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公开数据,银诺医药于2025年8月15日登陆港交所主板,首日股价收涨超200%,创下年内港股新股最大涨幅纪录;公开发售阶段超额认购逾5000倍,冻资规模突破2800亿港元,被市场冠以 “新股王” 称号,为今年表现最佳的新股。
这一表现不仅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其核心产品的信心,更折射出全球对 GLP-1类药物赛道的高度关注。
银诺医药加冕港交所年度“新股王”,GLP-1药物的跨界革命
公司首个管线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曾用名:苏帕鲁肽,商品名:怡诺轻)于2025年1月份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国产原研的人源化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产品。
GLP-1药物是什么?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减肥神药”—— 司美格鲁肽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它就属于GLP-1的代表性长效抑制剂。
GLP-1类药物的 “跨界传奇” 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根据FDA公开资料,这类药物最初通过模拟人体天然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精准调控血糖,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突破。而其减重功效的发现则源于临床观察——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GLP-1可延缓胃排空,实现 “减脂不节食” 的效果,这一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减肥药市场的 “宠儿”。
诺和诺德的市场起伏
GLP-1第三代药物实现了每周注射一次即可控糖的突破,诺和诺德率先完成其商业化。2023年,该公司的糖尿病药物Ozempic与减肥产品Wegovy合计销售额达21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64%;2024年6月,其市值攀升至6500亿美元,相当于丹麦全年GDP的1.5倍,成为欧洲经济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然而,2024年下半年起,诺和诺德面临多重挑战。礼来的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减重效果更优,平均减重22.8公斤,超过司美格鲁肽的15.0公斤;口服GLP-1药物的临床进展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此外,美国复合药房生产的“仿制”司美格鲁肽以85%的价格优势分流患者,叠加业绩预期下调,至2025年8月,其市值已缩水至2394亿美元。
依苏帕格鲁肽α的后发优势
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受到关注,核心在于其临床数据相较国际巨头产品展现出三大显著优势:
1、价格优势显著,可及性更高
2、给药周期延长,患者依从性提升
临床研究显示,依苏帕格鲁肽α半衰期长达14天,显著长于司美格鲁肽(7天)与替尔泊肽(10天),可实现每两周注射一次。《中国全科医学》数据表明,注射频率降低可使患者依从性提升30%以上,这对需长期用药的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3、安全性更优,肌肉保留效果突出
两项Ⅲ期临床52周安全性数据显示,依苏帕格鲁肽α耐受性良好,无Ⅱ级及以上低血糖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一过性消化道症状,低于司美格鲁肽。此外,临床前研究表明,依苏帕格鲁肽α可显著减少白色脂肪与内脏脂肪,同时保留棕色脂肪和肌肉量,改善脂肪肝,解决了传统GLP-1药物“减脂伴随肌肉流失”的痛点,更适用于健身人群及中老年患者。
减肥药市场格局:千亿赛道与银诺的全球化野心
1、市场规模:从百亿到千亿的爆发式增长。
过去几年,减肥药市场的预期被不断抬升,以高盛、摩根大通为代表的投行们均做出了2030年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的预测。市场研究机构Report Linker发布的《全球体重管理行业报告》提出,2021年至2027年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预计年均增长10.6%,2027年将达到926亿美元。
2、银诺的市场布局:从中国到新兴市场
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4年底在中国获批上市,银诺医药招股书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依苏帕格鲁肽α的销售收入为3814.4 万元,毛利率高达 89.3%。
在国际化布局上,银诺医药已通过合作形式将产品引入东南亚及拉美市场,这些地区肥胖率增速快,且进口药价格高昂,为依苏帕格鲁肽α 的性价比优势提供了空间。
3、挑战与潜力:如何打破百年药企垄断?
当前全球减肥药市场由诺和诺德、礼来等百年药企主导,二者合计占据80%以上份额,其优势在于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品牌积淀。但行业分析指出,银诺的后发优势在于 “精准卡位”—— 针对新兴市场的价格敏感人群、追求副作用小的健康人群,来争夺市场。
竞争升级:多靶点浪潮与仿制药冲击下的行业变局
1、技术趋势:从单靶点到多靶点融合
三个潜力靶点ACSL5、ActRII和MC4R正崭露头角,揭开了GLP-1类药物之外的新可能。
ACSL5在调节脂肪积累和能量平衡的代谢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11月,first-in-class口服ACSL5抑制剂LX9851在美国首次亮相。临床前数据显示,LX9851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食物摄入量和脂肪量,与司美格鲁肽联合使用时,减重效果进一步增强,并有效减轻了GLP-1药物治疗后的体重反弹现象。这一全新机制的口服小分子药物迅速吸引了诺和诺德的关注,并于2025年3月被纳入其研发管线。
回看中国市场,今年6月底,信达生物的双靶点减重剂玛仕度肽也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双靶点减重药。
2、仿制药冲击:2026年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的连锁反应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据医药魔方数据库,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其仿制药研发,其中,8月5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仿制药上市后价格可能降至原研药的50%以下,将倒逼原研药及创新药企业降价。
3、 生物医药企业的破局路径
面对双重竞争,行业普遍认为需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加速多靶点药物研发,构建技术壁垒;二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拓展适应症,如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打开增量空间。此外,结合数字医疗如智能注射笔、用药监测APP等,提升患者粘性,也成为企业布局重点。
结语
银诺医药的“新股王” 光环,本质上是全球 GLP-1 药物赛道受到资本关注的缩影。依苏帕格鲁肽 α 凭借价格、疗效、安全性的综合优势,正在改写市场竞争规则。
但要真正打破国际巨头垄断,仍需在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及成本控制上持续突破。减肥药市场的未来,不仅是产品的较量,更是产业链整合与创新速度的比拼。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天琪
减肥药市场的未来,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较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