养成分。(4)考虑食物搭配:在搭配肉类与蛋类时,可与其他食物如蔬菜、谷物等搭配,以提高营养价值,实现营养均衡。(5)注意食物过敏:部分人群对蛋类食物过敏,应在搭配时避免摄入。通过合理搭配肉类与蛋类,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健康。在实际膳食搭配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口味、营养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第五章奶类与豆类的摄入5.1奶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奶类食物作为人类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营养价值丰富多样。奶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奶类富含钙、磷、钾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奶类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D、B1、B2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2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豆类食物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优于谷类。豆类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便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豆类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铁、钙、镁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E等。研究发觉,豆类食物还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等生理活性。5.3奶类与豆类的搭配建议在膳食搭配中,奶类与豆类的合理搭配具有重要意义。奶类与豆类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氨基酸组成有所不同。将两者搭配食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奶类中的钙、磷等矿物质与豆类中的铁、镁等矿物质相互补充,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贫血。具体搭配建议如下:(1)早餐可搭配牛奶与豆浆,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2)午餐或晚餐可选用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与奶制品(如酸奶、奶酪)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3)在制作汤品或炖菜时,可加入奶类或豆类,提高营养价值;(4)奶类与豆类的搭配应遵循适量原则,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营养过剩。通过合理搭配奶类与豆类,不仅可以丰富膳食结构,还能提高营养价值,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多益处。第六章油脂与坚果的摄入6.1油脂的营养价值与选择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油脂中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性脂肪,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在选择油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2)适量摄入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牛油等。(3)避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如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等。6.2坚果的营养价值与选择坚果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坚果中的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坚果还含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在选择坚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选择无添加、无调味的天然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2)适量摄入,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增加热量摄入。(3)注意坚果的新鲜度,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坚果。6.3油脂与坚果的搭配建议油脂与坚果的搭配,既能增加食物的口感,又能提高营养价值。以下为油脂与坚果的搭配建议:(1)橄榄油与核桃: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核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作用。二者搭配,可提高营养价值。(2)花生油与杏仁:花生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杏仁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结合,有助于心血管健康。(3)葵花籽油与腰果:葵花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腰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相互补充,提高营养价值。(4)动物性脂肪与坚果:适量搭配动物性脂肪与坚果,如猪油炒腰果,既能增加食物的口感,又能保证营养均衡。在实际搭配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口味、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同时注意控制油脂与坚果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第七章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7.1合理饮食与生活节奏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合理饮食与生活节奏的协调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合理饮食意味着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和身体状况,科学地安排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这包括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生活节奏的合理安排对于合理饮食的落实。早晨起床后,应养成喝一杯温水的习惯,有助于唤醒胃肠道功能。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以应对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午餐和晚餐则应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作息规律对于维持合理饮食和生活节奏同样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利于身体恢复和代谢。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时间,保持心情愉悦,也是维护健康生活节奏的关键。7.2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个体的营养健康状况。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等。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负担。不挑食偏食有助于摄入更多种类的营养素,保持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食物也是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方面。例如,主食应以全谷物为主,搭配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适量摄入豆类、奶类和坚果等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7.3生活方式对营养的影响生活方式对营养的影响不容忽视。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心理健康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长期精神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会影响营养摄入。如戒烟限酒、减少油腻食物摄入等,都有利于提高营养健康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与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关注生活方式对营养的影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第八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配餐8.1孕妇的营养配餐孕妇的营养需求在孕期会有显著的变化,以保障母体和胎儿的健康。营养配餐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孕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较非孕期增加约20g,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1/3以上,来源于瘦肉、鱼、禽、蛋、奶及豆制品等。(2)碳水化合物:孕妇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左右,以保障胎儿的能量需求。(3)脂肪:孕妇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25%左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宜。(4)矿物质:孕妇应增加铁、钙、锌、碘等矿物质的摄入。铁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28mg,来源于动物肝脏、瘦肉、鱼、禽、蛋、豆制品等;钙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00mg,来源于奶及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锌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5mg,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豆制品、全谷类等;碘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200μg,来源于海产品、加碘食盐等。(5)维生素:孕妇应增加维生素A、B1、B2、B6、B12、C、D、E等的摄入。维生素A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00μg,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来源于谷类、豆类、瘦肉、鱼、禽、蛋等;维生素C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0mg,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D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μg,来源于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维生素E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4mg,来源于植物油、坚果、种子等。8.2儿童的营养配餐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营养配餐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蛋白质:儿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调整,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1/3以上,来源于瘦肉、鱼、禽、蛋、奶及豆制品等。(2)碳水化合物:儿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左右,以保障能量需求。(3)脂肪:儿童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25%左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宜。(4)矿物质:儿童应增加钙、铁、锌、碘等矿物质的摄入。钙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来源于奶及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铁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mg,来源于动物肝脏、瘦肉、鱼、禽、蛋、豆制品等;锌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mg,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豆制品、全谷类等;碘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90μg,来源于海产品、加碘食盐等。(5)维生素:儿童应增加维生素A、B1、B2、B6、B12、C、D、E等的摄入。维生素A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来源于谷类、豆类、瘦肉、鱼、禽、蛋等;维生素C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50mg,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D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μg,来源于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维生素E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7mg,来源于植物油、坚果、种子等。8.3老年人的营养配餐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营养的需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的营养配餐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1)蛋白质: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1/3以上,来源于瘦肉、鱼、禽、蛋、奶及豆制品等。(2)碳水化合物:老年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左右,以保障能量需求。(3)脂肪:老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25%左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宜。(4)矿物质:老年人应增加钙、铁、锌、碘等矿物质的摄入。钙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00mg,来源于奶及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铁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2mg,来源于动物肝脏、瘦肉、鱼、禽、蛋、豆制品等;锌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mg,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豆制品、全谷类等;碘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90μg,来源于海产品、加碘食盐等。(5)维生素:老年人应增加维生素A、B1、B2、B6、B12、C、D、E等的摄入。维生素对延缓衰老、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以下维生素对老年人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维生素A、C、D、E和叶酸。维生素A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来源于谷类、豆类、瘦肉、鱼、禽、蛋等;维生素C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50mg,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D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μg,来源于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等;维生素E的摄入量每日应达到10mg,来源于植物油、坚果、种子等。第九章节日与宴请的膳食搭配9.1节日膳食搭配原则节日膳食搭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营养均衡:在节日膳食中,应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2)食物多样性:节日膳食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及大豆制品等,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3)适量摄入:节日膳食应避免过量摄入,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等食物,以免引起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4)注重口味搭配:节日膳食应注重口味搭配,既要满足口感需求,又要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5)合理搭配饮料:节日膳食中,饮料搭配也很重要。应选择低糖、低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料,如绿茶、果汁等。9.2宴请膳食搭配原则宴请膳食搭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宾客饮食习惯:根据宾客的饮食喜好和习惯,合理搭配菜肴,以满足不同宾客的

相关知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
学生餐营养指南。.doc
合理膳食营养配餐计划方案.doc
营养膳食指导宣传资料.doc
谈谈青春期饮食指南.doc
七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doc
学生营养膳食指南
营养保健膳食指南.docx
孕期营养膳食指南(2022年最新孕期营养膳食指南)
公共营养师考点:膳食营养指导

网址: 营养膳食配餐指南.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