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规律起居 健康生活的起点

规律起居 健康生活的起点

  我这辈子运气不错,从小居家明亮,没有隔邻高楼遮荫,每天阳光或天空亮度催促我起床;工作压力适中,日落后不久就回家休息,晚上11时就寝,生活像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理时钟 体内自发

  规律生活有益身心,科学可证明。我们体内有个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理时钟,默默循环运转,影响休息、清醒、动作量、基础血压和体温及荷尔蒙浓度。这个时钟是体内自动产生的,把人放进全暗房间,科学家发现他的行为和生理状况仍以24小时为周期,显见人体体内有个自发时钟,借由射入眼睛的光线校正时间。

  在真菌、阿拉伯芥、果蝇和小鼠等生物,科学家皆发现其内建生理时钟,由此可见,生理时钟早在物种起源早期就开始发展,且同样以24小时为周期,显示依据阳光生活是生物在地球上生存要件之一,重要到已嵌进到DNA里。

  小鼠脑部下视丘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有一万个神经细胞,是生理时钟的总引领者 (pacemaker)。这些互相联系协调的神经细胞,每日产生循环且规律的统合活性,在不同时段释放不同分量的神经传导物质和糖皮质激素等荷尔蒙,影响各组织的分区引领者,造就身体基础生理状态。

  10种基因 相互牵制

  如何造就一万个神经细胞的周期活性?经过30年努力,科学家逐一破坏特定基因功能,归纳出10种基因是生理时钟的基本机械零件。这10种基因以正回馈和负回馈相互牵制对方,例如甲基因表现量增加会促进乙基因表现量上升,乙基因表现量增加则使甲基因表现量下降,把这基本架构复杂化约五倍,生理时钟就开始运转了。

  那光线的作用是什么?光诱导出讯号的传导路径,使内在时钟和外在的太阳时钟同步。乔瑟夫•高桥(Joseph S. Takahashi)2011年在“高阶遗传学”将此现象做了一个完整回顾。

  生理时钟到底如何影响日常生理变化和日夜的行为?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约翰•何根内许(John B. Hogenesch)于去年10月发表在“国家科学院会刊”的研究,他的团队以大数据分析,每两小时收集小鼠12个不同器官的所有RNA,共收集48小时,接着分析这288组样品各个RNA的表现量。

  团队发现,在大约两万个基因当中,有43%的基因表现会在某一器官出现日夜周期性变化。有趣的是,这些周期性基因的表现量高峰通常落在日出和日落前不久,说不定这说明为何某些生理现象有日夜变化。

  依照医嘱 按时用药

  何根内许团队也从巨量分析发现,当中有1124个周期基因是现行药物的作用标的。

  我们可延伸思考:倘若病人吃药的时间点不对,不在标的基因的表现高峰时段,药效不就没了吗?这是为何某药对某些人有效,对其他人没效的原因之一吗?也可能药物是有效的,但两人作息不同或两人在不同时间点用药?是否该建议大家,身体有状况时,要赶快过日夜正常的生活,并依循医嘱时间用药,才能药到病除?(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范明基)

相关知识

起居作息要有规律
起居养生: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如何合理安排起居时间,让你的生活更有规律
中医生活起居课件.pptx
生活起居健康指导.ppt
起居养生概述,起居养生的好处,居家防感冒
【健康】规律生活,健康又长寿
生活起居养生全攻略
女性春季五个健康常识:保暖防病 起居规律
健康生活,从规律作息开始!快行动起来吧!

网址: 规律起居 健康生活的起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0216.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