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一种通过植入大脑特定区域的电极释放电脉冲,调节异常神经活动的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可探索性用于部分精神疾病(如强迫症)的治疗。其核心优势在于可逆、可调节,且对脑组织损伤较小。
运动障碍性疾病1.帕金森病:适用于药物疗效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
的患者。DBS可显著改善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 特发性震颤
:对药物无效的严重震颤患者,DBS可减少震颤幅度。 肌张力障碍:尤其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或局灶性(如颈部)症状有较好效果。 精神疾病
2.研究显示,DBS可能对难治性强迫症
、抑郁症
有效,但此类应用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严格评估。
DB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电极:植入大脑深部核团(如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部),通过电刺激干扰异常神经信号。 1.脉冲发生器:通常埋于锁骨下方皮下,负责产生电脉冲。 2.延长导线:连接电极与脉冲发生器,传递电信号。 3.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元放电频率、抑制异常环路活动有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术前评估1.多学科团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评估患者适应症、排除禁忌(如严重认知障碍)。 通过MRI或CT精确定位靶点核团。 手术过程2.电极植入:在局部麻醉下固定立体定向头架,通过微创钻孔将电极植入目标区域。 术中测试:唤醒患者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确认电极位置。 脉冲发生器植入:全身麻醉下埋置设备并连接导线。 术后管理3.参数调控:术后2-4周开启设备,逐步调整电压、频率等参数至最佳效果。 药物调整:多数患者可减少抗帕金森药物剂量。 优点可逆性:不破坏脑组织,关闭刺激或取出设备后功能可恢复。 可调节性:参数可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适应长期治疗需求。 微创性:创伤小于传统毁损手术(如苍白球切开术)。 缺点与风险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电极移位(发生率约1-3%)。 硬件问题:电池耗尽需更换(约3-5年),设备可能故障。 费用较高:手术及设备费用可能限制部分患者使用。 严格筛选患者:需排除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未控、凝血异常者。 1.术后长期随访:需定期调控参数、监测副作用(如言语障碍
、平衡问题)。 2.合理预期:DBS可改善症状,但无法治愈疾病,需联合药物和康复治疗。 3.
DBS作为神经调控领域的重大进展,为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需权衡个体化获益与风险,由专业团队全程管理。
相关知识
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
慢性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法
如何正确开展脑深部电刺激(DBS)的临床应用 (原创)
脑深部电刺激术及患健康教育.ppt
脑深部电刺激术及患者健康教育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麻醉管理进展
深部脑刺激技术究竟在挑战什么?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成功率高吗
【科技日报】新型电极可“看清”深部脑刺激治疗机理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疗效甚好
网址: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3790.html