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口腔问题频发的“幕后黑手”
(一)激素变化的影响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改变,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加,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这就好比给原本平静的牙龈组织埋下了“隐患”,即使是一些轻微的牙菌斑、牙结石刺激,也可能引发明显的牙龈炎症,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这就是孕期常见的妊娠期龈炎。
(二)饮食习惯的改变
孕期许多准妈妈饮食习惯发生显著变化,可能更倾向于吃一些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且进食次数增多。这些食物残渣容易滞留在口腔中,为口腔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进而腐蚀牙齿,增加了龋齿的发病风险。
(三)身体抵抗力下降
孕期女性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进行一系列调整,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这使得整体抵抗力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口腔内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失衡,一些原本不致病或致病力较弱的细菌趁机活跃起来,引发各种口腔问题。
一、孕期护牙“秘籍”
(一)日常口腔清洁“三剑客”
1.正确刷牙: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基础。选择软毛牙刷,它能在有效清洁牙齿的同时,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遵循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齿呈 45°角,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轻轻颤动牙刷,每次覆盖2-3颗牙齿,按顺序刷完所有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和咀嚼面。
2.使用牙线:牙线能深入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间,有效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孕妇应每天使用牙线,取一段约20-25厘米长的牙线,两端绕在双手食指上,绷紧牙线,使其呈C形贴合牙齿邻面,上下轻轻滑动,清洁牙缝。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龈。
3.漱口水辅助:在饭后或不方便刷牙时,使用不含酒精的孕妇专用漱口水能起到临时清洁口腔的作用。漱口水可以冲走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抑制细菌滋生。含漱时,取适量漱口水于口腔中,鼓动两颊和唇部,使漱口水充分接触口腔各部位,保持30秒左右后吐出。
(二)饮食调整“加减法”
1.加法: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钙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像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有助于增强牙齿的坚固性。磷对牙齿的健康也至关重要,瘦肉、鱼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同时,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牙龈健康有益,柑橘类水果、草莓、西兰花等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适当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等,对孕期口腔健康也有帮助。
2.减法:减少高糖、黏性食物的摄取。糖果、蛋糕、糯米糍等食物,不仅容易在口腔内残留,还会迅速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准妈妈们要尽量克制对这类食物的欲望,即使食用,也要及时清洁口腔。
(三)定期口腔检查与及时治疗
1.孕前口腔检查:如果条件允许,在计划怀孕前就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已有的龋齿、牙周炎等问题,避免孕期因口腔疾病加重而陷入治疗困境。
2.孕期定期检查:怀孕后,也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孕期出现的口腔问题,并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建议和治疗。即使没有明显的口腔不适,定期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些口腔问题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三、孕期看牙的那些顾虑与真相
很多孕妇担心孕期看牙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其实,只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治疗方法,孕期看牙是相对安全的。一般来说,怀孕中期(4-6个月)是较为安全的口腔治疗时期。此时胎儿相对稳定,一些必要的口腔治疗,如简单的补牙、牙周治疗等可以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而在怀孕早期(1-3个月),胎儿处于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口腔治疗,以免因紧张、疼痛等刺激引发流产。怀孕晚期(7-9个月),孕妇腹部较大,长时间躺在治疗椅上可能会不舒服,且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等也可能诱发早产,所以非紧急情况也不建议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
(唐山市路北区妇幼保健院 口腔科 王冬)
相关知识
孕妇口腔容易出问题,孕期该如何保护牙齿?
孕妇口腔问题不容小视 孕期如何做好口腔保健
怀孕期间口腔保健,孕妇如何正确护牙
孕妇孕期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孕妇应注意哪些口腔卫生问题 孕妇如何做好口腔保健
怀孕后该如何保护牙齿?
孕期口腔护理及预防龋齿是否安全?孕妇该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孕期如何保护牙齿
孕妇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孕期如何正确照顾口腔健康,预防口腔问题?
网址: 孕妇口腔容易出问题,孕期该如何保护牙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